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主要指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97628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PU的主要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CPU的主要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CPU的主要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CPU的主要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CPU的主要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PU的主要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U的主要指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详细介绍CPU主要指标】 我们在选购CPU的时候,经常会被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词所难倒、迷惑,甚至会被JS骗到,影响心情,此文的目前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语言让你对它们有个认识,使你在DIY过程中游刃有余,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正题,有16个小问题,有不懂的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适用类型“CPU适用类型”是指该处理器所适用的应用类型,分为嵌入式和通用式、微控制式。嵌入式CPU主要用于特定领域的专用程序,配备轻量级操作系统,像移动电话、DVD、机顶盒等都是使用嵌入式CPU;微控制式CPU主要用于汽车空调、自动机械等自控设备领域。而通用式CPU追求高性能,主要用于高性能个

2、人计算机系统(即PC台式机)、服务器(工作站)以及笔记本三种。平常所说的奔腾4、赛扬、AthlonXP等都属于台式机的CPU。应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的CPU在稳定性、处理速度、同时处理任务的数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要高于单机CPU。由于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处理量很大,需要采用多CPU并行处理结构,即一台服务器中安装2、4、8等多个CPU。 在最早期的CPU设计中并没有单独的笔记本CPU,均采用台式机的CPU,后来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和体积成为发展的瓶颈时,才逐渐生产出笔记本专用CPU。受笔记本内部空间、散热和电池容量的限制,笔记本CPU在外观尺寸、功耗(耗电量)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笔记本电池性能是十

3、分重要的性能,CPU的功耗大小对电池使用时间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封装方式三者也有不同之处,笔记本CPU是三者中最小最薄的一种,因为笔记本处理器的体积需要更小,耐高温的性能要更佳,因此在制造工艺上要求也就更高。三者在稳定性中以服务器CPU最强,因为其设计时就要求有极低的错误率,部分产品甚至要求全年满负荷工作,故障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台式机CPU工作电压和功耗都高于笔记本CPU,通常台式机CPU的测试温度上限为75摄氏度,超过75摄氏度,工作就会不稳定,甚至出现问题;而笔记本CPU的测试温度上限为100摄氏度;服务器CPU需要长时间的稳定工作,在散热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二、系列型号CPU厂商会根据

4、CPU产品的市场定位来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确定一个系列型号以便于分类和管理,一般而言系列型号可以说是用于区分CPU性能的重要标识。早期的CPU系列型号并没有明显的高低端之分,随着CPU技术和IT市场的发展,Intel和AMD两大CPU生产厂商出于细分市场的目的,都不约而同的将自己旗下的CPU产品细分为高低端,从而以性能高低来细分市场。而高低端CPU系列型号之间的区别无非就是二级缓存容量(一般都只具有高端产品的四分之一)、外频、前端总线频率、支持的指令集以及支持的特殊技术等几个重要方面,基本上可以认为低端CPU产品就是高端CPU产品的缩水版。例如Intel方面的Celeron系列除了最初的

5、产品没有二级缓存之外,就始终只具有128KB的二级缓存和66MHz以及100MHz的外频,比同时代的Pentium II/III/4系列都要差得多,而AMD方面的Duron也始终只具有64KB的二级缓存,外频也始终要比同时代的Athlon和Athlon XP要低一个数量级。CPU系列划分为高低端之后,两大CPU厂商分别都推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产品。在桌面平台方面,有Intel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Pentium II、Pentium III和Pentium 4以及面向低端桌面市场的Celeron系列(包括俗称的I/II/III/IV代);而AMD方面则有面向主流桌面市场Athlon、Athlon XP

6、以及面向低端桌面市场的Duron和Sempron等等。在移动平台方面,分别在相应桌面版前面加一个“M(Mobile)”。 目前,CPU的系列型号更是被进一步细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就以台式机CPU而言,Intel方面,高端的是双核心的Pentium EE以及单核心的Pentium 4 EE,中端的是双核心的Pentium D和单核心的Pentium 4,低端的则是Celeron D以及已经被淘汰掉的Celeron(即俗称的Celeron IV);而AMD方面,高端的是Athlon 64 FX(包括单核心和双核心),中端的则是双核心的Athlon 64 X2和单核心的Athlon 64,低端就是S

7、empron。但在购买CPU产品时需要注意的是,以系列型号来区分CPU性能的高低也只对同时期的产品才有效,今天的高端就是明天的中端、后天的低端,例如:2000年属于高端的早期的Pentium 4其性能还远远不及后来属于低端的Celeron D。三、接口类型(对应主板上的插槽)我们知道,CPU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的才能进行工作。CPU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CPU接口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Socket A :也叫Socket 462,是AMD公司

8、Athlon XP和Duron处理器的插座接口。Socket 754 :是2003年9月AMD64位桌面平台最初发布时的CPU接口,具有754根CPU针脚,只支持单通道DDR内存。随着AMD从2006年开始全面转向支持DDR2内存,桌面平台的Socket 754将逐渐被Socket AM2所取代从而使接口走向统一。如:Sempron系列。 Socket 940 :是最早发布的AMD 64位CPU的接口标准,具有940根CPU针脚,支持双通道ECC DDR内存。Socket 939 :是AMD公司2004年6月才推出的64位桌面平台接口标准,具有939根CPU针脚,支持双通道DDR内存。随着AM

9、D从2006年开始全面转向支持DDR2内存,Socket 939被Socket AM2所取代。例如:Athlon系列。Socket AM2 :是2006年5月底发布的支持DDR2内存的AMD 64位桌面CPU的接口标准,具有940根CPU针脚,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虽然同样都具有940根CPU针脚,但Socket AM2与原有的Socket 940在针脚定义以及针脚排列方面都不相同,并不能互相兼容。Socket AM2+:全称是Socket AM2+,是AM2的下一代接班人,接口也为940针,在2007年的第三季度上市。其实AMD原本并没有打算推出AM2+接口的计划,但是由于支持AMD四核K

10、8L系列处理器的AM3接口推迟到了2008年第二季度发布,在此之间AMD必须找一个过渡性的接口,所以AM2+就应运而生了。Athlon 64x2、羿龙系列。Socket AM3:是938针,与AM2+处理器的最大分别是,在于AM3处理器将同时内建DDR2及DDR3内存控制器,并且支持Hyper-Transport 3.0传输协议,Socket AM3处理器的缓存结构与AM2+处理器大致相同,但可能将会进一步增大容量。AMD 45纳米CPU将采用Socket AM3接口,并向下兼容;就是说,最新的AM3接口处理器和此前的AM2/AM2+主板的兼容,但AM3接口主板和早先处理器已经不再兼容。Ath

11、lon IIx2、羿龙II等。Socket AM3+:全名Socket AM3+(又称Socket AM3b),是AMD于2011年发布推出的CPU插座,取代上一代Socket AM3并支持AMD新一代32纳米AMD FX处理器(代号Zambezi,赞比西河)。AM3+接口的推土机处理器将可以被安装到AM3接口的主板上;在针脚上是没有变化的,都是938针,主板插座有942个插孔,仅比Socket AM3多一个,二者排布基本一致。AM3+支持Hyper-Transport 3.1,AM3+内置的内存控制器能支援DDR3;不同的是AM3最高只支援至DDR3-1600,AM3+则推进至DDR3-21

12、33;而采用AM3+的CPU有AMD FX系列,采用AM3的CPU有Phenom II、Athlon II和Sempron 双核系列。Socket FM1:905针,主要是AMD A系列APU ,Athlon II 6x1系列。SLOT 1 :是英特尔公司为取代Socket 7而开发的CPU接口,SLOT1接口的CPU是扁平的长方体,而且接口也变成了金手指,不再是插针形式。SLOT 1是英特尔公司为Pentium 系列CPU设计的插槽。SLOT 2 :用途比较专业,都采用于高端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的系统。所用的CPU也是很昂贵的Xeon(至强)系列。Slot 2插槽比SLOT 1更长,有了Slo

13、t 2设计后,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中同时采用 8个处理器。Socket 370 :是英特尔开发出来代替SLOT架构,外观上与Socket 7非常像,也采用零插拔力插槽,对应的CPU是370针脚。英特尔公司著名的“铜矿”和”图拉丁”系列CPU就是采用此接口。Socket 478 :最初的Socket 478接口是早期Pentium 4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接口类型,针脚数为478针。但是,Intel于2006年初推出了一种全新的Socket 478接口,这种接口是目前Intel公司采用Core架构的处理器Core Duo和Core Solo的专用接口,与早期桌面版Pentium 4系列的Socket 4

14、78接口相比,虽然针脚数同为478根,但是其针脚定义以及电压等重要参数完全不相同,所以二者之间并不能互相兼容。Socket 604 :与Socket 603相仿,是应用于Intel方面高端的服务器/工作站平台,采用此接口的CPU是533MHz和800MHz FSB的Xeon。Socket 604接口的CPU不能兼容于Socket 603插槽。SLOT A :接口类似于英特尔公司的SLOT 1接口,供AMD公司的K7 Athlon使用的。在技术和性能上,SLOT A主板可完全兼容原有的各种外设扩展卡设备。它使用的并不是Intel的P6 GTL+ 总线协议,而是Digital公司的Alpha总线协

15、议EV6。EV6架构是种较先进的架构,它采用多线程处理的点到点拓扑结构,支持200MHz的总线频率。LGA 775 :又称为Socket T,是应用于Intel LGA 775封装的CPU所对应的接口,与以前的Socket 478接口CPU不同,采用触点式,通过与对应的Socket 775插槽内的775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Socket 775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处理器主要是Intel Pentium 4, Pentium D, Core 2 Duo(Conroe), Core 2 Extreme及Celeron D

16、 ,奔腾/赛扬GXXXX系列,支持的主板为Intel的3、4系列芯片组,如G31/G41,P41/P45。LGA 1366:又称 Socket B,Intel在45nm Nehalem 系列处理器中开始使用新的LGA 1366接口.又称 Socket B,逐步取代流行多年的LGA 775.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LGA 1366要比LGA 775A多出约600个针脚,这些针脚会用于QPI总线、三条64bit DDR3内存通道等连接。处理器面积越大,发热量相对就越大,所以就需要散热效果更佳的CPU散热器。LGA 1156 :又叫做Socket H,是Intel在LGA 775与LGA 1366之后的CPU插槽。读取速度比LGA 775高,处理器有Intel core i7 8XX系列、core i5 7XX/6XX系列、core i3 5XX系列。支持LGA 1156插槽的主流主板为P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