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君》情感美的层次性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7第27卷第三期总第47期论《湘君》情感美的层次性李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湖北荆州434020)L捅安j'湘君》描绘出一幅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女神——湘夫人的形象.本文分析了湘君在追求爱情时约会,寻找,失落,等待四步小曲.在美丽壮阏的水乡背景之下,湘君情感美摇曳多姿,令人陶醉.L夫倭E词J九歌:湘君;情感美:层次性"湘君"和"湘夫人"据说是湘水的一对配偶神,湘君是男神,湘夫人则是女神.王逸在《九歌序》里指出:"《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这说明《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屈原的《九歌》确是按照楚地RiE祭歌的形式而自铸伟词的新作.《湘君》篇虽是祭祀湘君时演唱的,但全诗以湘夫人的口气表达了对湘君的思慕与追求,其情感美极富于层次性,为我们展现几幅望穿秋水的佳人图.文章开头至"吹参差兮谁思"这部分写湘夫人迎候湘君未至.大约湘夫人与湘君约会在沅水,湘水中上游的某地,但湘夫人到了约会地点却未见湘君,于是产生了疑I司:"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君"指湘君,是湘夫人对湘君的敬称之."夷犹",犹言犹豫不决."谁留"是被谁所留的意思."中洲"即洲中.这个"洲",就是本篇第四段中的"北诸",是湘君所居之地,湘火人的疑问这才自然顺畅,犹如说:湘君没有来,他是被谁留在家里的昵?"洲"字如不作这样的解释,则湘夫人的疑问就很突兀,使人难以理解."美要眇兮宜修"是湘夫人说自己的长得美好,又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打扮."沛吾行兮桂舟"的"沛"形容船的顺流丽下,表现出心情的急切.出洞庭至江,东望湘浦,西顾沅水,烟波浩渺,涛声呼应,因而湘夫人要"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希望阻湘君之行,不影响她听到湘君的声音,看到湘君的倩影.然而湘君仍不得见,所以湘夫人吹起了"参差",以示思恋."谁思"是"思谁"的倒言,说"谁思"并不是说自己不知思谁,实指思湘君,但"谁思却很生动地表现了湘夫人对恋人的抱怨:你不来,我还思谁呢?他们约会的地点,从诗中所描写的形势看是沅,湘之地.所以湘夫人是从沅,湘之地动身去追寻湘君的.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感情层次.结着从"驾飞龙兮北征"至"隐思君兮腓侧",写湘夫人驾船北行出湘浦,转道洞庭.湘夫人从约会之地的沅,湘一带出发,所赴之地是洞庭湖,方向是向北,所以说是"北征"."迪超吾道兮洲庭"的"迪"是转道的意思.大约湘夫人从沅,湘出发北行时,本希在中途能遇上赴约的湘君,但直走到湘水入洞庭之地,亦末见湘君,所以她在洞庭湖转道.转道而去的方向,从下文看是去长江.但在洞庭湖里曾"望涔阳兮极浦",这句话很值得注意."涔阳浦"是地名,在洞庭溯西北岸.湘夫人为什么要"望涔阳兮极浦"呢?或者读者可以进而疑问:是什么牵动着湘夫人的视线,使遥远的涔阳浦如此得她的青睐?审度湘夫人此时的心情,涔阳消必定与她所迫寻的湘君有什么关系才能引起她如此的注意.笔者认为,涔【5n浦当湘君所居的"洲"相去不远,望涔阳浦正足希望能望见湘君.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湘君所居之洲,即后文的西渚,为什么这里不说"挈西渚"呢?原因是,用望涔阳浦来代替望西渚,正足表现了湘夫人的矜持心理."横大江兮扬灵""驾飞龙兮北征"叙述湘夫人的行踪,表现出湘夫人迫切的心情,追求不懈的顽强精神.你看,同足一个桂舟,这里却不从材料方面说,而从式样方面用了比喻性的名称"飞龙",使人产生带云冲波的联想;身在洞庭之中,却可以骋日沅水以西,收澧水以北的涔阳于跟底,从而创造出一个既清新,又渺的寥廓广远的意境,湘夫人的形蒙也就显得相当崇高和优美.但湘夫人毕竟末望到湘君,于是她又进入长江,并I长江中"扬灵",即显扬自己的威灵."扬灵"的目的是要rjJ起湘君的注意,让他米自己相会,但"扬灵兮未极"."极"字,朱烹说:"极,至也."湘夫人的扬灵,并没有引来湘君.于是她的侍女为她叹息,她自己也涕泪横流,伤心不已."隐思君兮悱恻"正是湘夫人心灵深处的真诚的表白.这是本文情感抒发的第二个层次.紧结上层,从"桂棹兮兰桨至"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写湘夫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划船到江对岸时的思想活动."桂樟"二句有入解释为斫开冰层继续行船,恐不确.江南的江河湖泊,冬天并不结冰以至于要斫冰行船.也有人说是用冰雪来形容水光的空明澄澈,也不能圆满解释整句的意思.金开诚先生解释是一种比喻,根本不是实指湘夫人的具体行动.他说,用桂木,木兰做的桨,想在冰雪中开路行船,足根本办不到的.比喻会见湘君非常艰难.这样解释就与下文贯通一致了.接下去就是连用"采薜荔兮水中,搴英蓉兮木末"两个比喻,说明湘君的难见.桂棹,兰橙是不能在冰天雪地里航行的,薜荔生在陆地,不能到水中去采,芙蓉生在水里,不能到树梢上去摘.她似乎对自己到处追寻湘君有点后悔,更对湘君产生怨望之情,怨他与自己"心不同","思不甚","交不忠","期不信,怨他轻易地抛弃自己,并料想他准会以自己没有时问来推诿责任.诗里连用"心不同","思不甚","交不忠","期不信"反复加强湘夫人的怨望心情,很细致生动表现她自己正是"心同","思甚,"交忠","期信",对比鲜明地刻画了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性格和心灵世界.这一段里的"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是实写,当湘夫人在产生怨望情绪时,船仍在轻快地行驶.尽管她怨他很他,但并未放弃对他的追寻,船儿仍在行进,追寻的行动并未停止.这就很好地表现了湘夫人爱与怨交织着的矛盾心理.然而她寻找的结果不过是更为加深了她的疑虑和悲情."鼍骋骛兮江皋……"四句,怨恨固然怨恨,但爱恋之情仍不能自已,所以她继续追寻.原来她曾在大江中"扬灵,想引起湘君的注意,但湘君仍未来,于是她又转回洞庭;"尾骋驾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早晨从长江边出发,晚上来到了"北渚".有人根据"骋骛"和"弭节",认为湘夫人是弃船改乘马车,其实不必."骋骛"可以是指车马奔驰,也可指船行之快."弭节"可以说是停车,也可以指停船."北渚"是北方水面的小洲;根据《湘夫人》篇"帝于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北渚"当在洞庭湖的北部水面,靠近涔阳浦,离长江不远,就是本诗开头写的"蹇谁留今中洲"的"洲",是湘君所居之地.正因为如此,所以本诗开头,湘夫人在约会之地未见湘君时,产生疑问:是谁把他留在洲中?接着沿沅,湘而入洞庭,在洞庭湖,她急切地"望涔阳之极浦",希望见他.而现在当她在长江中"扬灵",仍未能使湘君来到时,终于忍不住要去"北渚"找他了.本米她可以在"望涔阳兮极浦"的时候就直接奔赴"北渚",但她未去,而是要去长江"扬灵","扬灵"仍未达到目的,才去"北诸",这也正符合女性的心理:找上门去毕竟是不好意思的呀j现在,各种方法都用尽了,也顾不得面子了,只好找上门去.当她找到"北渚"所见到的却是一片冷落荒凉的景象:"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鸟住屋顶,荒凉,冷落,孤寂,一片愁人.本将与他们的欢乐,美满,幸福联系在一起的北渚堂舍,如今令人悲怆难耐.这是本文情感抒发的第三个层次."捐余块兮江中"至未,写湘夫人在伤心至极的情况下,不禁产生决绝之心,把自己佩带的玉佩和玉块丢入大江之中.古代男女相爱有互赠佩饰的风俗.《诗经?卫风?木瓜》就有"投我以术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记载,赠佩玉是以示永久结好.湘夫人的块佩当是湘君昔日所赠,所以现在当她在气愤之极时,自然会把它们投入大江醴浦,以表决绝之心.但是怎么能够真正地决绝呢?昔日的恩爱怎么能忘记?当她把块佩投入大江之后,立即又后悔了,你看,湘夫人又在"采芳洲兮杜若"了."芳洲"就是前文的"洲"和"北渚",是湘君居地,美称之为"芳洲",正是表示对湘君的爱,爱屋而及乌,何况这洲上还生长着杜若的芳草,怎么能是"芳洲"!她后悔刚才自己投块佩于大江的决绝行动,于是她采r杜若,准得送给他.采芳草赠所爱更是古代普遍的习俗,这在《诗绛》中是见不鲜的.但湘夫人不大愿意把采得的杜若直接送给湘材,她还生他的气,于是送给了湘君的侍女,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她120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7第27卷第三期总第47期简论时代变迁对现代汉语言的影响——以词汇为主视角的审视郭旭卿(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山东莱阳265200)L捅婴J时代变迁对现代汉语言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汉语言的形成是时代变革的产物,当今的社会发展也促进现代汉语言进一步发展.本文由汉语言的形成历史出发,着重从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言关系的角度,透视并分析汉语言在当今社会发生的变化.并就当前汉语言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L天键词J现代汉语言;时代:影响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际工具.它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结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并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众多语言当中,汉语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而其中现代汉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史息息相关的,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近现代及至当代,中华民族由衰败,落后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一,震撼性的时代变革造就现代汉语言学的形成任何-N语言的存在与发展,一方面要受到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这种约束,从这门语言诞生之日起即已包含其性质与特质之中,另一方面,语言的产生还要受外部社会环境影响,这种影响虽然不一定是最为根本的,但所起的作用又是确实是巨大的.中国现代汉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就体现着一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形成始于1919年.这一年五?四运动的兴起,不仅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更开启了中国现代学术史的大门.在这个时期,倡导民主和科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呼声得到社会广泛而积极的响应."由于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五四新文化十将的鼓吹及其白话文学实践活动的影响,白话文的地位提高了,白话文作为文学语言,书面语的地位得以确立,后经3O年代"大众语"的讨论,白话文作为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地位基本确立了."自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被确立为现代汉语书面语.之后经过2O世纪2O年代的"国语统一"运动,基本确立T:tt~京话的国语地位.这场空前盛大,彻底改写中国语言史的运动,使现代汉语言学从根本上得以确立,语言学研究者的视野得以拓宽,汉语言的发展从此走上统一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奠定了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修辞学,现代语音学等学科的产生基础.这其中词汇学是受外来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词"的概念来源于西方.传统汉语言学的基本单位是字,几乎没有词的概念.五四时期,受西方语言学影响,词汇逐渐为社会所接受,词汇学由此形成."1919年到1949年问,汉语方言研究经历了从古典方言研究到现代方言学的转变和现代方言学形成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汉语词汇学应运而生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时的词汇有的是脱胎于文言文,也有的是来源于外来词,如当时流行的词汇"民主,科学"等,但不管哪种来源却都已对他爱和怨恨交织的心理.不过,湘夫人在北渚还是未见到湘君回来,于是她想,恐怕见面的机会已难以再有,她只能在芳洲上散步优游a湘夫人的这一行动,仅仅是为借散步消愁,还是借散步再等湘君回来?我们只好自己想像了.言之已尽,味之无穷!全诗感情如波涛激荡,汹涌起伏,希望和失望,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