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037661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分数除法1 1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一化简比,以及比的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比较系统大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单元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回进行分数除法计算。2、 回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 理解不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4、 能运用比的知识

2、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以及分数乘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2、 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过程: 备注活动一:出示例1 每盒水果糖重100克,3盒有多重?1、 读题 理解题意2、 列式 100*3=3003、 把乘法算式改成两道除法算式300/3=100 300/100=34、 用千克做单位怎样列式?1/10*3=3/105、 |用同样的方法改写成除法算小结:分数除法的意义活动二:出示例2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

3、纸的几分之几?自己试着折一折,算一算1、 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5,就是2/52、 把4/5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4/5的1/2,也就是4/5*1/23、 根据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小结:(略)活动三:巩固练习:1、 31页 做一做1 、2板 书 设 计课题:分数除法2 1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得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3、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例3: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

4、谁走的快些?(1)、读题,理解题意。(2)、列出算式,说明列式根据什么数量关系。2、探索计算方法。(1)、2/2/3 如何计算?让我们画线段图看看。(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样表示2/3 小时走了2千米这个条件?(3)、指着图启发:已知2/3小时走了2千米,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以下。(4)、找出计算方法。观察:除法转化成了什么运算?什么没变化?什么变了?是怎样变的?强调:被除数没有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5)、小结: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活动二:巩固练习。1、 完成31页做一做2、 33页4题3、 活动三:质疑问难板 书 设 计课题:分数除法3 1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除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 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出示例4: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了米的彩带。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几多花?1、 读题 理解题意2、 怎样列式 8/2/3-4=3、 怎样计算?先计算什么?4、 同桌间说一说运算顺序小结:(略)活动二:巩固练习1、 34页 做一做板 书 设 计课题:分数除法4 1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

6、中的实际问题。2、 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备注活动一:复习与准备1、 爸爸的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小明体内水份的质量占小明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多少千克水份?(3)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活动二:出示例11、 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2、 要求小明的体重应该知道什么条件?为什么?3、 以知小明体内有水份28千克,要求小明的体重,需用到哪个数量关系?4、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5、 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小结:(略)1、 要求学生自己做第二问(1)、要求画图分析(

7、2)、与第一问比有什么不同?(3)、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小结:活动三:巩固练习1、 38页做一做2、 40页1、2板 书 设 计课题:分数除法5 1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4、 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5、 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6、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备注活动一:复习与准备1、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1)、六年一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1/3,六年一班有多少人?(2)、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5人。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活动二:出示例2一、1、 审题。2、 看例题的插图,理解题目的意思,说说知道了什

8、么,要求什么3、 分析题意,说说你对“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1/4”这一条件的理解。4、 理解数量关系二、1、 分析、解答2、 说说数量关系。3、 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4、 交流各自的解法。小结:关键是搞清哪两个量比较,谁多谁少,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活动三:巩固联系:1、 41页7、8题2、 41页10题板 书 设 计课题:比的意义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要求1. 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比。2. 能正确的求比值,掌握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4、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渗透知识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9、。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材分析:这部分是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的知识放在分数除法的后面进行教学,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学习其他知识以及比例的知识打好基础。学情分析:因为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学生有生活的一些体验,因而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感受比的含义和特征。进而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学过程:活动一1、情境引入:出示一面国旗联合国旗的图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

10、这是扬利伟在飞船上向人们展示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国国旗的图案,这个图案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提的问题很多,教师有选择地板书。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揭示课题: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对这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新的方法。这就是比(板书课题)活动二:1、教学比的意义。有时我们也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宽与长的比是10比15。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千米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

11、行42252千米。(1)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 你能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吗?3、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比的意义?得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介绍比号、比表示的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书p的内容。介绍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方法,并板书。5、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比、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a:b= ab=区别:比表示两个数关系的式子,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呢?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 0”的意义是什么

12、?它是一个比吗?足球赛中记录的“2: 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需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写成分数形式。()质疑:对本节课的内容你又不清楚的地方吗?活动三1 填空:(1)完成一项工程,甲8天完成,乙12天完成,甲乙两人工作时间的比是():()。 (2) 如果a:b=c,那么a是比的(),b是比的(),c是比的()。(3)求比值:72:24,0.8:3.2,1.5小时:20分钟。2、完成44页做一做内容。、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想到那些问题?() 六年一班有男生人,女

13、生人。() 张师傅天加工个零件。() 枝钢笔元。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2、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联系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应用这个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想验证应用,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性质化简比。教学过程活动一、出示例,出示例,让学生解答。、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猜想: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你有什么联想和猜测呢?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