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特训: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97517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民版特训: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人民版特训: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人民版特训: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人民版特训: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人民版特训: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人民版特训: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民版特训: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板块三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真题典例1.2015课标全国卷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33年至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加强了江苏、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军事力量和一些重点城市与交通线的防御力量。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侵略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有利于对日

2、持久防御作战,故选B项,A、C、D三项均不正确。22015课标全国卷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答案B解析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发行“联银券”和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目的是掠夺财富,转嫁战争负担,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活动是在占领区进行的,不是在国统区,A项错误;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活动也不是针对抗日根据地的,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物资管制问题,D项错误。32015

3、安徽高考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即1941年,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在决定中宣称“我们共产党人和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主要是为了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故A项正确。42015天津高考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

4、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答案C解析由图中的“1942”以及“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可判断其纪念的是二战期间中美在缅甸合作抗日,故C正确。52015北京高考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目录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三十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四十筹建新中国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答案D解析表中目录体现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A、B、C均发生在

5、抗日战争之前,故可排除。正确选项为D。师说高考考频抗日战争5年19考解放战争5年4考考过平津战役中共在抗战时期与土地革命时期对国民党政策的不同百团大战滇缅公路的意义中共的抗战地位抗日战争的特点中日两国民众对战争的理解认识抗战时期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外交情况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方法战略反攻解放战争时期民众对国民党态度的变化及原因七届二中全会考向抗日战争的性质、特点从全球史观分析抗日战争从“三大战役示意图”“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为依托考查解放战争国民党的政权特点仿真练习1.2016信阳调研“很显然的,日本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

6、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一旦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A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B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C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证据D发动百团大战的必要性之说明答案B解析“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一旦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可知是与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有关,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进而得出材料在分析日本在卢沟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均排除。22016青岛质检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

7、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答案D解析据“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材料所指事件为抗日战争时期,据“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可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32015增城调研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在重庆举行的国庆大会上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我国近百年

8、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之束缚,至此已可根本解除”。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B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目的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维护反法西斯大局C至此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被彻底废除D中国至此将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答案B解析抓住材料时间予以分析,1942年中国处于抗战相持阶段,还没有崛起,故A项错误;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是因为中国坚持抗战,有力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B项正确;抗战期间主要废除的是治外法权,“至此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被彻底废除”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抗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能说明中国

9、至此将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故D项错误。42015湖北联考1947年某日毛泽东曾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及陈赓:“延安准备暂时让敌占去,但陈先瑞、韩东山所率五师部队三千余人有被敌歼灭之危险。故无论如何应派队救援。”“以一个旅渡(黄)河接护五师,主力四个旅即刻占领同浦线。”此时战争的主要态势是()A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B国民党军展开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答案B解析材料中毛泽东的电文内容是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但对其中的一支部队应给予救援,这是国民党展开重点进攻的时期,与全面进攻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52015烟台质检阅读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0、。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

11、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2)材料二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答案(1)估计: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2)状态: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关关系”。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概括;第二小问结合国共在抗日战争中政治与军事合作的史实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是指日本敌视中国的政策;第二小问,可从对两国影响以及世界和平等角度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