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99220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3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3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教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案学校: 四九中心小学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 下 )册课题乘法运算定律(共2 教时)课型第2 教时内容P36/例3(乘法分配律)P38/5 、6、7、8、9题。目标1、知道乘法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难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导学一、说说前面学习过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二、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乘法运算定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33页主题图和课本第36页例3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学具准备教学过

2、程一、复习导入1、说说前面学习过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你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51818( ) 8(254)(825)( )二、探索发现1认真阅读33页主题图和课本第36页例3的内容,完成导纲有关的内容。(1) 组内交流、展示。教师巡视。(2) 组间展示,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讲台展示、说理)教师点拨:(1)已知有( 25 )个小组,每组( 4 )人负责挖坑、种树,( 2)人负责抬水、浇树。(2)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第一个算式:(4+2)25 =625 =150(人)第二个算式:425+225 =100+5

3、0 =150(人)2、 请你观察这两道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1)组内交流、展示。教师巡视。(2)组间展示,交流,教师点拨:(4+2)25=425+225 3、 你能归纳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吗?(1)组内交流、展示。教师巡视。(2)组间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2)板书:用字母表示: (a+b)c=ac+bc a(b+c)=ab+ac三、巩固练习1、 P36/做一做 (选取各层次学生成果演示,集体评议)2、完成导纲三四、总结反思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与还有什么疑难。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记一记。五、作业。

4、P38/6、7、8、 题。训练案P36/做一做 ;导纲三; P38/6、7、8、题。板示乘法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编写主持人梁立权编写成员麦青扬、林光球日期2014、3、17、审查意见教学案编写认真,适合堂上教学使用,好。建议:1、教学中注意对乘法分配律算理的解释,使学生知道: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区别是: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是乘法运算内部的一种规律。2、通过具体练习使学生会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 审查人:梁立权日 期:2014 年3 月18日要求:1、教学案要实行集体备课,要提前一周完成交审查人审核。2、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解读,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教材编排意图,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特色,按“四段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认真编写教学案。“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具体明了。“训练案”要有针对性。3、教案可用电脑打印,但要底面打印。打印要求:宋体小4,行距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