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1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 哲学常识7课3节课时活页训练(带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98897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1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 哲学常识7课3节课时活页训练(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1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 哲学常识7课3节课时活页训练(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1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 哲学常识7课3节课时活页训练(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1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 哲学常识7课3节课时活页训练(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1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 哲学常识7课3节课时活页训练(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1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 哲学常识7课3节课时活页训练(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1高考政治总复习备考 哲学常识7课3节课时活页训练(带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A理想受社会存在的制约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C人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解析:选C。A、B、D均与题干无关。雨果强调了物质对人生存在的意义,更强调了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人不仅仅要生存,更重要的是要有不同于动物的生活,而理想这一精神生活是人生活的前提条件之一。故选C。2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摘自温家宝仰望星空作者在诗序中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2、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上述诗句和诗序所体现的主题思想是()A一个民族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具有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B一个民族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C一个民族只有在逆境中沉着冷静、振奋精神,才能取得巨大进步D一个民族只有探索宇宙奥秘,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民族振兴解析:选A。“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体现了树立崇高理想的作用,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

3、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一种生活理想,也是近期的具体理想这一崇高理想会对人生、对社会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全面小康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这一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也会自动变为现实A BC D解析:选D。说法错误,这应是近期的一种社会理想。说法错误,理想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这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主观方面讲,特别需要艰苦奋斗。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和理想,体现了不同的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焦裕禄的胸怀;“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公公正正执法”

4、,这是方工的座右铭据此回答45题。4从焦裕禄、方工的身上,反映出()A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种方式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方工“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公公正正执法”,恰好体现了这一点,选C。A、B、D材料未体现。5一个人要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必须具有崇高的志向和理想,这是因为()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就能干成一番大事业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崇高的社会理想

5、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A. BC D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崇高理想的作用。符合题意。观点错误。本身不对,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6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都描述了一种美好的、终极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A肯定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性B正确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反映了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观D没有科学地表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解析:选D。该题考查理想的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材料中的三种理想都是一种空想,没有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能变为现实,选D。这是一种美好的想法,但不符合社会发展

6、的规律,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现实,A、B不选。在当时的情况下具有历史进步性,不是倒退,C错误。7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出发,提出一个又一个理想,总是在一个奋斗目标实现之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前进的。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理想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人们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因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指导和促进作用理想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A BC D解析:选A。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此题,明显是错误的,崇高的理想才会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8“人生只有三天:今天、昨天

7、、明天。只爱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悬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滞不前。”这段名言所表述的人生哲理是()A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B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C理想与奋斗的辩证关系D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解析:选A。题中名言没有表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故B、D不选;题中也没有提出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所以C也不能选;A符合题意,当选。9“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衣食无忧、平安幸福的生活,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期盼与向往。要把这种期盼与向往转化为现实,离不开艰苦奋斗。下列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

8、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A BC D解析:选A。从中的“苦”可以领悟到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艰苦奋斗,这与题干中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是一致的;体现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故选A。10“理想好比是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然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句话包含的道理是()现实是理想得以产生的基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和现实相互区别,没有联系理想产生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A 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考查理解能力。说法错误,理想和现实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符合题意。11“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先生这一精神遗产告诫人们()

9、A社会理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B要坚持弘扬民族精神C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D必须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解析:选C。题目强调了革命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选C。A、B、D不合题意。12目前许多城市一方面存在大量的下岗工人队伍,另一方面却有许多艰苦的工作岗位没有人愿意干。许多人宁可拿救济金也不愿意到艰苦岗位上再就业。对此现象正确的认识是()A实现人生价值应该主要依靠客观条件B艰苦的工作岗位更能实现人生价值C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必须符合客观实际D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总是难以克服的解析:选C。A是条件决定论,不选;艰苦的工作岗位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的一个方面,仅具有这一个条件,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创造必

10、要的主观条件,照样不能实现人生价值,B说法不准确,故排除。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矛盾,但是不等于不能解决,故排除D。二、非选择题13有人认为“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人生理想的作用、理想与人生、理想与社会的关系。解答本题时,要抓住三个辨点进行辨析: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有了理想,就能推动社会进步。答案:(1)树立崇高的理想,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因为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1、(2)有理想的人,未必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因为要实现人生价值,不仅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还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只有在实践中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3)有理想的人,未必就能推动社会进步。庸俗的、非科学的理想只能导致社会的倒退。同时,离开了艰苦奋斗,理想也不能转化为现实。14(探究创新题)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会做梦,都会有梦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就憧憬和描述这样一个梦想:“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并

12、称赞说:“盛德大业至矣哉!”(易系辞上传)孔子又进一步解释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篇)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远大政治目标。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更高阶段,最终达到“天下为公”,使世界走向“大同”,当然还需人们长时间不懈地努力奋斗。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不同时代人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2)实现社会主义更高阶

13、段,最终达到“天下为公”,使世界走向“大同”,是什么奋斗目标?为什么是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最终目标有何关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理想、最高理想、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只要教材掌握熟练,不难作答。答案:(1)材料中不同时代人们追求的目标是指社会理想,即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理想。(2)这个目标实际上指我们的最高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它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并且是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所以是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