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罗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96353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罗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罗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罗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罗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罗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右江区大楞乡弄外小学 罗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培养学生成什么样的人?即树立怎样的学生观。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育活动是实践活动,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承认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把学生只看做教育对象,即客体。林崇德教授1996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中撰文提出了“教育双主体论”。他认为,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双主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只是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只是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既有认识活动,又有实践活

2、动。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认识自己。 学生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学生参与的角度是改造世界,更多的是改造主观世界。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即我们通常说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管世界”。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有是教育活动的主内在的体,正因为他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才能成为教育活动的对象。学生的主体性的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的情况下是学生不积极,而是我们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个体的主体性,使得学生逐步由自然人转为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是发展和转变的主体

3、。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前提。 二、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1)教育是作为“主体人”的发展,而不是作为“手段”的发展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但是他的发展是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实现的。只有同时把自己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解决自己主观世界的各种矛盾,他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如果我们把人作为纯粹的客体对待,就不是在发展主体的人,而是在发展“生产手段”。当我们把教育研究的重心由受教育的外部转到内部,由客体到主体,就使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许多问题聚焦于主体性原则。例如,对“教”与“学”的关系转、学习知识与学习

4、智能的关系、“学会知识” 与“学会学习”的关系、智力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等问题,都在主体性原则指导下产生了最新解释,由于有了主体性原则的指导而迎刃而解了。(2)教育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复制能力的提高教育的实质在于把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转化为内在的心智结构。教育的不是让学生能够“复制”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体能力,运用知识对待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例如,学生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记住一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为了运用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为了记忆一些语法规则和词汇,而是为了运用语言去进行交际,进行改造。如果通过教育,学生不能够自己获得知识,这样的知识再好也没有意义,也不能够推动

5、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创造性是人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对现实的超越。创造是突破、革新和进步,而不是复制和模仿。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以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当学生把这些经验和知识内化为自己身心结构的一部分,并更多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随之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有成为适应21世纪的创造型人才。三、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的比喻为“园丁”和“花朵”、。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沟通活动变成教师单项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过程;把学生主体的成长过程等同于“园丁”培育“花朵”、“工程师”设计“产品

6、”的过程。上述认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了多少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动脑筋质疑提问,将教育管理和教师意志放在第一位,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主体地位发生了错位。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主体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不要把教育看成是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更不能把教育看成是作为物的商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主动寻找、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有计划地、主动地参与自身的发展,逐步实现身心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就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能力,坚持民主作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探求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永远要走在教学的前面,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身心发展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为目的的学生主体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