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97893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岩石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岩石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岩石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岩石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石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学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石学复习解答名词解释:.岩石: 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构成的固态集合体。岩石构成了岩石圈,即整个地壳和地幔的固态部分。2.火成岩:又称岩浆岩,是由来自地球深部火热的岩浆固结成岩的岩石。涉及侵入岩和喷出岩。例如花岗岩、玄武岩。3.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重要由成层堆积的松散碎屑沉积物固话而成的岩石。占大陆面积的75%以及大部分的海底沉积,例如砂岩、砾岩。4.变质岩:是指由于温度、压力、活动性流体参与,使原先岩石发生物质形态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多在地壳深处形成,与岩浆岩一起占地壳体积的95%。例如大理岩。5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重要成分的火热、粘

2、稠、具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 岩浆的温度高达130以上,压力可达数千个大气压。6.岩浆作用: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凝固结形成岩的全过程。7原生岩浆: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的成分未发生变异的岩浆。原生岩浆的类型:橄榄岩岩浆、玄武岩岩浆、安山岩浆、花岗岩岩浆 8.母岩浆和派生岩浆:可以通过多种作用(如分异作用、同化作用、混合伙用等)产生派生岩浆的独立液态岩浆称为母岩浆。 .分异作用:指本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状况下,依托自身的演化,最后产生不同组分的火成岩的所有作用。.熔离作用:原 来 均一 的 岩浆,随 着 温 度和 压 力 的降 低 使 其 分 为 互不混

3、 溶 的 两 种岩 浆。1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由多种因素导致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成分的变化。化学风化作用母岩的矿物在富含2、CO2、HO和有机质等条件下发生化学分解,一部分被带走,一部分形成新生矿物,这种作用叫做化学风化作用。常用的化学风化作用有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酸解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由生物不同导致的岩石风化,即有机械破碎,又有化学分解。12.自生颗粒:复合沉积作用形成的中间产物,粉砂或以上级别的较粗粒实体。13

4、.成岩作用: 沉积物从沉积下来的那一时刻起始终到变质或风化之前在其表面或内部发生的一切作用。4.压实作用:静压力下沉积物排气、排水、体积缩小、孔隙度减少、密度增长。15 压溶作用:压力下沉积物颗粒间或沉积岩内部发生溶解。16胶结作用:孔隙水过饱和沉淀出矿物质(胶结物),将沉积物粘结成岩石。17.重结晶作用: 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映形成新矿物的过程。重结晶前后,岩石总化学成分不变(除HO、C2外,封闭系统)。18.交代作用: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岩石在交代过程中保持体积不变(开放系统)。19.变质作

5、用: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涉及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构成、构造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2.等物理系列:指同一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岩石,其矿物组合的不同是由原岩化学成分决定的。1等化学系列是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岩石,其中矿物组合不同是由变质作用类型和强度决定的。22.浊流:由悬浮沉积物扩散引起的一种具有大量泥沙,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盆地底部流动,形成的水下沉积物重力流或水下密度底流。23紊流湍流,一种布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互相掺混。24杂基:

6、又称基质,它是指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细小机械混入物,一般为粉砂和粘土物质,尚有细粉砂和碳酸盐灰泥,粒度不不小于.0mm。25.鲕粒:呈球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数圈规则的同心纹层环绕一种核心构成,其核心常是一种碳酸盐颗粒或陆源碎屑。直径不不小于2mm,不小于2mm称为豆粒。26.辉长构造:基性斜长石与辉石自行限度几乎相等。均呈半自形她形粒状。27.辉绿构造:基性斜长石自形限度较高,一般呈长板状,辉石呈她形粒状充填于长石构成的近三角形的空隙中。颗粒大小相近。2.粒序层理:又称粒级层理、递变层理,是韵律层理的一种类型。它的特点是在每一种沉积单元中都体现出颗粒大小的逐渐变化,一般是从沉积单元的底部到顶

7、部,颗粒由粗逐渐变细,这种粒序性称之为正粒序。如果自底到顶体现为由细粒过渡为粗粒,则称为逆粒序。另一特点是成岩物质颗粒粒度由底至顶逐渐变细,其间无明显界线。但是在两个相邻的粒序层之间在粒度或成分上有明显的不同。2里特曼指数:里特曼指数:根据岩石中全碱(Na2O+K2O)与S含量的相对关系:越大,碱性限度愈强越大,碱性限度愈强越大,碱性限度愈强根据计算成果,若里特曼指数9称为过碱性岩。3.片麻状构造:以粒状变晶矿物为主,其间杂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断续定向分布而成。它们的结晶限度都比较高,是片麻岩中常用的构造。 31.羽状交错层理:只上下相邻层系中的纹层倾斜方向相反的一种交错层理,也称青刺状或双

8、向交错层理,多余目前板状或楔形状交错层理中。形成于流向可以反转的环境,如三角或潮汐带内。简答题:1. 岩浆的性质以及影响因素:(1)岩浆的温度: 一般为700-120, 玄武岩025-1225 ,安山岩00-1000 , 流纹岩 70-00 。 .含水的岩浆比不含水的岩浆温度低。 在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比喷出地表的岩浆温度低,这是由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富含挥发分,挥发份可以使起熔温度和液相线温度明显下降(2) 岩浆的粘度:粘度:是液体或半流体流动的难易限度。单位:Pa.S(帕斯卡秒,相称于0时水的粘度的000倍).氧化物:iO, AlO3, Cr2O3 的存在使粘度增长,特别iO2。因此,基性岩粘度

9、小,以溢流为主;酸性岩粘度大,多以爆发形式为主。.挥发份:其存在将显减少岩浆粘度。挥发份增长,粘度减少。c.温度:温度升高,粘度减少。d. 固体物质含量:其数量越多,岩浆粘度就越大。e. 压力:对于不含水的干岩浆,压力升高,粘度增长。对于富水岩浆,较为复杂:(3) 岩浆的密度:、化学成分:基性岩浆密度大,酸性岩浆密度小;b、压力增长,岩浆密度增大。 例如:玄武质岩浆 p=10pa时,=2.63g/c3; p=108pa时,2.90g/m 、熔体中含水时,岩浆密度减少。(4)岩浆的挥发分以H2O为主,约占6090%。另一方面是CO、S、F、Cl等。 a、挥发分不仅能减少岩浆的粘度,使之易于流动,

10、并且还能减少矿物的熔点,延长岩浆的结晶时间,并结晶出具有挥发分的矿物。 b、在爆发式火山喷发过程中,由于喷发管道的贯穿使压力急剧减少,原先溶解于岩浆的挥发分由于过饱和而忽然释放;这种现象称为火山的脱气现象,它一般是火山喷发的先导过程。当挥发分在近地表汇集时,由于强烈的膨胀,会引起岩浆爆裂成火山灰,增进更剧烈的火山爆发。2. 岩浆形成的基本条件: 源区的岩石,即岩浆发生之前已经存在于地幔或地壳的岩石作为熔融岩浆的母岩; 足够的热能累积; 时间积累 其她因素:地幔或地壳内部由于粘性剪切力的作用也可以导致局部增温诱发岩浆熔融。. 岩浆上升侵位的机制:1)底辟作用2)顶蚀作用3)岩墙扩展作用4)火口沉

11、陷作用岩浆的演化: )岩浆从开始产生直到固结成岩,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程中。2)岩浆演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度异作用和同化作用,由少数几种岩浆形成多种多样的岩浆岩。5.岩浆的分异作用: 分异作用是指本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状况下,依托自身的演化,最后产生不同组分的火成岩的所有作用。涉及:平衡结晶,分离结晶,液态不混溶。6.侵入岩的产状: 侵入岩的产状重要是指侵入体产出的形态,涉及侵入体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关系以及侵入时的构造环境等等。1)、整合侵入体侵入体的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层理或片理,是岩浆以其机械力沿层理或片理等空隙贯入形成。涉及如下重要产状类型:(1)、岩盆:岩浆侵入岩层之

12、间,中部受岩浆静压力使底板下沉断裂,形成中央微凹的盆状侵入体。()、岩盖:上凸下平的穹窿状水平整合侵入体。(3)、单斜岩体:单斜岩层间的整合侵入体。(4)、岩床(岩席):厚薄均匀的近水平产出的与地层整合的板状侵入体。(5)、岩鞍:产于强烈褶皱区。褶皱过程中,岩浆挤入褶皱顶部软弱带背斜鞍部或向斜槽部所形成的同生整合侵入体。2)、不整合侵入体:(1)、岩墙:厚度比较稳定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是岩浆沿断裂贯入的产物。(2)、岩脉:一般指规模比较小,形态不规则,厚度小且变化大,有分叉及复合现象的脉络状岩体。(3)、岩株:是一种常用的不整合的规模较大的侵入体,平面上近于圆形或不规则等轴形,接触面陡立,似

13、树干状延伸,又称岩干,出露面积不不小于100k2。岩株边部常有某些不规则的岩枝、岩镰、岩瘤。(4)、岩基:属巨型侵入体,面积不小于0m2,平面上一般呈长园形。侵入岩的相: 侵入岩相的划分重要是以岩石形成的深度为纲,深度不同,影响到岩浆的温度、压力、冷却快慢,挥发份的散失等一系列物化条件的差别,而这些条件与岩石的成因及岩石外貌,成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7. 侵入岩相的划分:目前一般将侵入岩分为三种相:浅成相(03km)、中深成相(10km)、深成相(10km)。浅成相与次火山相特性很相似,区别是看它们与否与火山岩有成因联系,如果与火山岩为“四同”关系(同空间、同步间、同成分、同演化规律),则为次火

14、山相;否则就是浅成相. 火山的喷发方式: )裂隙式喷发:是指岩浆沿线状的大断裂或裂隙群通道上升喷出地表的,也可以是由沿断裂带密集排列的多种火山口近同步喷发的。)中心式喷发:来自同一岩浆房的岩浆沿着颈状管道上升经火山口喷发,又称点式喷发。3)熔透式喷发:岩浆熔透地壳而形成大面积的熔岩流,一般觉得,在太古时期,地壳较薄,常发生熔透式喷发。9. 破火山口的成因方式: 是指通过破坏的火山洼陷.其成因有三:()侵蚀破火山口:是火山口被侵蚀加大的成果.(2)爆发破火山口:是火山强烈爆发、崩毁火山口上部大量岩石而形成。大者称爆发洼地。 (3)倒塌破火山口:是由于岩浆物质大量喷发后,岩浆房空虚,而火山口附 近上覆物质增多,因支撑不住而倒塌沉陷形成的火山构造. 1. 火 山 岩 常 见产 状 类 型: 火山 岩 常 见 的 产 状 有: 熔 岩 高原、 熔 岩 台 地、 熔 岩 流、熔 岩 脊、 熔 岩被、 熔岩 瀑 布、熔 岩 丘、熔 岩锥、 熔岩 针 等等。熔 岩 表 面 形 态常有绳状和 块 状 两种。 1火山 岩 的 相:溢 流相,爆 发 相, 侵 出相,火 山颈相,次火 山相12 区别浅成相与次火山相: 是 看 它 们 是否 与火 山 岩 有 成 因 联 系, 如 果 与火 山 岩 有 四同 关 系, 则 为 次 火山 岩; 否 则 就 是 浅 成岩。四 同 关 系:同 时间 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