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练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9748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能力提升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练习题一、 选择题1、把刚挖出的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里,不久就会死去,其主要原因是( )。A.体内水分蒸发,失水过多 B.干燥的沙土中没有食物C.体表粘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 D.沙土阻滞了呼吸通道2、下河捉鱼时,往往已经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因为其体表有黏液的缘故,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敌害捕食 B.减少运动阻力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气体交换3、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其意义是( )A排出体内废物 B. 完成呼吸和摄食C. 散发体内的热量 D. 交换体内的水分4、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C

2、.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4、在购买罐装食品时,要注意看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原因是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根本原因是( )A细菌会通过罐体进入罐内 B食品中的部分真菌未能杀死 C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D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的细菌芽孢5、小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C.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6、右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

3、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7、“王致和”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8、下列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 B C D9、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

4、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10、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地样动物类群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1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

5、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11、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12、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

6、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13、图l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13、苏州作为最为著名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湿地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延续城市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调节区域小气候B.能净化水源C能蓄洪抗旱 D.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14、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B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D有气

7、囊辅助肺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15、如果用右图3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1234A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B生物圈生态系统绿色植物生产者C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D纲科目种二、 填空分析1、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每个福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奥运盛典。(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时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请写出鱼类特有的适

8、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的生理结构特征。(2)“晶晶”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迎迎”是青藏高原的保护动物藏羚羊,它们特有的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3)“妮妮”的造型创意,来自北京的沙燕风筝。下面是燕子的一组形态结构图,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燕子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从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 。从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 。除上述四幅图中的信息外,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请你再写出几条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2、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直接观察!只要你仔细看各种鳍的动作,保证能看出每个鳍的作用

9、。直接观察不行!好几个鳍同时摆动,你怎么能看出每个鳍的作用?要想知道哪个鳍的作用,只有把那个鳍剪掉,看鱼有什么失常表现剪掉鱼鳍的方法太残忍了,可以制作鱼的模型,拿模型来做实验。用模型能说明问题吗?我看可以用细线或木板分别捆扎鱼鳍的方法,就像这样(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的。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作为实验材料。(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4)乙认为,几个鳍同时摆动,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

10、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的原则。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提供依据。3、动物体的呼吸器官是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着的。请你根据下列几种动物的呼吸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蚯蚓的有关实验时,“蚯蚓怕干”的原因是它的呼吸是靠 ,“蝗虫怕淹”是因为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2)夏季在清澈的小溪里会看到小蝌蚪急切地找妈妈。小蝌蚪在发育成“妈妈”的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依次是 。(3)在家鸽的呼吸系统中,呈囊状的气囊与肺和 是相通的。它的重要作用是辅助肺完成 。(4)家兔体腔内特有的结构是 ,它的有节奏的前后运动能协助肺完成呼动物4、某

11、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1)A(蚯蚓)用_呼吸,B用_呼吸,E用_呼吸。(2)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3)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_。(4)D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_,体表被覆羽毛等。(5)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_。参考答案1、(1)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被鳞(至少答出两点)、(2)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缺一不得分)、(3)身体呈流线型(或纺锤型)前肢变成翼(缺一不得分)胸肌发达、

12、胸骨发达(缺一不得分)消化:消化快、及时排便 呼吸:气囊发达、供氧充分循环:心跳快、供血强 体表:体表被覆羽毛(学生答出2点即可得分)2、(1)模拟实验 不会对鱼的身体造成伤害(2)丁 活体(3)尾鳍 背鳍 实验组 (4)控制变量 作出假设3、(1)体壁 气管 (2) 外鳃 内鳃 肺 (3)气管 双重呼吸 (4)膈4、(1) 体壁 肺 肺 (2)脊柱 (3)受精离不开水 (4)前肢变为翼 (5)胎生哺乳 5、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为什么? 。6、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