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主体性阅读第二单元3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03254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主体性阅读第二单元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主体性阅读第二单元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主体性阅读第二单元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主体性阅读第二单元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主体性阅读第二单元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主体性阅读第二单元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主体性阅读 第二单元3、4课时教案第三、四课时(以文带文课型)【教学内容】爬山虎的脚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标】“一主”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准“均、匀、茎”的读音,并能口头组词,能正确书写“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并能用这11个字组两个不同的词。2、细读课文,抓住重点的词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重点目标)3、背诵全文。“两翼”目标1、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难点目标)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能留心周围事物。【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

2、究中,通过“读画思议”,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在自渎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 【自学导航】1、朗读课文,在文中圈出“均、匀、茎”,并能口头组两个不同的词语;圈出“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这11个字,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连词联句多读几遍,并能组两个不同的词语。友情提示:a、注意这些字的笔顺和结构:虎、逐、叠、茎b、读准多音字。重(chng)叠;触着(zho)墙c、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触角 蛟龙 均匀 漾起2、学生收集爬山虎的图片、资料,还可以观察爬山虎,留意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教师制作爬山虎的脚的多媒体的课件。 3、读读课文,思考:(1)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先讲

3、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然后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2)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的句子。反复朗读并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一是绿,“绿得那么新鲜”;二是又多又密,铺在墙上“不留一点空隙”;三是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3)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要求边读书,边画一幅简笔示意图。(4)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呢?画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一说。(5)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 4、自主阅读带刺的朋友,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做批注。【教学过程】一、初识爬山虎,激发探究欲望1、电脑映示:一

4、幢老房子,外面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绿色植物。师:同学们,这就是爬山虎,阳光晒不蔫它,风雨撼不动它,它是那样生机盎然,给我们的城市、乡村增添了无数绿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心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叶圣陶先生走进爬山虎。 板书课题,揭题:6爬山虎的脚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1、学生在小组内介绍搜集的爬山虎资料。2、各小组开火车分段读课文,看看是否读准了字音。3、个人展示本课生字、新词。4、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欣赏爬山虎的叶之美,踏上探究之旅1、叶老先生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的?(一是绿,“绿得那么新鲜”;二是又多又密,铺在墙上“不留一点空隙”;(静态美)三是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

5、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动态美))2、同桌合作一边读,一边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用手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3、再放多媒体课件,男女生分组读,一组读另一组就看画面,图文结合来体会叶子的动静态美。4、同学们,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作者要用一段话写叶子呢?(生自由发表看法,老师暂不表态)究竟谁说得有道理呢?我们接着去探究爬山虎的脚。四、探究爬山虎的脚,享受探究之乐1、针对课前思考,小组内交流:(1)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2)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3)用自己的话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4) 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 2、全班展示互动(1)爬山虎的脚长在

6、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学生出示简笔画,同时用自己的话口述;教师视学生理解和表达的情况进行评价和点拨)板书: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样子:像像(细丝)颜色:嫩红(灰色)品味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别的事物来比喻这细丝呢?(2)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板书: 爬触巴拉、贴(3)用自己的话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要求说话时有条理,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或配合一些动作)(4)作者为什么写爬山虎的叶子了吧?(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下一点空隙。”是爬山虎“

7、脚”的力量使叶子变得这么美的。这段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写出了爬山虎脚的作用。)(5)齐读第4自然段。(6)略读第5自然段。(7)练习背诵第3至5自然段。四、总结全文,学表达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整体部分)2、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一是细心观察,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二是连续观察,所以才会发现原先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才会发现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才会发现“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3、学了这课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结合平日实际谈谈体会。五、交流带刺的朋友读书感悟六、拓展练习1、出示小黑板,按课文内容填空爬山虎的脚长_的地方,反面伸出_。每根细丝象_。细丝的颜色是_。触着墙的时候,细丝头上就变成_,颜色也逐渐变成_。它的脚_在墙上相当牢固。作者是从_和_两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脚的。2、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观察一种植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观察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板书设计: 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样子:像像(细丝) 虎 颜色:嫩红(灰色) 的 脚 爬触巴拉、贴(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