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041172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目标:全部分部、分项工程达到优良标准,工程项目达到合格标准,争创市优。为了达到该质量总目标,在施工全过程中,以目标管理统揽全局,以经济承包为杠杆,以全面推广应用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为手段,开展质量管理工作。9.1.1 对参加本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1) 各工种操作员通过考核并取得上岗证的,必须持证上岗,未通过相应工种考核员工,直至培训考核通过,才能上岗。(2) 涉及四新技术项目的管理和操作员工,须提前培训。9.1.2 施工前技术准备(1) 熟悉、审核施工图纸,参加技术交底和图纸审核。(2)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3)

2、 针对本项目编制质量计划、创优规划。(4) 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5) 配备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其数量、精度满足项目要求,并在规定检验有效期内。(6) 进行原材料的基础试验工作。(7) 各项施工工艺、技术、均应有超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9.1.3 货物采购和进货检验控制物资设备部根据施工技术部提供的主要物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时限要求编制采购计划,并作好下列工作和落实责任。(1) 对主要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评定。(2) 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并造册登记。(3) 供应合同中要明确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供应时间及检验方法。(4) 对购进的原材料必须有生产合格证,

3、检验试验单,并进行清点验收。(5) 物资部门应及时通知试验部门对购进的主要材料进行技术指标和性能试验,并作好记录。(6) 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采购物资,应通知供货方以便及时作出处理,不准发放不合格物资到工程施工中去。对于经检验和试验合格的采购物资,机电物资部应按物资保管和发放办法进行管理,及时标识。(7) 物资发放前要登记该批物资相关要素和流向,了解该批物质流向结构所在的部位、规格、数量。领料作业班组或个人要签认,以便追溯。9.1.4 测量控制(1) 测量工作必须坚持三级复核制,通过复核机制协同完成施工全过程的测量任务。(2) 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做出,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

4、时,应当重测。(3) 测量人员要对测量成果认真记录计算,测量记录中的司镜、扶尺、吊点、时间、地点、测点等要记录清楚,以便核查、追溯并对测量成果,和控制桩进行保护。(4) 测量操作要符合计量设备操作有关规程,并要按期对仪器进行校验、维护、保养。9.1.5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1) 关键工序实施前要经过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2) 必须编制关键工序工艺实施细则或作业性指导书,并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验收标准,技术交底时做好交底记录。(3) 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实施细则或作业性指导书操作,施工中,如发生相悖处要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信息,并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4) 所使用的均是符合规定要求原材料或半成品件,凡不合格材料、半成品件不准投入工序中使用。(5) 所有计量设备均能在相应标准条件下正常使用和操作,计量数据能准确反映现场实际,所有生产设备保证能正常运行。(6) 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工序完成后经过自检、互检、项目质检工程师专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7)各工序进行中加强信息反馈,凡出现异常现象,必须停止施工待研究确定新措施或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9) 加强对工序的监测工作,利用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工序出现异常的原因,利用统计技术方法,如因果图、排列图、控制图等方法找出影响工

6、序正常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消除产生影响工序正常的主要原因,或不稳定因素。9.1.6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1)对文件资料的控制,确保本项目各场所施工所使用的文件,如设计图、变更设计、标准、规范、规程、实施细则、作业性指导书等必须是有效文件。(2) 所有技术文件按照质量管理标准要求设专人管理,分门别类建立台帐和收发登记册,受控文件必须盖受控印章,方能使用。无效的作废的文件盖作废印章,并清除、隔离存放或销毁。需作资料保留的文件,由文件管理员加盖保护留件印章方可保留。(3) 所有技术文件,如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创优计划、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书等作业性指导书,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或项目技术负责

7、人或质检工程师或安全工程师等相应批准权限的人员审批后,才能在工序施工中使用。9.2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本工程将按ISO9001:2000版质量保证模式要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贴切工程实际的质量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从而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和有效控制。质量计划包含于质量保证体系中。对于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我公司将成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法管理;下设若干职能部门,共同实施对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直接责任人,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的质检工程师负责制,通过专职质检员和各部门、工区主管及兼职质检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控制、检测、信息反馈和进行质量问

8、题的处理,同时接受业主委派的监理工程师及其代表对整个工程的监理工作。 图9-1:质保体系运行机制图组织技术交流和落实,确保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计划,组织隐检、预检和验收。进行资金发放,有权不发放不合格工程的有关资金。 以“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实行以管好、用好、维修好机械设备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做好设备鉴定,填好运行记录。提供合格材料及构件并提供质量证明,搞好材料的限额发放管理。做好材料进场验收和抽检,负责现场试验工作。配合搞好工程控制测量和复测,保证施工测量精度。开展QC小组管理活动。每月底组织工程质量检查评比。不定期进行质量评定分析会。工程部定

9、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教育活动并组织考核。施工组材料组核算组测量组设备组试验组宣教组质量领导小组成员: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部长、质检、试验工程师制度保证质 量 保 证 体 系施工保证工序质量质量检验材料构件设备核验工序质量检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单位工程质量检验工程质量检验工程质量评定达到目的进行日常质量管理,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综合各级质量活动并进行质量反馈。质量组组织保证9.3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或控制要点 9.3.1 钻孔桩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1)偏孔产生原因:孔钻机安装时,支撑不好、桩孔地质构造不均匀等因素引起钻机整体或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偏斜,导致出现偏孔。预防措施及处

10、理方法:a.因钻机倾斜造成的应先移开钻机,检查钻孔壁情况,如果钻孔壁比较稳定,则应加固施工范围内的地基或加大钻机的支撑面积,而后,重新安装钻机恢复施工;钻孔壁随时有坍塌可能的,应将钻孔回填至原地面,待地层静置稳定后重新开始钻孔。b.地质构造不均匀引起的,先分析清楚岩层的走向,然后采用适当的回填材料(回填材料一般为片石加黏土、纯碱、锯末等组成的混合物)将钻孔回填至计算确定的高程处,静置一段时间后恢复施工。孔中心偏差小于20cm的,静置12h后可以继续钻孔。孔中心偏差大于20cm的,应根据情况静置2h甚至更长的时间待地层沉积稳定后恢复钻孔施工。穿过倾斜岩层过程中,应采用自重较大的复合式牙轮钻、冲击

11、钻,以慢速钻孔。(2)护筒脱落产生原因:由于护筒背后回填质量不好受地面流的浸泡等因素引起的护筒失去稳定、脱落。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出现护筒脱落应立即停止钻孔,将钻机移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由于地面流水引起的可先排除流水,在原地面上填一层黏土使地面干燥、不渗漏,而后重新安装护筒(作好护筒背后填筑)恢复钻孔施工。(3)卡钻产生原因:卡钻钻孔经过岩层分界面时相邻岩层强度差别较大、操作中未及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头的行程等原因引起“卡钻”现象。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a.由于“探头石”引起的卡钻现象,可以适当往下放钻头,而后,强力快速往上提,使“探头石”受瞬间冲击缩回,从而顺利提起钻头。b.因钻头穿过岩层

12、突变处导致的卡钻,优先采用水下爆破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整体岩层中此方法容易奏效,砂土地层中不宜采取此方法处理。c.由于机械故障导致钻头在浓泥浆中滞留时间过长造成的钻头无法提升现象,应采取插入高压水管置换泥浆的方法进行处理。(4)缩孔产生原因:缩孔是在饱和性粘土、淤泥质黏土,特别是IL1.0处于流塑性状态的土层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其原因是此类地层含水高、塑性大,钻头经过后钻孔壁回缩,从而导致钻孔的直径小于设计的桩直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针对发生缩孔的原因,采取块、卵石土回填,而后用重量较大的冲击钻冲击,挤紧钻孔孔壁的办法处理;或者采用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叶片进行旋转清理的办法。(5)掉钻

13、产生原因:掉钻由于机械故障、钢丝绳断裂、孔壁坍塌等因素造成钻头落入孔底的现象通常称“掉钻”。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a.钻孔壁稳定的情况,直接用钻机起吊“打捞器”入孔进行打捞。打捞前,先用“探针”探明钻头在孔中的位置为制定打捞方案提供依据。打捞设备和打捞操作方法必须保证在抓住钻头后尽量一次成功,避免起吊至空中再度落入孔中的现象发生。b.钻孔壁出现局部坍塌将钻头埋没且大部分钻孔壁处于稳定时,应先加大孔内泥浆的浓度,将旋转钻头放入安全的深度范围搅动泥浆以加强钻孔壁,而后,采取“气举法”清除钻头上方的沉积土和淤泥,确认钻头已露出后再实施钻头的打捞工作。钻孔壁随时有继续坍塌可能时,先在孔内安装长钢护筒、搅

14、拌桩围护、帷幕法等方法加固钻孔壁,而后打捞钻头。(6) 封底失败产生原因:由于首批混凝土数量过小、孔底的沉碴厚度大等原因导致首批混凝土灌注入孔后,未实现水下混凝土封底的现象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a.封底失败后,应立即暂停灌注,及时对孔内已灌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B.地层稳定性较好的,应采取导管内安装高压风管进行二次清孔的方法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重新请示监理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可以重新开始水下混凝土灌注。c.地层稳定性差或高压清孔的方法不能奏效则应及时拆除导管、拔除钢筋笼,将钻机安装到位,将未灌注混凝土部分钻孔回填,待地层沉积稳定后用冲击钻清除已灌注的混凝土,达到孔底设计标高后,请示监理单位检

15、查合格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7) 卡管产生原因:因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中含有大块度骨料或受潮凝固的水泥块、灌注混凝土冲击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统称为“卡管”。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a.由于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导管堵塞,可以少量(根据堵管前测量及计算的导管埋深结果在保证导管最小安全埋深确定)提升导管而后快速下落的方法或加大一次性灌注混凝土数量而后快速提升再迅速下放,以冲击疏通导管的方法进行处理。B.由于混凝土冲击力不足造成的,应及时加长上部导管的长度,而后,以一次性较大量混凝土冲击灌注达到疏通导管的目的。C.采取“二次砍球法”进行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将导管插入已灌注混凝土中0.50.8m,而后按照水下封底的操作方法实施二次封底。(7) 断桩产生原因:由于灌注中提升导管失误、混凝土供应中断(下雨、停电、机械故障等)或导管漏水等原因导致导管中已灌注的混凝土与导管的混凝土隔断,无法继续灌注;桩距过小,邻桩施打时土的挤压所产生的水平横向抵力和隆起拔力的影响;软硬土层间传递水平力大小不同,对桩产生剪力;桩身砼终凝不久,强度弱,承受不了外力的影响。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在灌注过程中认定发生断桩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