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957350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经过了讲解推荐作品和练习题的锻炼,我终于可以开场讲正课了,而我的第一节正课就是讲孟浩然的诗歌?夜归鹿门歌?。新教材与我们以前使用的旧教材有很大的改动,这首诗我以前也没有学过,因此我花了较长的时间来解读文本、查阅资料,最终将这节课设计成了2个课时的讲读课。按照诗歌讲解的一般规律,我由李白杜甫引出盛唐时期另一位出色诗人孟浩然,介绍孟浩然的生平为人和他的诗作风格,在解题的过程中介绍“鹿门山的典故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旨,然后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详细分析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主要分析?夜归鹿门歌?的

2、艺术特色,比较阅读王维的?归嵩山作?,体会两首诗在诗境上的异同。所有的教学内容在两节课的时间里顺利完成,重点突出,条理明晰,详略得当,分析全面深化,根本实现教学目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乏:1提问不够明确。在整体感知部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首诗由渔梁渡头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场景,试概括一下,自己设计的答复是“汉江舟行图和“鹿门山途图。但实际上,学生还无法直接概括出来,课堂出现了短暂的冷场,最后还是在我的引导之下才有一位同学说出了“江边和“山上两个场景,离预期的答案尚有一定的差距,只能自己加以概括了。第二单元介绍的诗歌赏析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那么就要重点把握诗歌的意

3、境。学生面对“诗句写了什么景象一类的问题,总是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这样根本无法深化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这些问题也常常显得没有价值。不妨明确提出让学生置身诗境,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从而帮助他们把握诗歌的内在意蕴。2备课时不够仔细,有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到。在首句“山寺钟鸣昼已昏中,“昼已昏即照应了诗题中的“夜,明确道出了此时的时间点,这一个细节问题被我忽略了。在讲到“幽静的古寺传来报时的钟声时,我直接说这一句表现了环境的安宁静谧,没有指出“古寺钟声明晰可闻这一听觉现象,过渡太快,跳跃性较大,也忽略了“本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描写这一知识点。看来,我以后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更加深化细致,反复推敲,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真正做到全面详细,讲解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