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测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970972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态变化练习题一 填空题1.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喷雾降温系统,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过程中从周围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2.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 (2) 。3.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其中一个原因是它_时,要_大量的的热量使燃料温度下降,并隔绝空气,从而使火熄灭4.以下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1)云:_。 (2)雨:_。 (3)冰雹:_。(4)冰:_。(5)雾:_。 (6)霜:_。5.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

2、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的原因是。6.把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把饺子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_。7.(2010衢州)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

3、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_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8.身处偏远海岛,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_ 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可得到淡水 9.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填物恣变化的名称)10.在夏季,当农民栽新苗上后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

4、不易成活,农民常用一引起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不致于干枯,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说出两条即可)(1)_(2)_由些可知,每当我们要移植一些新花时,总要将新移植的花放在_处(选填“阳光充足”或“阴暗”) 二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1.保温瓶中有1000克水,水温0,当向瓶中放10克的-2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B.有少量的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变12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 )

5、 A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 B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 C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 D防止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13.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14.关于湖面上出现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 B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 C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15.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

6、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6.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17.“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装扮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对这句话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飘渺

7、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升化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18.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19.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

8、较难蒸发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20.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了”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缸有裂缝,水才渗出来B是水的蒸发现象 C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是水分子的液化现象21.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那么液体( )A蒸发就不能进行 B.蒸发就能够进行,但其自身温度降低C.蒸发就能够进行,但其自身温度升高 D.蒸发就能够进行,但其自身温度不变2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

9、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三 实验与设计题23“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

10、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 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24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表,仔细阅读该表,你一定有所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二点规律用来解释有关物理现象。晶体熔点t/晶体熔点t/晶体熔点t/固态氢-259海波48铜1083固态氧-218萘80灰铸铁11001300固态氮-210锡232钢13001400固态酒精-117铅327纯铁1525固态水银-39锌420铂1769冰0铝660锇2700铯28金1064钨3410例:钨的熔点最高,用钨做灯丝(1)_。(2)_。25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

11、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时间t/min010203040150180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645550412120棉絮组水温T2/80564332282020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

12、烧瓶水温降低了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26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气流有关。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气流的关系,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把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乙:把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无风的地方干得慢。丙: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干得快。丁:将手伸入水中后取出来判断风向。(1)你认为,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气流有关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答: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气流有关的实验是_、_。(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气流有关,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答:现象_(选填“甲、乙、丙、丁”),说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