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018159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六单元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一)单元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本单元,以部分国家的国旗和地区的区旗,及一些特殊标志的图案为素材,让学生在学习对称、平移与旋转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美。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选这个素材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这第一点: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是一个民族精神和信念的最高寄托。用国旗做素材,经典、大气,能让学生在了解一些国旗情况的同时,唤起他们的民族意识。 第二点:是从国旗的庄严性和美丽性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任何一面国旗的设计都不能忽视两个问题:一个是国旗所孕含的意义,一个是图案所预示的美感。而不少国家的国旗图案设计利用对称美来增加他的美

2、感。因此,我们选择了12面图案是对称的国旗,作为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素材。第三点:人们通常用图案做标志,代表一个企业、一种事业或者一个品牌,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通常又是设计图案标志最常用的方法。因此,我们又选择了一些标志的图案作为学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素材。2、情景串美丽的标志图案美丽的旗帜图案已学知识三上(3)(热闹的民俗节) 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对称现象和对称轴。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三上(5)(走进新农村)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方向或竖直方向进行平移(只

3、平移一次)。(练习出现的2、3)(二)单元知识分析本单元新学知识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周对称的定义)。 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稍复杂)。 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连续平移2次或两次以上)或旋转900。后续学习知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第三学段)(三)本单元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四)单元主要编写特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课标新增加的一个知识点,在三年级学生只是初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并初步接触了将一个简单的图形向一个方向平移一次),本单元教学要求是将一个平面图形

4、进行连续平行或者将一个图形旋转90,这之间的跨度应该说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图形的旋转,今天的观摩课想必老师也能够感受得到),因此教材在编写时作了十分细致地考虑和安排。1、“操作、观察、思考”三位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图形的对称、平移及旋转方式的理解。教材不仅设计了折、画等操作活动,还注意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手、眼、脑并用,增强了操作的有效性。如教材88页。这样的编排方式,还为教师使用教科书留有了充分的余地,让教师根据学情灵活地处理教材,你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完成活动。(现在学生已经上高年级了,有些东西是可以想象的)2、整合例题内容,从对比和比较中体会图形变

5、换的特点。本单元第二个信息窗的设计很有特点,他第一次将两个知识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安排在同一个例题里,作为同一个问题一起放给学生去探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和比较,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明晰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关键和实质所在(这一点从例题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图形在移动的过程中,若方向发生改变了则是旋转,不变则是平移)。 “图形关系的核心是分类”。我们这样编排知识点,正好抓住了图形变换方式的核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识。(五)信息窗解读信息窗1(2页)1.情境图(1)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为“美丽的旗帜图案”。情景图上呈现的是12个国家的国旗图案。这些国旗分别是哪个国

6、家的,教参在教学资源板块都有介绍,这里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12面含有轴对称图形的旗帜图案。2.知识点本信息窗一共有2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2)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对称轴。(3)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3. 教学建议 抓住重点,传授技巧。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是本信息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对称的意义来探索画图的技巧,掌握画图方法(比如说先找准对称点,然后再连接线段)。 找准定位,把握难度。课标关于画轴对称图形的学习目标是这样定位的: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这里有两

7、点是很清楚的,一个是在方格纸画,第二个是画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为什么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呢?因为有了方格纸,就有了统一的、直观的长度单位,也就很容易找到对称点,仔细看教材可以发现:课本上不管是例题,还是习题,都是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并且所呈现的图形都是由线段组成的。因该说,难度把握得非常好,与课标的比较吻合。因此,教师在设计训练的时候,要尽量与课本保持一致,不要超出教材要求(比如说,你给孩子出示了一个图形,这个图形不是画在起辅助作用的方格纸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才能确定对称点,或者是你提供的图形,不是由纯线段组成的,而是由曲线组成的,那么,这样的要求就有点过高,超出了教学目标,老师在出题的时候

8、要注意这一点。)。 抽象概念,严谨表述。北大数学院的张顺燕教授在他的著作数学的源与流中,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是这样归纳的:数学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明显特点有三个:第一是它的抽象性(这个不难理解,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整数的概念、几何图形的概念,这些都是最原始的概念,在这些原始概念上又形成的有理数、无理数、复数、函数微积分、n维空间以至无穷维空间这些抽象程度更高的概念),第二是它的精确性,第三是它的应用的极端广泛性。走进行课程以来,我们注意了突出数学的第三个特点(也就是应用性),这一点几乎是每节课都能让人感受的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但是对前2个特点的关注还不是太令人乐观。虽然我们重视了

9、“数学建模”,重视了建模过程(因为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数学抽象的过程),但是这个“抽象”是很不到位的,因为教材每每在概念教学方面,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关于如何去归纳、去抽象、去严谨地表述这些概念,教材没有更多地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所有本版的教材都是这样,因为教材是根据课标编写的,课标本身的要求就是这样。课标之所以这样要求,我个人理解是:如果这方面要求过高,怕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但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用规范、精炼、严谨的语言来概括数学概念的本质,历练数学思维的抽象性,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因此,我想,如果说,低年级在学习概念知识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

10、的话,那么中高年级,则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让学生用比较严谨的语言去总结、去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理性地思考能力及语言逻辑能力。我想,这些也应该是学习数学的真谛吧。4、注意的问题(1)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深度。前面说过,“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周对称图形”,这一教学要求在三年级上册“热闹的民俗节”学生已经接触过。这学段与上学段相比,表面上看内容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教学目标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区别原来的图形比较简单,现在相对的来说复杂了,原来只在练习上出现,对具体画的步骤和方法的要求不是太高,只要初步的了解就可以。本单元对画法的要求就比较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画图步骤和方法(如:第一

11、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然后再怎样等等)。希望老师们要分清层次,准确把握教学要求,避免重复教育。(2)提供操作材料,为自主探索提供助力。动手操作是小阶段学习几何知识常用的学习手段。我们的教材在编写上也明显的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找对称轴以及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材都是以操作活动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给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操作材料,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助力。(比如方格纸,教师统一印一些发给学生,比让学生自己去准备,或者在书上画,效果好得多。一个是书不是练习册,只用一次就完事,他还有再利用的价值,比如说复习再一个是画错了也便于重新修改和订正),。(3)警惕非数学化

12、的倾向,准确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减少认知的干扰因素。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受认知水平的局限,把握不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常常是似是而非,在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里有几个例子,我和大家讨论一下。(1) 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图案?什么是图形?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整齐、均匀、调和为特点,多用于纺织品、工艺美术品和建筑上。图形:在纸上或其他平面上标示出来的物体的形状。因此, 如果不考虑起装饰作用的颜色的话,就是一个对称图形。(2)人是轴对称图形吗?有的学生认为:天安门、飞机、奖杯都是轴对称图形,人当然也是。有的学生认为:人不平面

13、图形,严格意义上讲人也不完全对称,人不是轴对称图形。要辨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明白轴对称图形的前提是必须是平面图形。郑君威先生在漫谈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一文中指出: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平面图形 围绕直线a旋转180而影射到自身上的图形。因此,人肯定不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为什么有的教材会出现飞机、奖杯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的说法呢?其实我们应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还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首先从飞机、和奖杯这些对称的物体引出对称的概念,再将上述物体抽取非本质的属性(如颜色、材质等)以抽象的平面图形呈现,这些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这里有一个从实物到图形,从立体到平面的抽象过程,可以这样说,人是对称的,但不是轴对称图形。对

14、于类似的问题,我想:作为教师我们一是要多学习一些有关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特别是要钻研教材,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准确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展开有效教学。二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有些东西你讲了他也不一定能明白,因此,尽量避免与这些问题的纠缠,减少认知的干扰因素,免冲淡教学主题,影响教学效率。(4)规范对称轴的画法。注意用点画线画对称轴。5、自主练习第2题(与上一版不一样)是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对称轴的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环形的对称轴可由学生多画几条,体会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另外画对称轴时要指导学生一个是要华点划线,一个是要画延伸到图外,让学生真正体

15、会对称轴的含义(对称折痕所在的直线)。第3题是关于生活中的镜像对称的练习。这是一道循环题,(三上热闹的民俗节6、7两题)练习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一般情况下,学生就能想象得出来,实在想不起来的学生可以实际照照镜子。第5题,(与上一版不一样)画的时候,要让学生交流一下画的方法和步骤。他别是说说应找哪些关键的对称点。画出来以后,第1个图是一棵小树,第2个图是字母M,第3个图是“王”字,第4个图是“古”字。第6、7题都是确定较复杂图形对称轴的练习。第7题重点引导一下第一小题(对称轴在图形外,两圆相切且点处),第3小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10题是动手操作的题目。练习时,可仿照题目中的图示剪一剪,感受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因为学生在课外书上可能接触过这样的图示),如果学生对图示的理解有困难。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随意剪出一个图案,全班展示。只要能体验其对称性就可以。信息窗2(8页)1.情境图(1)情境图的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是“美丽的标志图案”这幅图呈现的是6种标志的图案。(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运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而成的六种标志的图案。2.知识点前面在介绍单元主要编写特点时已经说过,本信息窗只有1个例题,但它却包含2个知识点:(1)认识图形的平移,并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连续性平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