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95101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水混合物、硫酸、氢化钠都是电解质B. 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将酸分为一元酸,氧化性酸,强酸C. 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 两种盐之间相互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答案】A【解析】【详解】A. 冰水混合物为弱电解质,硫酸、氢化钠是强电解质,A正确;B. 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将酸分为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按照能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按照能否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可分为强酸和弱酸,B错误;C. 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

2、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C错误;D. 两种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会生成两种新盐,但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生成盐,还有可能生成单质、氧化物等,D错误;故答案选A。2.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 “霾尘积聚难见人”,雾和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C.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指“碘的升华”D. “火树银花不夜天”指是金属单质的焰色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 “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是植物的种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错误;B. “霾尘积聚难见人”,雾和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B正确;C. “日照香炉生

3、紫烟”中的紫烟是固体颗粒,而碘升华得到的是碘蒸气,C错误;D. “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而不是金属单质,D错误;故答案选B。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5 mol雄黄( As4S4,结构为)中含有NA个S-S键B. 在1mol /L的NH4NO3溶液滴加氨水使溶液呈中性,则1L该溶液中NH4+的数目为NAC. 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D. 常温下,将1 mol CH4与1 mol Cl2混合光照,使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NA【答案】B【解析】【详解】A. As4S4中,As为第VA族元素,S为第V

4、IA族元素,As成三个键,S成两个键,故白球为S,所以雄黄中不包含S-S键,A错误;B. 在1mol /L的NH4NO3溶液滴加氨水,由电荷守恒可知,因为溶液呈中性,则,所以,则1L该溶液中NH4+的数目与硝酸根相同为NA,B正确;C. 标准状况下,氟化氢为非气态,因此无法求算,C错误;D. 在光照条件下,将1molCH4与1molCl2混合充分反应后,由于氯气不足,可发生多步取代反应,生成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HCl等,故无法确定生成的气体分子数,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仅限于标况下为气态的物质使用,其他物质状态和环境下

5、不适用。4.常温下,下列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Fe2+、NO3、SO42、Na+B. 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NH4+、NO3-C.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D. c(OH-)/c(H+)值为100的溶液:S2-、Na+、SO42、SO32-【答案】D【解析】【详解】A.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在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体现强氧化性,与有还原性的二价铁离子无法大量共存,A错误;B. 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为强酸溶液也可能为强碱溶液,在强碱溶液中,铵根离子无法大量存在,B

6、错误;C.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可能为强酸溶液也可能为强碱溶液,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下碳酸氢根离子均无法大量存在,C错误;D. c(OH-)/c(H+)值为100,即c(OH-)c(H+),溶液显碱性,S2-、Na+、SO42、SO32-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在离子共存的题目当中,注意分析题目所给条件,如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为强酸溶液也可能为强碱溶液,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可能为强酸溶液也可能为强碱溶液等。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澄清石灰中滴入少量的NaHCO3溶液: Ca2+OH - +HCO3- = CaCO

7、3+H2OB. 足量的醋酸溶液除水垢:2H+CaCO3= Ca2+ CO2+H2OC. 少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 SO2+H2O+Ca2+2ClO- = CaSO3+2HClOD. 足量的氯气通入FeBr2溶液:2Cl2 + 2Fe2+ +2Br-=2Fe3+4Cl- + Br2【答案】A【解析】【详解】A. 澄清石灰中滴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可将碳酸氢根的系数定为“1”进行配平,得到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 - +HCO3- = CaCO3+H2O,A正确;B. 足量的醋酸溶液除水垢,醋酸为弱电解质,因此在离子方程式中不拆,B错误;C.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少量的S

8、O2通入Ca(ClO)2溶液,产物应为硫酸钙而不是亚硫酸钙,C错误;D. 因为Cl2过量,所以将FeBr2中的Fe2+和Br-全部氧化,分别生成Fe3+和Br2,离子方程式为3Cl2 + 2Fe2 +4Br=2Fe3+6Cl + 2Br2,D错误。故答案选A。6.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是比Cl2、O3、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就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OH)3+3ClO+4OH=2FeO42- +3Cl+5H2O,

9、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SO4 +6Na2O2 = 2Na2FeO4 +2Na2O +2Na2SO4 +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低温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更小B. 湿法制备中每生成1mol Na2FeO4 转移3mol电子C. 干法制备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 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体中的H2S、NH3等,生成的Fe(OH)3胶体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答案】C【解析】【详解】A. 工业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就可析出高铁酸钾,说明低温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更小,A正确;B.

10、湿法中每生成,有参加反应,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转移电子3mol,B正确;C. 干法制备中,氧化剂为过氧化钠,还原剂为硫酸亚铁和过氧化钠,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C错误;D. 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体中的H2S、NH3等,生成的Fe(OH)3胶体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D正确;故答案选C。【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一个物质同时作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好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可通过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来进行判断。7.空气中的硫酸盐会加剧雾霾的形成,我国科学家用下列实验研究其成因:反应室底部盛有不同吸收液,将SO2和NO2按一定比例混

11、合,以N2或空气为载体通入反应室,相同时间后,检测吸收液中SO42-的含量,数据如下: 反应室载气吸收液SO42-含量数据分析N2蒸馏水a. bdac.若起始不通入NO2,则最终检测不到SO42-3%氨水b空气蒸馏水c3%氨水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控制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B. 反应室中可能发生反应:SO2 + 2NO2 + 2H2O=H2SO4 + 2HNO2C. 本研究表明:硫酸盐的形成主要与空气中O2有关D.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铵态氮肥可能会加重雾霾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A. 因为空气中的硫酸盐会加剧雾霾的形成。SO2和氮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SO4

12、2-,所以控制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故A正确;B. 反应室中SO2为还原剂,NO2为氧化剂,N2做载体,蒸馏水做吸收液,可发生反应:SO2 +2NO2 +2H2O=H2SO4 + 2HNO2,故B正确;C.由已知 bdac,若起始不通入NO2,则最终检测不到SO42-,可知硫酸盐的形成主要与NO2有关,故C错误;D. 铵态氮肥易挥发产生氨气。由已知的数据分析可知,在载体相同,吸收液为氨水的条件下,将SO2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时产生SO42-的浓度较大,而空气中的硫酸盐又会加剧雾霾的形成。所以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铵态氮肥可能会加重雾霾的形成,故D正确;答案:C。8.某强酸性

13、无色溶液中可能含下表离子中的若干种离子。阳离子Mg2+、NH4+、Ba2+、Al3+、Fe2+阴离子SiO32-、MnO4-、Cl-、NO3-、SO32-实验I :取少量该试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100 mL原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1 mol 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不进行实验就可以推断出,上表中的离子一定不存在的有_种,沉淀Z的化学式_。(2)检验气体X的方法是_; (3)写出实验的图象中BC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4)A点对应的固体质量为_g。(5)通过实验I可以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

14、,推算该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为_mol L-l,检验该阴离子的方法是:_。【答案】 (1). 4 (2). Mg(OH)2 (3).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冐白烟 (4). Al(OH)3OH=AlO22H2O (5). 0.136 (6). NO3 (7). 0.08 (8). 取液,加入铜片,再加少量浓硫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解析】【分析】溶液无色,则不存在有色离子,即亚铁离子、高锰酸根离子;溶液显酸性,则不存在硅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该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后无沉淀生成,则不存在氯离子,因此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该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得不到沉淀,说明

15、不存在钡离子,所得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气体X、溶液Y和沉淀Z,X是氨气,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镁,含有镁离子;根据图像可知开始时氢氧化钠首先中和氢离子,然后沉淀金属阳离子,沉淀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与铵根结合生成氨气,然后沉淀开始减少,最后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溶解的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铝,含有铝离子。【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不进行实验就可以推断出表中的离子一定不存在的有4种,即亚铁离子、硅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根据分析可知沉淀Z的化学式为;(2)氨气是碱性气体,检验氨气的方法是用镊子夹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X,试纸变蓝,则说明X为氨气;(3)实验的图象中BC段发生氢氧化铝的溶解,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