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958957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自评试卷语文试题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凑合端详甘拜下风有志者事竞成B沉湎贸然和衷共济万变不离其宗C诙谐诡秘生杀与夺不费吹灰之力D姿式炫目明察暗访百密未免一疏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 的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5390亿元,比2012年春节期间增长14.7%。在“除火患、保平安”冬春专项行动中,市科技馆与消防总队市南区支队的消防官兵联合进行了消防实地 。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实用规定除“校车驾驶人管理”章节外,其他条例已

2、于2013 年1月1日起正式 。A监测演练实行 B检测演练施行C监测演习施行 D检测演习实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来看,许多考生能够结合自己耳濡目染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己的感想,读来亲切生动。B中国文化在欧洲广受欢迎,让世界另眼相看,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以及当今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力。C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但其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迫不及待。D汪曾祺的散文有以下两点值得学习:文字不求矫揉造作,文风平易近人;能懂得以包容之心话“家常人生”。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剪纸以

3、其别具一格的审美思维和造型语言,显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一。B书籍的出现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贬低甚至疏忽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C巨星云集的湖人队一败再败,不仅与总冠军渐行渐远,甚至连季后赛都成为了难以企及的奢望,这与霍华德没能统治内线不是不无关系。D成都城市微博“微成都”,通过图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传播介质,探索出一条政务微博传递正能量的新路径。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语言与文化金开诚由于某一民族的语言从来就是传播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便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民族文化色彩与意味。个体

4、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便可能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一代代人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是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形成传统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说话,最早会叫爸爸、妈妈,他在学会这两个词的同时,定然把它们同父母的具体形象相联系,而这形象则是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男人和中国妇女;后来幼儿又逐渐感知父母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地位和处境,并分出对“严父慈母”的不同情感和态度,这些情况当然是由传统的历史文化决定的。因此,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一些富于感性的表象以及一定的情感色彩相联系的。中国有许多独特的名胜,说起那些地名,中国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毫无意味的符号。例如中国古代说到塞北与江南,便分

5、别含有不同的意味。江南人说到苏杭,也有特定的文化感受,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已深入人心。说苏杭说到“烟柳画桥”,这又有独特的意味。其实,世界上各个国家大都有柳有桥,但是只有中国人说“烟柳画桥”,而且比较多见的是用来描写江南景色。它所含有的意味,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入感受的。中国人说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也各有不同的语感或联想。这既是因为人们对四方、四季的气候、景观与生态有不同的感受,也因为传统文化把四方、四季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气候、景观、生态与五行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模糊的感受:即东方,春季有温暖和煦之感;南方夏季有炎热蓬勃之感;西方,秋季有清凉萧瑟之感;北方,冬季有寒冷肃杀之感。这样的

6、语感是中国特有的,而且有的人还辨析得相当精确。例如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太白纯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很能说明李白用词之准与王国维感受之准。比如首句“西风”就不能换成“东风”“南风”,因为这二者给人以阳和之感,不能与“残照”协调相配;“北风”则流于凄厉,不如“西风”的萧飒更利于全景统一。下句四字假如换成“秦家陵阙”或“隋家陵阙”,原词的“气象”也不免减色;而对不同“气象”的感受则有赖于对秦、汉、隋三朝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有较多的印象积累,方能形成某种“完形感”,从而觉出此处只有用“汉家陵阙”气象最好。小孩学话当然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语感

7、,但从他学话开始,那凝结在字词上的历史、文化意味却会逐渐被语言使用者感知,对他产生熏陶或感染,这确实是毫无疑义的。至于那些字面本身就有思想倾向或情感色彩的字词,对学话人的影响就更加直接了。由于这种思想倾向和情感色彩也是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因此所谓影响也就是通过学话用话而受到文化的熏陶。 (摘编自金开诚文化随笔)6下列对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依靠语言来传播的,因此人们在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传播本民族的文化。B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爸爸妈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两个词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C中国那些名胜的名称在中国人看来,不只是

8、抽象的符号,它们含有不同的意味,这是由独特的文化感受决定的。D个体在学话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感知到字词中的文化意味,从而逐渐受到民族文化的感染或熏陶。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苏州、杭州本是两个地名,“烟柳画桥”一词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意味,这意味是很多外国人难以感受得到的。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与五行相配,使得汉语中“东西南北、春夏秋冬”这些词语摆脱了气候、生态的感受,成为模糊的概念。C“汉家陵阙”与“秦家陵阙”、“隋家陵阙”的气象不同,这种不同产生于汉朝、秦朝、隋朝这三个朝代留下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的差异。D因受社会文化制约,有些字词字面本身就具有思想倾向和

9、感情色彩,因此学习这些字词也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文化要得以传承并形成传统,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而学好汉语,是我们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B塞北与江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味,不再只是两个语言符号,其中的文化意味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的。C李白诗句“西风残照”之“西风”不能换成“东风”“南风”,是因为“西风”给人清凉萧瑟之感,与“残照”协调统一。D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要代代相传,只能通过一代代人认真学习、研究本民族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沧州酒,阮亭先生

10、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此称。著名已久,而论者颇有异同。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醴未必佳也。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沧州制府尚不能得一滴,他可知也。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水虽取于卫河,而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沉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始有冲虚之致。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其新者不甚佳,必置阁至十年以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又大姓若戴、吕、刘、王,率多零替,酿者亦稀,故尤难得。或运于他处,无论肩运、车运、舟运,一摇动即味变。运到

11、之后,必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取饮注壶时,当以杓平挹;数摆拨则味亦变,再澄数日乃复。姚安公尝言:饮沧酒禁忌百端,劳苦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盖以此也。其验真伪法:南川楼水所酿者,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不过四肢畅适,恬然高卧而已。其但以卫河水酿者则否。验新陈法:凡置阁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味变矣。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董曲江前辈之叔名思任,最嗜饮。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语锐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

12、”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沽于岸上肆中肆:店铺B耻于贩鬻 鬻:卖C次日亦不病酒 病:损害,祸害D寓李进士锐巅家寓:居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论者颇有异同而今安在哉B以锡罂沉至河底 作师说以贻之C数摆拨则味亦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恬然高卧而已河东凶亦然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沧州酒奇特的一组是皆沽于岸上肆中 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酿者亦稀,故尤难得一摇动即味变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A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

13、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州酒虽然久负盛名,但说起沧州酒来,人们的看法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真正的好沧州酒并不容易买到。B沧州酒不是普通人家能够酿造出来的,必须是世代相传的酿酒世家,才能够把握好水与火的关键环节。C姚安公认为,饮用沧州酒禁忌太多,喝来有点得不偿失。不如打发小童去随便买壶酒喝,更觉陶然自乐。D董曲江的叔叔董思任非常喜欢喝酒,他任沧州知府时,知道好酒不该由官府享受,直到罢官之后才得以尽情喝酒。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4分)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

14、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4分)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2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 陈克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注陈克:南宋词人。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1)本词上阕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4分)(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下阕中“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个小题)(6分)(1)子曰:“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_,青楼梦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