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951796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其动力是( )A叶绿体B二氧化碳和水C光能D淀粉和氧答案:C解析:【解答】:选C。植物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叶绿体相当于生产东西的“机器”而叶绿体存在于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所以一个个的叶肉细胞就相当于一个个的“车间” 利用的能量是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

2、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答案:B解析:【解答】:选B。由光合作用的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同时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3、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C几乎所用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 D有些植物在黑暗的条件下也能进行

3、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解答】:选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光合作用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因此,几乎所用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植物体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光,即使有叶绿体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4、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

4、气中的生物是()A人类 B细菌、真菌 C哺乳动物 D绿色植物答案:D解析:【解答】:选D。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D正确【分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据此解答5、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答案:

5、B解析:【解答】:选B。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B的叙述是正确的【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作答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氧气,产物是有机物和能量B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能,产物是化学能和氧气C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和氧气D原料是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答案:C解析:【解答】:选C。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

6、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7、下列各项中,属于光合作用产物的一组是()A水和氧气B二氧化碳和水C有机物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氧气答案:C解析:【解答】:选C。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8、在“小麦田鼠鹰”食物链中,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田鼠食小麦后在体内合成 B鹰捕食后在体内合成的C小麦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太阳制造有机物答案:C解析:【解答】:选C。鹰吃田鼠,鹰体内的有机

7、物来源于田鼠的体内;田鼠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来自小麦的体内;小麦体内的有机物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小麦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即小麦9、小明的家里有一个大鱼缸,因为他的爸爸特别喜欢养鱼小鱼发现爸爸还在浴缸里放了很多新鲜的水草,你知道小明爸爸这样做的目的吗()A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C增加鱼缸内的氧气 D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解答】:选C。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所以金鱼进行呼吸作

8、用消耗水中的氧,而新鲜的水草除了能进行呼吸作用外,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金鱼和水中的其它生物呼吸所需因此把新鲜的水草放在鱼缸里,其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气含量,C符合题意【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10、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选叶遮光 酒精脱色 黑暗处理 碘酒显影 清水漂洗 观察变化A B C D答案:C解析:【解答】:选C。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步骤如下:把盆裁的灭竺葵

9、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暗处理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均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即设置对照组剪下遮光的叶片,丢掉黑纸;将剪下是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由绿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并记录结果由上所述,只有选项C比较符合题意。【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11、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A,B,C三个部位一般不会呈现蓝黑色的是()A、

10、只有A,B B只有A,C C只有B,C DA,B,C都是碘液颜色答案:B解析:【解答】:选B。此实验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乙叶片,遮光部分(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和未遮光部分的变量是光,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故滴加碘液不变蓝甲叶片A和B的变量是水,将主脉切断后,切断部位的导管被切断,导致水分无法运输到叶片的A处,A处因为无法得到原料而停止了光合作用,因此淀粉无法生成,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B处在切断部位以下,因此能得到导管输送来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处能产生淀粉,滴碘液变蓝色。【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要准

11、确找出实验的变量。12、若某植株的一叶片的主叶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上贴上锡箔(如乙叶);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色,锡箔C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光B叶绿体和光C水和二氧化碳D水和叶绿体答案:A解析:【解答】:选A。甲叶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的A处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A、B两处就形成以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B部分变蓝,而A部分不变蓝,说明B部分的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

12、要水分乙叶把C处遮光,与B见光的叶片,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此对照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乙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的变量是光,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在探究实验中要得到可信的结论,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1个13、绿色植物叶片经暗处理后,再把叶片一部分遮光,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再加碘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

13、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A光合作用需要光,制造淀粉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D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答案:A解析:【解答】:选A。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组,既叶片的一部分见光,另一部分不见光,光是惟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汽的颜色,说明未制造淀粉因此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

14、、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1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用于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水;需要二氧化碳;需要光;需要叶绿体;释放氧气;产生淀粉A B C D答案:D解析:【解答】:选D。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由不透明的锡箔片遮盖的位置由于缺少光照,虽然有叶绿体,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而不被不透明的锡箔片覆盖的部位滴加碘液呈蓝色,说明不被不透明的锡箔片覆盖的部位有淀粉生成;从而说明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同时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淀粉遇碘的颜色变化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15、右图所示为某植物绿叶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经光照4小时,然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呈蓝色,而未遮光部分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B C D答案:C解析:【解答】:选C。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呈蓝色,还是黄白色;叶片未遮光部分有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呈蓝色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唯一的变量是光所以该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