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北黑土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040376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东北黑土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走进东北黑土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走进东北黑土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走进东北黑土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走进东北黑土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东北黑土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东北黑土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殿中心小学品德与社会电子稿备课教案课题走进东北黑土地(一)18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2、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教学难点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教学方法讲解、交流、讨论教学准备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短片或幻灯片。2、中国地形图。3、东北地区的学生可以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教学设计:一、活动一:识图1、出示:中国地形图,认识我国“最北的地方”在全国的地理位置。2、观察中国

2、地形图的东北部。3、小结: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北地区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是小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在大山的怀抱中,有一块广阔的平原,叫东北平原,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二、活动二:走进黑土地1、阅读教材47页图文2、播放:东北黑土地风光或幻灯片。3、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呢?4、交流讨论。5、发表自己看法。6、阅读教材或教师讲解:黑土地的形成。三、活动三:穿越林海或走进原始森林1、播放:东北林海风光片或幻灯片。2、阅读教材第48页图文。3、提出问题:为什么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树种多是针叶林和小阔叶林,它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森林有什么不

3、同?4、森林宝库。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插图。5、介绍自己了解的东北物产。四、总结本课内容。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走进东北黑土地(一)一、识图二、走进黑土地三、穿越林海或走进原始森林教后小结20112012学年度20122013学年度优点 教师: 教师:不足改进措施三殿中心小学品德与社会电子稿备课教案课题走进东北黑土地(二)19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2、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

4、。教学难点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教学方法讲解、交流、讨论教学准备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短片或幻灯片。2、中国地形图。3、东北地区的学生可以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教学设计:一、活动四:感受冬天1、阅读教材第50页至第51页。通过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来说说东北人是如何适应环境的。2、如果你不是东北人,冬季要去东北,应该做哪些准备?3、如果你是东北人,你有朋友要在冬天来你家做客,向他介绍一下你家乡。二、活动五:冻冰花1、东北的冻冰艺术让人们赏心悦目。2、教师可以教学生动手仿照冰灯的工艺过程。三、活动六:探究东北孩子的游戏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东北地区孩子们玩的游戏,

5、并与其他地区儿童游戏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四、活动七:我国冰上运动的历史东北是冰上运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有比较长的历史渊源。五、活动八:珍奇物种的保护通过学习东北的物产,了解物种的基本生存状况,了解东北虎等珍稀物种面临的生存危机。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走进东北黑土地(二)一、感受冬天;二、冻冰花及东北孩子的游戏;三、我国冰上运动史;四、珍奇物种的保护。教后小结20112012学年度20122013学年度优点 教师: 教师:不足改进措施三殿中心小学品德与社会电子稿备课教案课题享受热带风光(一)20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

6、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2、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教学难点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方法讲解、交流教学准备1、海南或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短片或幻灯片。2、中国政区图3、热带地区的学生可以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教学设计:一、活动一:享受热带风光1、阅读教材第53页至54页图文。2、播放:反映海南或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短片或幻灯片。3、联系实际:有同学去过海南或西双版纳吗?谈谈你

7、的感受。4、交流内容:(1)海南之旅 去时的季节;对气温的感受;对四季常青的感受;有哪些热带水果?口感和家乡的水果有什么不同?(2)西双版纳之旅描述热带雨林景观特点;热带动植物与东北的区别。二、活动二:识图1、出示:中国政区图找一找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2、讲解:热带的范围及形成原因。三、活动三:探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出问题:你在热带地区发现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是这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四、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作业。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享受热带风光(一) 一、享受热带风光; 二、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后小结

8、20112012学年度20122013学年度优点 教师: 教师:不足改进措施三殿中心小学品德与社会电子稿备课教案课题享受热带风光(二)2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2、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教学难点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方法讲解、交流教学准备1、海南或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短片或幻灯片。2、中国政区图3、热带地区的学生可以调查了解家乡的物产。

9、教学设计: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本课。二、活动四:小组学习探究祖国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生活。引言:我国领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除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四个地区外,你还想知道我国其他那些地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区,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去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吧!1、交流讨论。2、分学习小组,选出小组负责人。3、小组讨论,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渠道。4、分配任务,落实责任。5、小组成员分头搜集信息。6、小组内交流分享,加工整理信息、整理学习汇报材料。7、交流发表会。8、小组活动评价。三、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作业。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享受热带风光(二) 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教后小结20112012学年度20122013学年度优点 教师: 教师:不足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