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98960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精选九篇篇一一、背景* 县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以全省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十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为契机, 在严把人选资格关的基础上,拓宽选人渠道,积极引导 228 名在外务工创业人员返乡参与 “两委”竞选,吸纳以西安铭豪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李生为代表的一批农村外出能人进入“两委”会,为村“两委”班子注入新活力,为村级发展增添新动能。二、做法1. 抓早动快,摸清“引”的底数。拓宽选人渠道,掌握人员信息是基础。着眼于底数早摸清、信息早掌握,县委组织部于去年底指导各镇办先期开展信息摸底工作, 明确专人负责, 深入村组了解掌握本地外出

2、务工创业人员的年龄、性别、政治面貌、行业经历、能力特长、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并登记造册建立信息库,实现手中有台账、心中有底数,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 精准筛选,明确“引”的对象。实现人村相适,精准筛选是前提。坚持因地制宜、因村选人,结合前任“两委”班子结构特点、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等村情实际, 对照信息库中本村外出务工创业人员的年龄、性别、政治面貌、行业经历、能力特长等开展综合研判,真正把政治素质过硬、 自身能力资源与村级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人筛选出来,切实提高选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 思想发动,集聚“引”的动力。引导外出人才回流,做好思想发动是关键。在精准筛选的基础上,通过电

3、话、短信、微信以及登门拜访等多种形式,针对特定人员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和鼓励动员工作。 同时,镇办有条件的, 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实际制定鼓励性措施, 有效激发了农村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返乡参与“两委”换届选举、引领家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发挥优势,挖掘“引”的潜力。吸纳外出人才进“两委”班子,挖掘其能力资源是重点。 充分发挥外出务工创业人员的思想优势和资源优势,利用其经历广、眼界宽、思想新的特点,带动村“两委”班子成员持续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同时,通过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返乡,增加村民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门路, 提高群众的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为村级发展添砖加瓦。三、启示1. 必须

4、以人才为支撑,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 “两委”班子是关键。要始终坚持以人才为中心的发展思路, 通过积极引导和吸纳农村外出人才回流进入村级组织,充分发挥其思想、能力、资源优势,为“两委”班子注入新活力,为村级发展增添新动能。2. 必须坚持政治标准,突出能力素质要求。拓宽村级班子选人渠道,不等同于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特别是对农村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更要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把好政治关,在着重考察掌握上述人群中 “两委”班子潜在人选思想政治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突出能力素质要求,达到政治、能力“双过硬”。3. 必须抓好系统谋划,健全长效机制。要坚持立足长

5、远、系统谋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吸纳农村外出人才回流进入村级组织、 参与村级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更新完善农村外出人才信息库,积极探索农村外出人才回流参与村级治理、助推乡村发展的新途径,持续为村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篇二村“两委” 换届选举是村级组织建设的内容,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几届的实践中, 我们发现村“两委”换届选举在选民登记、候选人条件、贿选查处等方面出现了新情况、发生了新变化、产生了新动向、暴露出新问题。本人在 * 街道连续不间断工作 26 年,从 * 镇政府到 * 街道亲历多届村“两委”换届选举,结合 * 街道实际,现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6、与思考:一、村 “两委 ”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 街道地处 * 县城中心,辖 90 个行政村, 12 个城市社区, 3 个村改居社区,人口 10.2 万人。现有党员 3200 多名。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条件好,但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拆迁村多,居住分散分散,情况复杂,每次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上届选举,有的村矛盾较为突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历史遗留的问题和矛盾不好处理。 诸如村务问题中的土地占用补偿的发放、工程招标、低保申报、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平常没及时处理或没处理好, 积累了矛盾和问题。 一些村在如何管理和分配这些利益问题上, 村干部以及村干部与村民之间频发矛盾

7、。 有的村民为了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 借口村里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 采取各种手段阻止或破坏选举,每到选举前就蠢蠢欲动,制造麻烦。换届不成功或难度较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村内遗留问题较多, 对换届选举工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二)因换届上访上诉问题不易解决。 由于有的村在换届过程中急于求成、图省事、怕麻烦,对一些必要的程序进行了省略,操作环节不够严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村民意见较大,并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上访上诉。同时,由于在选举过程中涉及利益冲突,个别村民借机预谋无理上访、缠访,甚至出现干扰换届选举工作的行为,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有个村,因为某个竞选人没有当选,就不停地上访、缠访,

8、不让我当村主任,我就不停地反应村内存在的问题,逮着谁就咬谁,给整个街道上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三)村“两委”班子运作不好协调。有个别村干部片面理解村民自治,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认为自己是村民大会选举的, 对村中事务应由村委会说了算,我行我素脱离党的领导,搞“自治”。使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难以发挥, 尤其是对财务管理, 党支部对村委会缺乏监督手段,对集体收入的支配及费用报销等“谁说了算”而闹意见,影响了村两委的团结协调。(四)竟选目的日益多元不好调控。以往换届选举中,大多数参选者是为了为村民、百姓干点实事,但也有少数人出于“私利”而参与竟选。有的出于“私利”参与竟选;有的是为了“名”,光宗耀祖

9、;有的为了“利”,认为村干部可支配的资金增多, 当上村干部有利可图;有的认为可以利用当上村干部的便利, 在本村土地审批、 村内建设等项目上求“近水楼台”,牟取私利;有的是为“保护既得利益”;有的是为混熟人,找上级好办事;有的是为了“气”,与其他村干部争高低,树己威,求认同。竟选目的不同,使一些村干部当选后,方法简单,纪律松驰,作风飘浮,脱离群众,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五)政策法规不明确,贿选现象不好处理。贿选现象由于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呈现出愈演愈烈趋势, 严重影响着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公正性。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不好查处,如送一条烟、请一顿饭,甚至送少量现金等不正常现象,算不算贿选;有的贿选情况无人

10、举报,即使举报了也拿不出证据。 这些现象既无法规条文也无文件规定,导致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送钱送物现象难以得到真正追查处置,进而纵容了拉票行为,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对“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或者未经村民会议依法选举成为村委会成员的”,虽然有“视情节,由有关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理”的规定,但对“有关机关”没有作进一步的界定,责任不清,致使“有关机关”推诿,一些违法行为无法得不到及时处理。(六)好的村级领导班子不易选出。 有的村现有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村级后备干部资源普遍缺乏,选择余地不大。年轻人干不了,能人不愿干。即使有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年参加竟选,也会因为

11、多年打工、读书在外,不在村上居住,缺乏群众基础,同时缺乏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而难以被选出来。因此,干部年轻化、知识化难以实现。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因为选举办法的要求,从上届开始得到了很好的转变。(七)村“两委”候选人不好确定。 一是一些“能人”不愿当“村官”;二是个别村长期不发展新党员,不愿使用有能力的年轻人,致使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党员文化素质偏低,合适当村支部书记的人难找;三是少数原任村干部虽然经验丰富, 能力强,也曾办过不少实事、好事,但由于在平时的工作中,得罪了一些人,出力不讨好,失去了一部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选不进村级领导班子; 四是一些优秀的后备干部由于锻炼的机会少,又没有当任过村干部

12、,群众了解不多,再加上在选举时,对群众宣传不够,不能获得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八)外出选民参选热情不好调动。部分外出村民认为: “我一个人不能决定选举结果” 、“反正人不在村里, 选举谁都无所谓” 。因此,多数外出农民。 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愿意回家参选的人数愈来愈多, 如何确保选举人数过半数, 如何保证外出选民依法进行委托投票, 成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新难题。 有的外出选民只采用口头委托方式,造成在家的父母、兄妹、夫妻之间争着委托填写选票,致使委托失控。有的村对外出选民所在地不知道,如果既不找落实,又无解决办法,就会造成外出选民返家索要自己的 “选举权”而造成被动。(九)宗族派性势力干扰

13、不易避免。宗族派性势力在农村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不同家族、派性之间的矛盾在选举时集中暴露出来。各自为政,互相攻击,把村级组织换届视作宗族、宗派势力的比拼,恶意承诺,选票误投,民意误导, 使赞成票难以过半, 致使选举难以成功。 有个别候选人考虑到自己当选的可能性不大,就“我干不成你也别想干”,故意在选举中捣蛋。不少农民看问题,首先是家庭,其次是家族,再次是宗族。家族、宗法、姓氏影响正常的选举工作。 如祭田坝村的熊、罗两姓,素来恩怨相斗,到换届选举时, 双方都想让本姓的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于是明争暗斗,相互攻击,严重影响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十)黑恶势力干

14、扰换届。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村庄拆迁的连续推进,有的人为了招揽工程,谋取私利,在村两委换届时召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把持村两委换届选举,让大多选民敢怒不敢言, 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平性。二、解决村 “两委 ”换届选举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一)明确加压,强化党组织对换届工作的领导。 树立强势组织意识,不管白猫黑猫,一定抓住好猫,不管苦果涩果,一切服从效果。健全目标责任体系, 强化党组织的领导, 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实行街道班子成员联系社区,一般干部包村责任制;选举工作开始前,做好村财清理审计、干部考察、村情民意调查等准备工作。做到 : 一是及早抓换届前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换届选举准备阶

15、段,提前近半年时间深入各村调查摸底, 制定下发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情况调查表,摸清各村“两委”班子情况、党员干部情况、群众认可度情况以及村情民意等情况,为换届选举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民主测评方式, 掌握广大党员和群众对本村两委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评估,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及早开展集中整顿。 对排查掌握的换届选举工作可能难以开展的重点村、难点村,及时研究对策,并采取措施,分类进行集中整顿,及时化解可能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各类不利因素; 三是先易后难。为了保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定几个换届选举容易村先行换届,为全面铺开积累经验,掌握主动权;四是先行进行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 提前一个月左右选出村党支部委员会, 选出主心骨,推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二)广泛宣传,强化对选民民主法制意识的引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参与选举的积极性是保证换届选举成功的前提。做好每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