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改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961299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改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改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改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改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改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改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改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訓至瞅跚髓理(上勰)Il S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崇启通道2标项目部二零零九年六月二日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第二部分: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综述二、主要施工方案2.12.2技术交底设备选型2.3施工准备2.4施工工艺流程图2.5成桩要求2.6施工资料的整理2.7施工安全管理2.8成桩质量检查2.9桩身质量检测2.10承载力检测2.11质量检测标准第三部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和创优计划 第四部分: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一、施工进度计划要求二、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及控制三、施工人员需求计划及控制四、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第五部分: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一、安全生

2、产保证措施二、文明施工主要技术措施三、环境保护保持措施第六部分:附图、附表部分附表一:施工进度计划表附表二:质量控制流程图附表三: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记录钉型搅拌桩试验段施工方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崇明至启东长江公路通道工程(上海段)U标,工程范围为K9+200K14+772.28,总长度为5572.28M,全程设计为高速公路,为双向六车道,公路规划红线宽 度为60.0M,路基上口宽度为 33.5M。工程内容包括公路工程(路基和路面)、桥梁工程(六滧港桥、七滧港桥、向化跨线桥)、立交工程(D匝道桥、E匝道桥)、2号人行天桥、 箱涵、管涵、拖孔、汽孔、安全设施与预埋

3、管线等。本标段地基处理采用堆载预压、钉形 双向水泥搅拌桩、PTC等载预压及低能量强夯+等载预压方式进行,直到通过观测,路基 沉降值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采用湿喷法,双向搅拌,正方形布置,桩径除特殊说明外为70CM 扩大头桩径、深度除特殊说明外均为1.0M。本标段有7座箱涵或汽孔,地基采用钉形双向 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处理长度除1座98m和1座120m外,均为80m总桩数为6637根, 桩总长度计134113m桩长度不等,最短桩6m最长桩为25m具体情况如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路基处理汇总表序号起止桩号处理长度(M)桩数(根)桩总长度备注1K9+832.00 K9

4、+912.008088716729过水箱涵2K11+114.00 K11+194.008082515303过水箱涵3K11+875.79 K11+995.79120135230344汽孔4K13+175.00 K13+255.008084215614过水箱涵5K13+548 K13+628.008083917519汽孔6向化 K0+880.10K0+960.10804107606箱涵7AK0+136.28 AK0+234.2898148230998箱涵、编制依据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施工图设计图纸。2、国家及上海的现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定额等文件和有关规定。3、1S09

5、001: 2000质量标准文件及标准化现场施工的有关细则。4、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T024-200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第二部分: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综述本工程在箱涵、汽孔及其两侧路段采用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处理地基。钉形双向水泥 搅拌桩桩径取0.7m,箱涵、汽孔基底处理桩间距取 1.5m,路基处理段桩间距取2m过渡桩 距取2.5m正方形布置,处理段长度取见下表(涵背路段与箱涵底同时进行处理)

6、,两侧 过渡段长度各取20m桩顶30cm范围设置碎石垫层及一层钢塑格栅, 最后采用长江口细砂 填筑至路床底标高,采用石灰土包边。钉形与双向水泥搅拌桩材料要求采用强度等级 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水泥 掺入量100kg/m,扩大头设计水泥掺入量 200kg/m,具体以实验段成果为据。钢塑格栅的 经、纬向抗拉强度三80KN/m伸长率W 3%节点极限剥离力三200N。碎石应满足规范对粒料垫层的要求,应采用洁净碎石粒料,含泥量不大于5%粒径不应大于5cm强度不低于四级(即洛杉矶磨耗率小于60%。d3=2500Id2=250(L1-b/2)-(16.75)*tana33.5*tana bd1=2

7、00n箱涵基础宽度正F rL A锥坡B度宽理处道路中心线、边1lit 卜1十L3;:学沖涵谓陆L0=(b+33.5*tana)/2箱涵中心桩号L2L1过度段1过度段2处理段钉行与双向水泥搅拌桩处理路段平面布置(1:500)等载预压长江口细砂碎石+钢塑隔栅20020cr厚 粘性土UKrlmllHJL-停浆线二、主要施工万案2.1技术交底施工开始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工序质量标准和质量 保证措施等交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强化工序管理,做到人人明确、个个把关、分 工合作,确保优质、快速、安全和文明施工。2.2设备选型根据设计要求和试桩资料选取专门的施工机械。施工机械选定

8、后应核实场地地基承载 力是否满足桩机施工要求,如不满足应采取相应工程措施。本工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长 最长为25米,故选用DM-3机械型号桩机设备。剖面图立血图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设备主要有:a底盘、b支架、c箱体、d同心双轴钻杆、e 自动伸缩钻头等组成。机械 型号内钻杆直径(mr)i外钻杆直径(mr)i电动机功 率(kW机架高度(m成桩深度(m成桩直径(mrhDM-3951272X 37282550016002.3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应具备施工用水、用电、施工道路畅通。(2)施工场地平整,地耐力应满足桩机施工要求。(3)应完成场地邻近建筑、道路、管线、高压输电线、构筑物、边坡、环境等保护

9、 措施。(4)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在没有施工资料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先进行试桩,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工艺参数试验,同一工程地质条件下试桩数应不少于3根。试验桩的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试验桩应与工程桩一致。(5)工艺性试桩应获得的参数: 掌握满足设计单桩喷浆量(由水泥掺入量、水灰比计算)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杆 下沉和提升速度、喷浆压力、断浆量、搅拌机转速、进入持力层电流和钻进速度等(供参 考的双搅桩机械参数:下沉速度 0.50.8m/min ;提升速度0.71.0m/min ;内钻杆转速 50r/min ;外钻杆转速70r/min ;下沉时喷浆压力 0.250.40MPa。 掌握下沉和提

10、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搅拌头形式、电机功率与搅拌叶片的宽度和倾角等(供参考的双搅桩机叶片宽度 80100mm叶片厚度2540mm叶片倾角1020 度)。 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合比、水灰比是否便于施工,是否需要添加外加剂等; 检验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试桩参数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搅拌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符合下式关系,确保加固范围内任何一点的土体均能经过20次以上搅拌。 施工时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水平和导向架垂直,搅拌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径、

11、扩大头深度和处理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6)施工注意点如原地面为一般地基段,则清表后即可施工搅拌桩,如原地面为河浜地段,则先清淤 回填碾压至原地面,再施工搅拌桩,打桩路段填浜处理时不铺土工布及玻纤格栅。在过水箱涵位置施工水泥搅拌桩时,应以箱涵底标高来控制搅拌桩的桩顶标高。2.4施工工艺流程图a b c 1 c 1 g h钉形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a)搅拌机就位:搅拌机到指定桩位并对中;b)喷浆下沉:启动搅拌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 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外钻杆逆时针旋转,内钻杆顺时针旋转)切割、搅拌 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c)施工下部桩体

12、: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收缩到下部桩体直径; 喷浆切土下沉: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设计 深度,在桩端应就地持续喷浆搅拌10秒以上;d)提升搅拌:搅拌机提升、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 至扩大头底面标高;e)伸展叶片: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伸展至扩大头径;提升搅拌:提升钻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f)切土下沉: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 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g)提升搅拌:关闭送浆

13、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 桩顶标高以上50cm,完成单桩施工。2.5成桩要求施工前必须保证机架垂直,偏差不大于1%,保证机架底盘水平。桩位偏差不大于 50mm桩径和扩大头高度不小于设计值。桩长由设计和施工工艺参数控制,施工至设计桩 底附近应注意最后30s电流和进尺参数,其值由工艺性试桩确定。成桩过程中应控制水泥 浆的比重,并符合有关技术要求。2.6施工资料的整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每根桩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办理汇总、验收、签证等手续。2.7 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执行。施工 机械安全生产应按照建筑机械使用

14、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和J119-2001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执行。2.8 成桩质量检查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应贯穿施工全过程。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纪录和计 量纪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 内外钻杆转速、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停浆处理方法和单桩施工时间等。施工准备阶段,应对原材料质量、计量设备、搅拌叶片的伸展直径和机械性能进行检 查。施工前应检查桩位放样偏差,其容许偏差应控制在 50mm。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机架的垂直度、机架底盘的水平度、水泥浆比重、搅拌机提升和下 沉速度以及钻机下沉最后 30s 的电流和钻进速度等。单桩施工结束后,应对桩位偏差、桩径、单桩水泥用量以及单桩施工时间进行检查。其中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径和单桩水泥用量不小于设计值,单桩施工时间不小于由工 艺试桩确定的时间值。2.9 桩身质量检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成桩 7 天后采用浅部开挖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和搅拌均匀程度,并 可检验桩身直径,作好记录,检查频率为 1%。,且不少于3根。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成桩 28 天后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和取芯进行室内无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