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04167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山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一、基本情况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房山区分校是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房山区成人教育 中心直属的成人中等职业学校,业务隶属于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 20 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根的办学理念,依托远程教育网络,不断的开拓 教育领域。全体教职工以“和谐、诚信、务实、创新”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充分 发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优势,以学历教育、农民培训为抓手,积极打造农业现 代化远程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开发现有教育资源 的功用。初步形成了以农民教育培训为主,学历教育、技能取证、岗位培训并举 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为学员开辟了通畅、广泛的就业渠

2、道。房山区农广校是北京市教委命名的首批“北京市农村远程教育基地”;北京 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命名的首批“北京市农村富余劳 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被确立为“房山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与中 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的“现代远程教育乡村干部素质提升行动良乡基地”,是中 国农业大学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乡镇基地;学校是中央农广校“农业科技入户直 通车”项目北京地区唯一实施单位;是中央农广校卫星小站项目北京地区实施单 位;是北京市教委“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和“卫星现代远程教育双向视频系 统”项目实施单位。2006 年 12 月,经北京市房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 学校增挂“北

3、京市房山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 2007 年被命名为“房 山区新型青年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我校现有教职工 30 名,其中正式教职工 19 名,专职老师 12 名,占 63%; 专职教师专科以上学历 12名,占100%;专职教师中级以上10名,占83%;兼职 教师 39 名,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现代化农村教育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师资保 证。我校拥有常规教室24部,多媒体教室 1部,实现宽带互连网的接入的计算 机房2部,多媒体语音教室 1部,可容纳 400人同时学习的多功能报告厅 1部, 容纳800人住宿的学生公寓1幢,餐厅可容纳 1500人同时就餐。完善的设施为 现代化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

4、保证,为我区的农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农民培训为切入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服务(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2005 年,邱强校长上任以后,多次到乡镇、农村调研,了解和听取乡镇、 农村领导需要学校做什么,明确表态:“农民需要什么,我们送什么”。通过调研, 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民教育培训的 “三三三三”工作思路,即三个围绕、三个结 合、三个进村、三个突破。三个围绕就是农民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当地的主 导产业、围绕当地农民切实需求开展。三个结合就是农民培训要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帮助农民掌握一 技之长,提高农民外出

5、务工的能力;要和提升农民素质相结合,落实农业部 “百 万中专生计划”和北京市关于实施培养和造就首都郊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行动 计划的意见,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要和“绿色证书”培训相 结合,提高农民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的能力。三个进村就是培训教师要进村;媒体资源要进村;人才培养要进村。三个突破就是实现培训方法上的突破;实现培训效果上的突破;实现让农民 得实惠上的突破。(二)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为载体,充分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作用,积极投身到为“三农”服务的主战场1、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的“巡回培训课堂”作用,实施农 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

6、项目是经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立项实施的,是农 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升农民科技培训能力和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重点工 程。2005 年,中央农广校向全国区县农广校赠送“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 150 辆,我校有幸成为北京地区唯一项目实施单位。为了满足农民教育培训的需求,我校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机动 性强,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优势,把培训设备、媒体资源和培训教师整合为“巡 回培训课堂”,直接深入偏远乡村和农户家门口,就地就近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取讲课、放光碟、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多种方式,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了“农业科技入户直通 车”

7、到户、培训教师到户、技术到户。2005 年,对我区的 3140 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培 训,帮助 989 名农村劳动力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612 人实现就业。2006 年,我校的“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下乡 55 次,培训教师下乡 242 人 次,向农民免费赠送各种农业科技书刊、光盘教材等 2000 余套,完成农村富余 劳动力培训 3120人,实现就业 2142人,直接受训农民达5900余人次。2007 年,我校以农民教育培训“三三三三”工作思路为指导,通过多次调 研,决定率先在韩村镇举办“新型农民中专班”,并在其他乡镇开展农业实用技 术培训。目前,“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下

8、乡 111次,培训教师下乡331人次, 共培训5160人,其中,新型农民中专班在籍学员567 人;完成香菇种植、果树 生产、蜜蜂养殖、猪病的防治等实用技能的专业农民培训 4593 人,含山区农民 1358 人。2、大力实施农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2003 年,我校与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合作招收高起本、高起专、专 升本三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学生,开设经济管理、园林、牧医、法学等 10 多个专 业,为提高房山区农业从业人员向高层次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2006 年 11月, 我校在区委组织部、区农委和区教委等领导部门的支持下,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 建设“现代远程教育乡村干部素质提升行动良乡基地”,招收我区

9、村级“两委” 干部及后备干部,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带头人。区委组 织部、区农委和区教委专门下发了文件,鼓励全区农村干部参加基地的学习,在 学习费用上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在校生 412 人,其中“村干”126 人。3、加大力度,开办新型农民中专班,为政府分忧,让农民受益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培育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在 2007 年 6 月召开的房山区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会上,邱强校长做新型农民 培养工作典型发言。我校再次被区农委指定为 2007 年新型农民培养工作项目实 施单位,承担全

10、区 5000 人的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任务。区农委赵永祥主任代表区 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协调小组与我校签定 2007 年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任务书。为贯彻落实市、区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 农村培养具有中专学历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人才,以及农村经 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 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 农业的骨干力量,扎实推进新型农民培养工作,我校决定率先在韩村河镇举办新 型农民中专班。对农民实施实用技能培训和中专学历教育。通过学习使农民掌握 相关专业的实用技能和将来发展所需要的

11、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取得相关专业的劳 动技能等级证书和中专学历证书。中专学历教育所需学费、书费由房山区农广校 承担,劳动技能取证费用由乡镇政府承担。农民个人免费享受教育培训。“房山区农广校韩村河镇新型农民中专班”于4月18 日在韩村河镇举行开 学典礼。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曾一春常务副校长、房山区政府马丽英副区长、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杨颉副处长和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房山区委组织部、区 教委、区农委、区科委、区成教中心、韩村河镇等部门领导及韩村河镇新型农民 中专班学员 60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中央农广校曾一春常务副校长、马丽英区 长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三)加强基地建设,强化横向交流,提高培

12、训农民能力1、2006 年 12 月,根据市农委、市编办、市教委和市科委联合下发的(京 政农发200626号)关于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推进本市农民教育 培训和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和北京市房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房山区分校增挂北京市房山区农民科技教育培 训中心牌子的批复(房编字200679 号)的文件 “同意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 学校房山区分校增挂北京市房山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积极落 实了学校加挂“房山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拓展了工作职能和工作空 间。2、2006 年,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170 万元,实施“房山区农广校现代卫星 远程教

13、育双向视频系统项目”建设,将建成覆盖全区所有乡镇的农民科技教育培 训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3、2006 年,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300 万元启动了农广校“农业科技示范基 地”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选址工作。4、为了提升学校农民培训能力,房山区农广校加强横向对外交流:2006年 接待了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派出的泰国现代远程教育考察团在北京地区的考察 交流;接待了房山区政府信息办刘荣秀主任就信息化建设到我校调研;接待了门 头沟区农广校、平谷区农广校来学校考察交流。承担了中央农广校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的农民教育培训基本情况的调研任务和中央农广校、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到房 山区的调研工作,得到了中

14、央农广校领导的肯定。2007 年,接待了农业部办公厅综合处辛燕处长,就农民培训、农民学历教 育及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来我校的调研。中央农广校办公室陈永民主 任、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生产局陈亦赤助理员陪同调研;接待了中央农业广播电 视学校曾一春常务副校长 、办公室陈永民主任、教务处陈辉处长和北京市教委 职成处杨颉副处长、陈斌主任到我校调研,对我校农民培训、农民学历教育及办 学情况给予了肯定;接待了北京市妇联发展部王淑存部长、张晓荣副部长和房山 区妇联刘晓燕主席、张艳珍副主席就农村妇女培训问题到我校的调研。接待了通 州区教委和通州一职、昌平区教委和昌平农广校、怀柔区教委和怀柔区职业学校 来我校

15、考察交流。(四)积极参加其它活动2005 年 11 月,房山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宣传组织工作紧张而有序。我校 和区教委、区成教中心一起会同区农委、区畜牧水产中心和区兽医总站等六家单 位,于11月18 日上午在府前广场开展了“房山区防控禽流感宣传咨询活动”, 免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2500份,磁带、光盘300 多份,区委聂玉藻书记 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欢迎。随后,我校又和区农委、区畜牧水产中 心一起,陆续向全区 21 个乡镇免费赠送了相关音像和文字资料,受到乡镇领导 的欢迎。2005 年 12 月 3 日上午,农业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到我区 韩村河镇西南章村开展“送禽

16、流感防控科普读物下乡活动,区农委主动邀请我 校参加了活动。2006 年 10 月 25 日参加了“房山区 2006 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向 群众发放宣传材料。2007 年,我校积极参加“迎讲树”活动,并有多名教师参加成教中心组织的 “讲师团”。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2005年,我校投资18万多元在校园内安装了智能天地网远程课件点播系统, 建立了中央农广校远程教育系统卫星接收站,制作了宣传橱窗和宣传栏,购买了 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摄象机,更换了局域网网线,改造了电线线路和宿舍楼 暖气管道阀门。2006 年,我校投资33 万元对损坏的各种管线、门窗进行了维修,对教学楼 和宿舍楼进行了重新粉刷 ,新建了 100 平米的仓库,营造了整洁和谐的育人环 境。2007 年投入 16 多万元对学校的水暖、电路进行了维修;购买了数码相机; 制作了 DM 广告、手提袋;更新了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