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987508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荔城街第一小学 张佩莲活动背景 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学生知道了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约1.3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大批的垃圾不但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制造脏乱的罪魁,更是多项污染的祸首。垃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垃圾堆积场里,各种垃圾因腐烂而臭不可闻,招引和孳生成群的老鼠、苍蝇、蟑螂。从而传播疾病。垃圾中有许多的病菌和寄生虫卵。它们随着飘尘到外飞扬,污染大气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质和农作物。垃圾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若处理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全班经过讨论、共同确定以“乡镇垃圾”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

2、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能够清楚的将垃圾分类。(二)能力目标 1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 理垃圾的。 (三)情感目标 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认识垃圾的危害(1)师:同学们,各校的领导来我校参观,看看我们学校的环境干净吗?干净。这当然要取决于大家的辛勤劳动,可是在想想我们学校外面的环境,在商店的旁边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2)教师提问,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是怎样想的?

3、周围看到的都是什么呀垃圾。那我们怎样处理呢?打扫卫生,捡垃圾,那当我们捡完垃圾纸之后要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呢?二、联系实际,探讨垃圾的危害(1)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觉,想说些什么?这么多的垃圾在很多年以后会消失吗?(2)小组交流各类垃圾的危害 (说说不同的垃圾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被降解)(3)集体汇报垃圾的危害。 (板书:垃圾的危害)三、探讨垃圾的处理方法(1)看来,垃圾的危害可真不小,那我们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呢?能不能使垃圾减少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2)小组交流垃圾的处理方法 (3)汇报垃圾的处理方法。 (玻璃瓶插花、硬塑料插花、易拉罐制成烟灰缸、 碎布缝成口袋只购买所需要的东西;

4、选购减包装的商品;拒用一次性使用的商品,选择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四、小结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板书: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废物直接利用、回收、再利用)(1)垃圾经过处理之后,变成什么了呀?(过度)原来这么多垃圾我们都可以进行回收,而且还大有用处,那么要回收,必须先怎样?(分类)(2)同学们都知道要将垃圾分类,那你们看,我们是这样做的吗?这是中国的垃圾场。再来看看在日本大家是怎样做的。在对待我们的生活环境方面我们真的要向日本学习,那现在就来给垃圾分分类好不好。(3)提问:一般的垃圾可以分为几类呢?五、分类大练兵(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许多垃圾,你能给它分分类吗?(纸、塑料瓶、拉罐、水果皮)分小组进

5、行,分类完成后在进行统一的汇报分类,每组发一张表格。(2)你是根据什么给垃圾分类的? (3)小结:垃圾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回收经过加工后可以再利用的,我们把它称为可回收垃圾;另一类是不可回收垃圾;还有一类是有害垃圾。(板书:垃圾分类) (4)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让学生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垃圾处理方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六、谈谈收获,总结全课师:通过今天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师: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的保护者,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从自己开始,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七、课后延伸、撰写建议书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这份调查,对调查结果要进行统计整理,并以书信的形式向环保部门、家庭以及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是否可行,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并统计出结果。(设计说明:课后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对垃圾的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建议信的撰写,既可帮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又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