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96795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在他乡做他乡的客人,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 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习俗。2、忆:想念。3、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4、异乡:他乡。5、倍:加倍,更加。6、遥知:远远的想到。7、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8、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 菊花酒,可避灾。创作背景此诗原注:

2、“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 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 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 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赏析】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 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 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 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诗以直抒

3、思乡之情起笔。 “独在异乡”, 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 对于初次 离家的少年来说, 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 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 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 大大加深了主观 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 说明平常已有 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 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 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 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 ( 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 。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

4、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 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 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 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 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 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 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 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 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 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 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

5、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 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 。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 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 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 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 可以单独流传。 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 它的前 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 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 所以, 每当人们在节日思 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更多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文章推荐阅读:1、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2、# /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书笔记 3 篇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赏析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改编小故事精选5、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课稿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及赏析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赏析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文本解析9、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背景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思想感情#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