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992749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一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知识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1安全的概念1 )安全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2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进行保护,同时还要保护设备、设施的安全,保证生产进行。3 )事故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2 安全生产的针施工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针。“安全第一”是原则和目标,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确立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肯定了安全在建设工程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安全第一”

2、 的针,就是要求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包括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以及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都必须树立安全的观念,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牺牲安全。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事生产活动, 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 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预防为主”的手段和途径,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根据生产活动的特点,专业资料.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对于施工活动而言,“预防为主” 就是必须预先分析危险点

3、、危险源、危险场地等,预测和评估危害程度,发现和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指定事故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将危险消灭在转化为事故之前。总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针体现了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以人为本”,保护劳动者权利、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针。二、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公司、工程项目部和作业班组三级教育。1 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容有:和地有关安全生产的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2 工程项目部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容有: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4、。3 作业班组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容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安全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三、施工现场杜绝“三违”现象1 违章指挥专业资料.企业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指挥职工冒险蛮干,思想上存有侥幸心理,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知识,对、集体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劳动保护措施不落实,安全检查人员工作不扎实,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等。2 违章作业违章操作,无章可循。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的把其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拿来照搬照抄,其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差。3 违反劳动纪律在班时脱岗和窜岗,班前酗酒、熬夜,上班时体力不支;职工碰到过节、农村大忙和婚丧喜事,在

5、班期间精力不集中,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区。四、施工现场三不伤害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能被别人伤害。”自己不违章,只能保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要做到不被别人伤害,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制止他人违章。制止他人违章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五、施工安全生产纪律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2 凡 2m 以上的悬空,高处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专业资料.3 高处作业时不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4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和可靠保护接零能开动使用。5 未经有关人员批准不准随意拆除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6 未经教

6、育不得上岗,无证不得操作,非操作者禁进入危险区域。7 井字架吊篮,料斗不准乘人。8 酒后不准上班操作。9 穿拖鞋、高跟鞋、赤脚或赤膊不准进入现场。10 穿硬底鞋不准进行登高作业。施工现场主要的 五大伤害 有: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起重和机械伤害。建筑法规定:作业人员有权对影响人身健康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条件提出改进意见,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对危机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控告。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不报,并按“四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四不放过” 是指事故原因没调查清楚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受到

7、肃处理不放过、防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和其它工种作业人员以及对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电气焊、机械操作工、架专业资料.子工、信号指挥等。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取得上岗作业证书,可上岗作业。为保证自身安全, 在施工现场中行走, 上下 “五不准”是不准从正在起吊、运吊中的物体下经过,以防物件突然脱钩,砸死、砸伤下人员;不准从高处往下跑跳;不准在没有防护的外墙和外墙壁板等建筑物上行走;不准站在小斗车等不稳定的物体上操作;不准攀登起重臂、绳索、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和随同运料的吊蓝及吊装物上下。上班前及上班时不能喝酒的原因

8、:酒能刺激、麻醉人的神经,使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造成视觉、听觉、触觉反应时间延滞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发生工伤事故。所以上班前和工作时间不能喝酒。工地中违章作业主要指:不遵守施工现场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电设备或拆改、挪动各种安全消防设施、设备。违反有关规定随意攀爬脚手架等都是违章作业。六、高处作业2m以上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中,若防护不好可能发生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一)高处作业的类型专业资料.1 临边作业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维护设施或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 时的高处作业。下列作业条

9、件属于临边作业:( 1)在基坑施工时的基坑边;( 2)框架结构施工的楼层边;( 3)屋面边;( 4)尚未安装栏杆的楼梯和斜道的侧边;( 5)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边。还有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的侧边,水箱水塔边等的作业也是临边作业。临边高度越高,危险性越大。2 洞口作业洞口作业是指:、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 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 2m 以上的桩、人、沟槽与管道洞等边沿的作业。建筑物的楼梯口、电梯口及设备安装预留洞口等,在建筑物建成前,不能安装正式栏杆等围护结构;还有一些施工需要预留的上料口、通道口、施工口等,这些洞口没有防护时,就有造成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若不慎将物体从这些洞口坠落时,

10、还可能造成下面的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事故。3 攀登作业攀登作业是指: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在建筑物围搭设脚手架、挂安全网、安装塔吊、龙门架、井字架、桩架、专业资料.登高安装钢结构构件等作业都属于这种作业。进行攀登作业时作业人员由于没有作业平台,只能攀登在脚手架上或龙门架、井字架、桩机的架体上作业,要借助一只手攀,一条脚勾或用腰绳来保持平衡,身体重心垂线不通过脚下,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大,若有不慎就可能坠落。4 悬空作业悬空作业是指 :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建筑施工中的构件吊装,利用吊篮架进行外装修,悬挑或悬

11、空架板、雨棚等特殊部位支拆模板、扎筋、浇混凝土等项作业都属于悬空作业。由于是在不稳定的条件下施工作业,危险性很大。5 交叉作业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现场施工上部搭设脚手架、吊运物料,地面上的人员搬运材料、 制作钢筋,或外墙装修下面打底抹灰、 上面进行面层装修等等, 都是施工现场的交叉作业。交叉作业中,若高处作业不慎碰掉物料,失手掉下工具或调运物体散落,都可能砸到下面的作业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伤亡事故。二)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1 高处作业的一般施工安全规定和技术措施专业资料.( 1)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

12、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施、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能投入使用。( 3)悬空、攀登高处作业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体检合格后,才能从事高处作业。( 4)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诊断患有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时,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5)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赤脚、穿硬底鞋、高跟鞋、带钉易滑鞋或拖鞋及赤膊裸身从事高处作业。酒后禁止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体,应一律先行撤

13、出或予以固定。所用物件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传递物件时,禁止抛掷。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 7)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与攀登高处作业。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漏雨、漏电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或重新设置。( 8)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人都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或拆除。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时,必须经施工负专业资料.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9)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2 高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