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00738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小学语文青藏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正确、规范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展示贺知章的咏柳。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3、板书课题。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三、检查读书。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看看还有哪些字、词还不认识或哪个句子还读不好,及时找帮对。师:时间到。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

2、及时纠正。(还有感情表达不当的句、段如标点符号、提示语等老师要直接评价)师:(读得不好时)指出错误后,师鼓励:这次能不能把它读准确?来。师:嗯,同学们预习的不错,出现的问题不多,刚才在读书的时候我们都纠正了,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读书,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而且还会读的更有味道。师:同学们,通过读书,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陈忠实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并对其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与想象,赞美了这株柳树强大的生命力。 )师:好,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想想怎么记住它,怎样才能把

3、它们写好。四、写字:师:好,同学们,课文我们已经读正确、读流利了,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想想怎么记住它,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师:好了,同学们,请看“虐 韧”这两个字。 (1)请同学们在课后第2题中描一描这两个字。(2)描完后,在后面的田字格里仿写这两个字,每个字两遍,看哪个字写得好?学生仿写这两个字。教师巡视。(起笔顿笔、大小、间架结构是否美观。)师:我发现同学们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写的字也越来越漂亮了。3、写完后,小组内相互检查,看小组内哪些同学写的字有了进步,哪些同学写的字比较工整、漂亮。4、其余的生字课下要认真地书写在田字格本中。五、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为什

4、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地步? 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有关句子,看句子中的哪个字或词触动了你的心弦,把自己的读书体会或感受写在旁边空白处。六、分配展示任务。1、2、3组重点汇报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4组重点搜集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5组重点搜集家乡灞河柳树的有关资料。6组重点汇报作者为什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的柳树。7、8组重点感情朗读课文。9组重点搜集具有高原柳树精神的人的故事。10组搜集陈忠实的资料。11组重点说一说学习本课的体会。12组搜集励志名言。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一

5、株柳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并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词句,感悟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牛郎织女。(课件出示)2、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3、课件出示上一节课的自学提示。(二)学生交流展示一、准备1、请根据上节课的自学提示,各自准备一下分配到的任务。2、小组内交流:先帮对交流(4、5、6号谈,1、2、3号听)谈错的对子纠正,谈不到的对子纠正。3、小组长在小组内讲解,组员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和更正,组长找好发言人。 二、展示师: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让我望而生畏的地步呢?课堂预设(一)感悟柳树的神奇1、抓

6、柳树形象,挖关键词语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再读这段话,这是一段文字,更是一棵树,一个了不起的神奇的生命,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哪个词语让你形象地感觉到这株柳树在与恶劣的环境在与它所遭遇的逆境相抗争?“撑立”)2、扣关键词语,悟精神实质这株柳树撑立在怎样的环境之中?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

7、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的“哦”了一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重点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同时汇报有关青藏高原资料)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铁铸:生铁铸就一般的坚硬冰冷。原地:原地本义指本来的地方如原地踏步,在

8、这里指没有任何树木甚至植物覆盖的地面。简笔画辅助理解“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过渡:这是一棵孤独的树,这是一棵神奇到令人敬畏的树。这棵树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呢?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

9、,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过渡:作者用想象再现了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如何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顽强的抗争,是如何巍巍然撑立在青海高原之上的。同时,他还用对比来突出这株柳树的不同寻常。作者用什么来作对比的?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

10、,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同时汇报灞河的柳树资料)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汇报作者为什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的柳树。)过渡:虽然如此,但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没有抱怨命运-(生接读第末段。)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

11、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命运给予这株柳树的是什么?这株柳树遭遇到的危险和艰难有哪些?又是如何顽强抗争的?回头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二)感情朗读课文。(三)课外延伸师:1、现在,在你心中它还仅仅是一棵树吗?陈忠实站在这样一株柳树跟前,他首先想到自己。简介陈忠实:陈忠实,被称为“文坛老农”,历经沧桑、满脸沟壑的陈忠实朴实得就像一株高粱,的的确确是一位农家子。他家祖辈是读书人,到父辈家道中落,连供两个孩子上学的能力都没有,于是他哥哥考上了中师,他休学一年,于是陈忠实一生与大学无缘。对于好学的陈忠实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好在他没有就此丢开书本,反而加倍的努力,就像风将一粒柳絮卷

12、上了高原,在这贫瘠的土地上,陈忠实硬是开疆辟土,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他撰写的小说白鹿原于1997年荣获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堪称小说丛林中的一棵枝叶茂盛、葳蕤光辉的大树。还还创作了大量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正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品格意志支撑着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2、站在这样一株柳树跟前,你不由得想到了谁?这株柳树不正是这些人的化身吗? 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表面写的是高原柳树,实际赞美的是(汇报具有高原柳树精神的人)3、学习本课的体会。4、组搜集励志名言。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培根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一息尚存,不懈努力。陈毅应该相信,自己是生命的战胜者。雨果(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三、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做青藏高原一株柳,不做温室里的花草。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