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0382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与提示第一篇 系统复习第1部分 科学探究检测题一、选择题1AD 2B 3B 4D 5A 二、理解与应用6容器口、用手接触药品、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7(1)烧杯玻璃棒(2)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称量物 12 (3)18%三、实验与探究8(1)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2)Zn+2HCl= ZnCl2 +H2 (3)A、B(4)铁钉未打磨有铁锈;或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9探究一:氧气;元素种类(或组成或成分或氢气、氧气或H2、O2);B4P+5O2=2P2O5点燃探究二:气压(说明:写瓶子变瘪或瓶子形状等均可

2、得分);温度(说明:写气压或气体体积等均可得分);b探究三: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铁只与水接触是否生锈;对比实验(控制变量)。 第2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习题2-11.C 2.D 3.C 4. C 5. B 6. CD7. 4P + 5 O2点燃2P2O5;化合反应8. (1) CH4(2)Ca2+(3)有机物 618(4)CO2 +H2O= H2CO3 (5) +19. (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2)2Cu+O2加热2CuO (3) (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10.(1)CO2

3、 (2)CH4 CH4、H2 CH4、CO H2、CO CH4、H2、CO11.(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2)向外拉注射器3,证明步骤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3)Ca(OH)2 + CO2 = CaCO3 + H2O (4)CO2 能和NaOH溶液反应习题2-21. AB 2. BD 3. D 4. D 5. B 6. D 7. B 8. B9.无色 气体 1:2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燃烧10.水 氢、氧 两个氢原子 一个氧原子11. 5 95平衡 左 砝码 量筒 凹液 最低烧杯 玻璃棒; 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12. B 13 BD 14. (1)40

4、(2)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 (3) 15. D16. (1)过滤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软水,否则为硬水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 蒸馏(3)10 计算、量取、溶解 17(1)多级闪急蒸馏法(或蒸馏法) 取少量淡化后的水加热蒸发后无残留物或取少量淡化后的水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可燃冰(或天然气水合物) (3)MgCl2 硫酸镁 0.9 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答出前三种即可) 量水时仰视刻度线物理方法:过滤;结晶 化学方法:物质转化;如转化为气体、水或沉淀习题2-31.C 2. A 3.A 4.D 5.C 6.C

5、 7.A 8.C9.单质 稳定10.导电性11.疏松,不能阻挡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和水反应 致密的氧化膜122Mg+O2点燃2MgO2Al+3CuSO4= Al2 (SO4)3+3Cu6HCl+Fe2O3=2FeCl3+3H2OFeSO4FeCl2FeCuSO4HCl13.刷漆、涂油14.(1) (2)化学方法:加盐酸,铁溶解,铜不溶解。物理方法:用磁铁,铁能被吸引,铜不能。15. BC 16. (1)在A、B、C中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2)锌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速度适中;有气泡产生,铁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3)因为铝在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17.(1

6、) (2)排尽管内空气,防止高温时爆炸 CO2+C 2CO 3CO+Fe2O3 2 Fe+3CO2(3)稍过量的铁粉,Fe+ CuSO4= Cu + Fe SO4 Fe+H2SO4=FeSO4+H2 Cu、Fe(4)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份同时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CO2 。家庭中菜刀使用后,将菜刀表面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习题2-41. C 2. B 3. A 4. D 5. A 6. C 7. D 8. A 9. D 10. D11.A.H2SO4、HCl B.Na2CO3、Ca(OH)2 C. CO2 D. HCl E. Ca(OH)2 F. CaO G. H2 H

7、. CuSO4 I. NaHCO3 J. Al(OH)312(1)BaCl2+ Na2SO4=BaSO4+ 2NaClK2CO3+2HCl= 2KCl+ CO2+H2OBa(OH)2+2HNO3= Ba( NO3) 2+2H2O(2). H+和CO32-; H+和OH-;(3)Na+ 、Cl-、H2O13. (1)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等 (任写两条) (2)H2(O2) CaO+H2O=Ca(OH)2 (3)H2SO4+Ca(OH)2=CaSO4+2H2O (4) 用玻璃棒取待测水样,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

8、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14. C 15. AC 16. A17. 酚酞溶液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3,不能证明有无Ca(OH)2 (或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3,不能证明只有CaCO3);或甲同学的实验设计错误,CaCO3 为生成物一定有,不用证明,应该证明有无Ca(OH)2; 丁;可溶于水的KOH为生成物一定有,而固体中有Ca(OH)2,说明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或Ca(OH)2微溶于水),所以一定有Ca(OH)2K2CO3+Ca(OH)2=CaCO3+2KOH18.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

9、O【假设猜想】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四或四 。【实验探究】(1)NaOH或氢氧化钠 。(2)产生无色气泡。【评价反思】(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第三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检测题一、选择题1. D 2. C 3. A 4. B 5. D 6. B 7. A 8. D 9. B 10. D二、理解与应用11. (1) F (2)B (3) G (4)H (5)D (6)A (7)C (8)E12.(1)MgCl2 、CO2(2) CaCO3CaO+ CO2 分解

10、反应 CaO+H2O= Ca(OH)2 化合反应 Ca(OH)2+MgCl2=Mg(OH)2+ CaCl2 复分解反应 2HCl+ Mg(OH)2= MgCl2+2H2O 复分解反应13. 产生白色沉淀 。 CO32-CuSO4+2NaOH= Na2SO4+Cu(OH)2生成物中无气体、沉淀或水生成。14.(1)2H2S+3O2点燃 2H2O+ 2SO2(2)SO2是大气污染物,有毒,形成酸雨,污染空气(3)硫化氢可溶于水。(4)学好化学可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实验与探究15.红 碱 Fe2O3+6HCl=2FeCl3+3H2O Na2CO3(或AgNO3等等,合理即可) ABD16.铜、硫

11、酸钡、硫酸铜四、分析与计算17.(1)1.04g (2)NaCl%=95.6%95. 合格第3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3-11.B 2. BD 3. C 4. B 5. 碱;NH4HCO3或碳酸氢铵 6. 答案略。7. B 8. CD 9. A 10. A 11. 答案略习题3-21.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2.3. 17 得 NaCl4. ACD、B、BD、BC5.526. BE、AD、CF7. C 8. D 9. B 10. D 11. C 12. D 13. D 14. A 15. B、C 16. C 17. D18.因为夏天温度高,铁原子运动加快,间隔会变大,容易造成铁轨变形

12、,所以留缝隙。19.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加大压强,甲烷分子间隔变小,气体体积缩小。习题3-31.元素;原子;分子。2.3N;2O;Ca。3.20,4,金属,+2,失,阳,2,正,ACEH。4.氧元素5.(1)钠,金属,失,Na+(2)质子数,核电荷数(3)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6. A 7. AC 8. A 9. A 10. AD 11.C 12. B 13. D 14. B 15. D 16. A17. (1)硼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等)(2)钠(或镁、铝等) Na+ (或Mg2+、Al3+等) (3)NaCl 离子(4)b d (5) 4HF+ SiO2

13、 = SiF4+ 2H2O习题3-41.H; 2N; O2; 2N2; 4SO2; 2Fe3+; 3OH-; K2CO3; Cu( NO3) 22.(1)二氧化氯,两。 (2)+4,47.4%3.B 4. B 5. B 6. D 7. D 8. A 9. C 10. A 11. A 12. A 13. A 14. B 15. D 16. D 17. B18.(1)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2)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3)两个氧原子(4)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5)两个氯化氢分子19.(1) H2O2, -1, 氧化物; (2)不相同 (3)氧气20.买尿素合算。检测题1. BD 2. AD 3. A 4. A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