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01420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1、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时应该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2、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这反映了幼 儿A情绪的发展B动作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认知的发展3、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A道德感的发展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4、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入自信心的发展日自尊心的发展C自制力的发展D移情的发展5、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

2、其交往过程的语 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A访谈法B实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6、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应当A以行政人员评价为主,专家等参与评价为辅B以园长自评为主,教师等参与评价为辅C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等参与评价为辅D以家长评价为主,幼儿等参与评价为辅7、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8、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A经费投入B师幼互动C教师学历D高档园舍9、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A能认读拼音字母B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C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D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10、下列有关幼

3、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容二、简答(每题15分,共2题,共30分)11、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12、有研究者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做了一个调查,调查题目是“要全面真实地了解你 园的保教质量,你认为最好什么时间段到你园? ”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三、论述(20分)13、请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幼儿园教育为什么不能“小 学化”。四、材料分析(20分)14、材料:奇奇是这样一个孩子:他胆子小,上课不主动发言,即

4、便发言,小脸涨得通红,声音很 小,特别害怕失败与挫折、他也不爱与同伴交往、老师和小朋友邀请他时,总是把头摇得像 拨浪鼓似的问题(1)造成奇奇性格胆小的可能因素有哪些?(12分)(2)你觉得该怎样帮助奇奇?(8分)15、材料:下周一要开展手工活动、老师要求家长给幼儿园准备废旧材料。周一那天,只有苗苗没 带材料来,老师就不让她参加活动。苗苗站在一旁,看同伴活动,情绪很低落,一天都很少 说话。回家后,苗苗冲爸爸大发脾气问题(1)你认为老师的做法适宜吗?(1分)为什么?(9分)(2)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做?(10分)五、活动设计题(30分)16、中二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接待客人主动热情,与长辈交往很有

5、礼貌,可家长 却说,孩子在家不是这样的,有客人来了很少打招呼,还经常对爷爷奶奶发脾气。请针对上述幼儿行为的反差,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方案。要求:写出问题的原因分 析、教育目标、3种教育指导容与方法。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B幼儿教师常识,面对着幼儿镜面示,如你举起右手,幼儿相应举起左手。2. B幼儿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决定的,幼儿有自我发展的需求。3. A告状是幼儿道德发展的关键期。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4. B主观的希望被认可,是自尊心发展的表现;而自信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5. C6. C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主体是教师,不是园长指导纲要7. A8. D9. B ACD显然是小学目标。10

6、. C此题排除法。中小班更多的是行为习惯的培养二、简答题11. (1)性别差异(2) 年龄差异(3) 个性差异(4) 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12. 由图可知,多数幼儿园院长、教师认为要想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园的保教知识,应 该从上午就入园进行考察。这是错误的,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考核认定需要从幼儿园一日整 体生活着手,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不可偏废。原因:要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就应该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体功效。首先,要 处理好幼儿的发展与各种环境中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着眼于促进幼 儿的整体发展上,尽可能把握每一种教育活动的功能,使教育因素时刻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

7、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整体效能。其次,要处理好身体、认知、情感、品德、审美等各方 面要求的关系,不可只强调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在活动安排上,更不可一方面发展的活 动安排过多,而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活动不足以影响幼儿均衡协调的发展。三、论述题13.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 基础。(第二条说明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即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则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 好基础”。)幼儿园应

8、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 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第四条指出了幼儿园教育自 身的特点,即幼儿园不同于小学的特点,强调了幼儿园是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 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而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他们在生活 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而不象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获得间接知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 的顺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 的养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

9、,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如: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个体认知发展:感知运算水平一前运算水平一具体运算水平 f形式运算水平。(二)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 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 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 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 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

10、平。 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 教育效果。(一)“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二)“小学化”倾向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秩序的开展(三)“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四)“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珍视和利用儿童的自然智慧,坚持科学保教对于教育 行政部门来说,需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对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要坚 决取缔;对于家长来说,应摈弃功利,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谋划”未来;对于学前教育之外 的其他学段来说,需要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需

11、要珍视和利用儿童的自然智慧,坚持科学保 教;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需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对不符 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要坚决取缔;对于家长来说,应摈弃功利,不 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谋划”未来;对于学前教育之外的其他学段来说,需 要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14.一、胆怯行为形成的原因(1)影响幼儿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的作用。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 的外部表现。研究还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 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

12、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生活氛围和父母的性格对儿童的性格 形成有明显的影响。还有,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 处世方式、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 与发展。 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二、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孩子,使孩子会从教师的话语中、行为中感受到关爱 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自卑非常重要。1. 我们要消除孩子的胆怯,需多鼓励孩子。老师要多给那些胆怯的孩子必 要的关怀。开始,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 子最相信老

13、师的权威,最相信老师的评价。所以,老师的帮助就非常重要 的。而且老师要经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帮孩子重建自信,主动叫 他回答问题,还要用赞赏、默认的眼光看着他,这样,孩子在老师的不断 表扬和反复鼓励下,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 有助于消除讲话时的紧感,从而克服胆怯。2. 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如区域 活动、娃娃家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讲 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还有利用角色游戏,能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 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用枯燥乏味的说教。3.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

14、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 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围。 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如:值 日生。活动设计:16.原因分析:-由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孩子年幼,自控能力差,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幼儿园的集体生 活,对孩子的行为有所制约,与家里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孩子在家时, 心理上产生放松的感觉,已有了荣誉感,需要在集体中获得一定的认可。2由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溺爱孩子,对他们放松要求;保护过多,对孩子包办代替;教育方法 不得当;忽视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教育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15、-通过开展“文明礼貌伴成长”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教师为榜 样,带动幼儿,影响家庭。-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方式,帮助孩子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参与活动的体 验。【教学准备】1、课件、小蚂蚁头饰。2、让幼儿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3、幼儿已有跳集体邀请舞的经验。【教学过程】1、听音乐,做律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1)让幼儿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2)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小朋友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 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 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2、导入新课。(提前让幼儿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 幼儿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1)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 方面的了解?”(2)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3、听录音唱。4、做歌词接龙游戏5、跳集体邀请舞。6、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