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99113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 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及临床应用 经筋疗法,即中医经筋学理论叙述的经筋病证的诊疗方法。由于经筋是经络的连属部分,故经疗法实质是经脉针灸疗法新领域的开发。筋经疗法沉寂千年重返医坛放异彩,使我国传统医学的针灸和筋经疗法,形成了“华叶递荣”的新格局。这无疑对于针灸在世界的吸引力、对中医的国际地位、对经筋疗法自身医术优势的发挥等,皆具有实际和深远

2、的历史意义。经筋疗法,源远流长。据有关中料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甲骨文卜辞中,便有“手病、臂病、关节病”等筋病概念医术启蒙。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礼天宫,便载有“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等描述筋脉疾患的治疗法则。分元前五至七世纪马五堆出土的帛书记载的十一脉,首次在我国医史上提出“经络”名词,同时,描述了“十一脉”的循行路践;它便是我国传统医学经络学说的鼻祖。约于公元前350年成书的黄帝内经、分别在,经脉篇”和“经筋篇”等,系统而较完整地记载了我国传统医学著名的“经络学说”雄文,成为中医、针灸、按摩推拿、气功等医术的核心。此外,中医古籍类经等,对经络,”学术理论,作了充实、注解和发

3、挥;特别是对经筋学所作的重要而简明的充实,为经筋疗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经筋疗法,基础立论,源于中医经络学说,包括经脉学和经筋学两大理论体系;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络脉组成的经脉体系;由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和十二皮部组成的经筋体系。经脉体系是我国针灸疗法的基础理论,它已经获得举世闻名的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因素及认识上的原因,经筋体系理论阐述的我国经筋疗法医术,长期缺乏系统性的发掘研究,至今仍然未得到应有的开发;故社会人士以至今日中医队伍的多数医务人员,只熟悉经脉针灸,而对经筋学理论和经筋疗法疏解。业已发掘而得经筋疗法,便是在上述我国经筋疗法的历史背景,在当前国际形式需求,在中医经络学说阐述

4、的经筋学理论基础上。按照内经大惑叙述的“脉与脉并为系”为启导,通盘考究内经各个篇章的有关论述,阐述人体科学理论;结合民间“经筋医术”现代医学和边缘科学知识,遵循“古为今用”、“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的精神;融通古今医学哲理,创立新的经筋疗法医学理论体系;尔后将理论回到临床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历时一载,系统总结其精华,遂告其成。鉴于经筋疗法主要来源于经筋学理论,故乃以经筋为命名,称之经筋疗法。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 第一节理筋疗法 一、理筋疗法概念 理筋疗法,系指运用徒手的施治方法,或运用简单的治疗工具,对躯体肌筋施行物理性的科学调理,达到医治疾病目的的医疗手段,它是民间常用的非药物疗法的

5、传统医术,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成为各式各样的医疗专科诊疗技术,如推拿疗法、捏筋疗法、点穴疗法等。均从实用理筋手法中派生,统属于经筋疗法的内涵,但各自具备一定特点,选择运用时,宜取其长而避其短。因以手法为主,故又称实用理筋手法。 二、理筋手法作用机理浅析 理筋手法治病,是通过科学的物理调理方式,直接作用于躯体结构最庞大的筋肉系统,产生肌筋、腠理,从病理性的紧结、气血闭阻状态,逆转为生理性的形态并气血通畅;与此同时,肌筋挛缩对周围组织产生的牵拉、压迫获得解除,肌筋本身和周围组织,恢复了生态平衡。这便是实用理筋手法总的作用。致于治病作用,具有下列特点。 (1)根据经筋病症“查灶”法,查出的

6、阳性“病灶”,实用手法具有“直达病所”的作用。由于施治直达病所,解结、消灶功效突出。 (2)理筋手法,在缓解经筋挛缩病态的同时,具有解除经筋挛缩对周围组织产生牵拉、压迫的效能。这点作用,常被人们忽视,其科学价值,曾受低估。 然而,科学秘密,终将被人类揭示。广州第一军医大学钟世镇教授研究报告说:“骨胳肌可引导再生神经纤维,通过神经缺损部位,有诱导和促进神经再生功能,并能为再生神经纤维提供良好的营养及代谢环境”。山东济南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副教按刘学宽研究证实:三叉神经痛是由于炎症、血管、肿瘤和骨孔狭压迫所致,其中血管迫是主要原因(均摘自健康报199113日第三版)。 从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研究报告中说

7、明,骨骼肌在经筋系统中的比重很大。它的挛缩,无疑对于神经、血管都可产生影响。故实用理筋手法通过“理筋”调理,解除肌筋之筋挛缩,对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生态平衡,显然具有尚未被全面了解的科学原理。 (3)理筋手法治病,具有调节整体机能平衡的作用。科学的、适宜的理筋手法,对病者施治,病者获得舒适感显著、全身舒适、入睡良好、食纳增进、代谢旺盛等,这无疑是整体机能生态平衡的标志之一。在临床实践中,不少的患者,在施治过程中,熟睡于诊床;失眠的机体不平衡状态,迅速获得纠正。对比其施治前后的舌象、脉象,均见趋于逆转好转。 三、理筋手法治疗的适应症及实践的总要求 从经筋综合疗法的适应症,来选择实用医疗手法的治疗项

8、目,是本疗法的基本原则。在总原则基础上,选择的项目是:具有治疗经筋病症作用者;具有舒适感显著者;具备初步的“消灶解结”者,具备操作简便而安全者。 (一)治疗适应症 1经筋性疾患,包含肌性疾病、筋性疾病、韧带疾病、隐筋症、结扎术后腹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等。 2功能性疾患合并经筋病者,如神经官能症、疲劳综合征、睡眠紊乱症、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症等。 3器质病变合并伤筋患者,如表浅性胃窦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4免疫性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白血球降低等。 5外感性疾患,如外感痧症、外感性肝郁证、外感风热证等。 6症状性病症,如慢性腹泻、慢性腹痛、腹胀、慢性消耗性疾

9、病等。 (二)施治总要求 理筋手法在施治过程中,要求诊疗对象及适应症明确,采用因人、因病、因症施治;选择医术项目适宜、运用手法适当,治疗程度切合实际,间隔时间适衡;调动医者及病者的积极性、教予患者力所能及的辅助疗法,加强自我调理,以促进病情的尽早恢复;严格控制病人自行治疗的药物投放;认真观察治疗效果,作好疗效如实记录。善于积累和总结临床经验,将经筋综合疗法诊疗质量,不断推上新的台阶。 四、常用理筋手法的实施方法析义 理筋手法的实施,有单项手法、联合手法等;民间传统方法常配合简便的药物擦疗。 1滚动法手半握空拳,以掌侧的小鱼际部位置干施治部位皮肤上面,进行往返滚动运动的施治手法,称为滚动法。 (

10、1)操作要领: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医者以面向病人的适当位置,用单手或双手的自然半握拳的掌尺侧,着于施治部位悬腕;腕肘略呈轻度屈曲,肩背放松,借助臂腕之力,于施治部位进行往返滚动。着重运用小鱼际及小指至中指根的压力,推动向前。掌略呈半伸,返回滚动,掌呈回收半握拳。小鱼际仍然保持回收压力。动作连续而均匀,不可忽快忽慢及跳动,或时轻时重。 (2)注意事项:本法是以腕部自主滚旋,带动前臂及掌背呈滚动活动的一种手法;不应以手或臂的拖动进行操作,以避免术者的手与施治部位的擦伤。 (3)功效:本法适宜于颈肩、背腰、臀腿部位的施治使用。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松解肌筋,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疲劳安神定志等

11、作用。 2按揉法按揉法,为常用的实用理筋联合手法,即按法与揉法的联合运用。按,是使用一定的按压力,对施治部位的按压;揉,是在按压基础上的揉动。按与揉相结合施治的手法,称为按揉法。 (1)指尖按揉法:以拇指的指腹作为按揉工具,对施治部位施以按而揉动(作前后、左右或旋转揉动),适宜于较局限的治疗部位。运用指尖按揉手法施治时,注意切去过长的指甲,及指合力的配合使用。 (2)掌根按揉法:以手掌根部、着于施治部位,进行按与揉的动作。可使用单手按揉或两掌重叠的双手按揉。适应于施治部位稍宽的治疗。 (3)臂部按揉法:以前臂近端的尺侧,着于施治部位,作按揉手法活动,适宜于广泛性治疗部位的使用,如肩、背、腰、臀

12、、腿部的治疗。 (4)肘尖按揉法:屈肘,取肘尖作治疗工具,置于施治部位,进行按揉手法治疗。适用于肌肉丰厚的治疗部位,及“筋结”较深部的治疗。 按揉法适应于“筋结”较重,面积较广泛,有连锁反应的治疗。运用按揉手法施治时,应因人、因病、因部位,而以适宜的治疗量度;避免使用力量强度过大而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 3切疗手法切疗手法,是以拇指指尖作为治疗工具,着于施治部位,运用指合力、腕力作用,对施治部位,作切压、切拨、切弹、切揉等适量的施治。 本手法适宜于头部、关节、骨粗隆等的伤筋“结灶”的治疗。 4揉捏法揉捏法,是运用指掌作为治疗工具,对施治部位进行捏治之中加以揉治的动作,常用旋揉动作,使施治部位更为舒适,疗效显著。适用于指掌可以拿捏部位的治疗,如颈肩、上肢、下肢及腹侧等。可采用单手或双手的揉捏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