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021527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世说新语两则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其中,咏雪一文呈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呈现了一种典型的书香家庭。陈太丘与友期告诉了人们一种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核心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古文,如何教学,增进学生学好本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教师思考的重点。 1.积累重点实词的解释。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3学习古代少年诚实、守信,尊重她人的美德。.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崇高的道德情操。反复诵读,通过想象、比较,品味

2、“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优美意境。通过朗读、讨论等说出元芳所具有的品质。两学时1、创设情境法:体现这一教法的有两处:一是引导学生举出几种有关聪颖机智少年小朋友的故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二是通过反复朗读特别是名家朗读来创设情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2、导读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伙、探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体现第一学时一、导入 晚唐昭宗年间有位宰相叫郑綮,很善写诗。一次有人问她:“相国近有新诗否?”她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是啊,似乎风雪与诗向来有缘,与诗家的灵感灵气有缘。有人冒雪吟诗,有人踏雪寻诗,而东晋名士谢安和晚辈们在家里也能咏雪联诗。今

3、天,让我们穿越到160近年前谢安家中的联诗现场,欣赏她们的诗句,感受她们的雅趣。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诵读,初步感受文章】.全班同窗自由诵读课文两遍(力求读准字音,不回读)。2请一种学生朗读没有标点的文章,第一步规定加上句读,第二步规定读出句中停止。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子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请一种学生朗读有句读的课文,其她同窗从字音、流畅、情感、语速、轻重音等角度评价。.请该生在听取同窗的点评意见后,再读。5.全班同窗齐读课文,在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三

4、、合伙探究,掌握文意【设计意图:结合注释及提示,可以初步翻译文章】1.自读课文,同桌互助,结合注释,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教师PP投影展示重要文言词语,以提问形式补充贯彻)。内集:家庭约会;子女:子侄辈;俄而:不久,不一会儿;欣然:快乐的样子;差:大体、差不多;拟: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即:就是;何所似:倒装句,即似何,像什么。2.根据屏幕上的注释和课本注释,重要以自我翻译为主,可以同桌互助,翻译全文。请一学生翻译全文,全班同窗和教师修正、补充。一种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约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太傅快乐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她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5、“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她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大笑了起来,不久乐。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注意:()大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未若柳絮因风起:变化下顺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说话用语习惯,“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3.全班学生再齐读课文四、逐渐进一步,品味语言【设计意图:品味语言,理解“乐”“大笑乐”的意义及深刻含义】1.这篇文章讲了一种什么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谢家子弟在下雪日家庭约会,比赛咏雪。2.谢家子弟的咏雪比赛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她提出了一种什么问题?谢太傅(谢安)。3.谢太傅对

6、比赛的成果有何表达?(用原文字词回答)大笑乐。4谢太傅为什么会“大笑乐”?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两个答案都满意,故“笑乐”。(追问拓展:两句话各好在何处?)“撒盐空中”好在:、“撒盐空中”在晋代也许是一种常用的风俗,以敬神、驱邪,这一比方来自于生活,有现实根据可依,阐明胡儿善于体会、感悟生活。B、历史上也不乏以盐喻雪的名句:李贺“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白居易“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 苏轼“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后庭已堆盐”。皆可见以盐喻雪恰当。C、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因此将雪比作盐,十分形似。“柳絮因风起”好在:、“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B、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

7、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5.谢太傅笑前喻,乐后喻。(即:对胡儿的比方有略含贬义的笑,对兄女的赞许之乐。)(追问拓展:为什么笑前喻乐后喻)“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况且“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而盐是被动的“死”的意象。“撒盐空中”过于追求形似,却忽视了神似,忽视了诗句应当具故意蕴美的规定,追求形似忽视神似,没故意蕴美的诗句自然比不上形神皆备、意蕴深刻的诗句,自然“撒盐空中”也是比不上“柳絮因风起”的。6本文中故事发生的

8、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如何的家庭氛围?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看出来的?氛围: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氛围浓厚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子女讲论文义”、“欣然”、“未若”(说话直率,可见氛围轻松)等句子、词语看出。注:也许会有学生觉得谢太傅是对“撒盐空中”的承认(“撒盐空中”更好),由于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随风往上飞扬,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用盐更加形似。遇到这个答案,教师应用“好的诗句应当不仅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是故意蕴美”来进行解说。7.作者有无对这两句比方有个谁优谁劣的评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最后一句可以明显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这一句特意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不刻意去写胡儿谢朗),暗示谢道韫既有天资才气,又有后天的艺术熏陶等。表白了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气是赞赏的。五、拓展积淀【设计意图:积累字词,积累咏雪名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1.文中的家庭氛围融洽、和睦、欢快、轻松,布满着浓浓的文化氛围,让我们也参与进去,看看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比方来形容雪?析:羽毛、棉花、蒲公英、梨花2.古人咏雪的诗句也有诸多,你能记起哪些?(PPT展示,学生回答后齐读一遍)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

10、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六、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中,教师和人们一起结识了有“咏絮才”美誉的谢道韫,也感受到了东晋士人家庭和睦欢快的氛围与雅趣;更让教师快乐地看到了你们的智慧在眼中闪现。目前我想把冰心的一首小诗送给你们,但愿你们都做一名杰出的聪慧、睿智的少年!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冰心七、布置作业1.翻译句子。2.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人物描写的措施(如:加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将原文扩写成一篇不少于字的记叙文。板书设计咏雪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子女讲论文义论述事件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两答兄

11、子撒盐空中 赞誉谢道韫才气兄女柳絮因风起第二学时一、导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爱好,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背面的学习作铺垫。】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窗都应当是非常熟悉的。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她就已经懂得人与人交往要学会忍让,孔融让梨的故事,不久传遍了她的家乡曲阜,并且始终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今天我再向人们简介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她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结识她,和她交个朋友。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设计意图: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本,借助注释和作简朴翻译是学生必须要养成的读书习惯。】1范读:注意字词的读

12、音和语句的停止。2.请学生自己找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e) 不(fo)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5.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作简朴翻译。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本,借助注释和作简朴翻译是学生必须要养成的读书习惯。对于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她们养成合伙学习的习惯。】.刚刚同窗们在教师范读的基本上进行了朗读,但是对于有的语句的停止,也许同窗们尚有疑问,为什么在这里要断句呢?这就需要对文意有比较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我给人们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窗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明确:期日中:商定; 太丘舍去:离开(辨

13、别古今异义); 过中不至:到;去后乃至:才;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拉; 君、家君、尊君.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由于如此,有的内容由于与上文反复,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限度上给文言文初学者,像我们各位同窗,带来某些阅读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3用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窗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伙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质疑(有关字词句)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1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四、 讨论探究:【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对于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她们养成合伙学习的习惯。】.在人物刻画、语言解决、主题思想、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新的疑问呢?有无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同窗们一起探讨的呢?2.通过这段描写,你觉得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你的见解)?友人:“无信”“无礼”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孝顺;伸张正义;落落大方;.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如何的结论?4同窗考虑文章一共提到几种人?(3个)重要人物有几种?(2个)陈太丘既然不是重要人物,那么文章第一句能否省略?(不能,是起因).对文章的两个重要人物作者用了什么措施来描写的?(语言、神态)课堂小结 但愿同窗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努力的学做一种讲诚信的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布置作业.翻译句子。2.元方入门不顾与否失礼?说说你的见解。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元方:明事理、懂礼仪;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友人 知错能改事情自身:启示我们做人就要有有诚信,讲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