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与原因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95069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与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与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与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与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与原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与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与原因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的调查何棣豪 化学化工学院10化学2班内容摘要: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关键词: 思想 道德 建设调查目的:一个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

2、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调查对象:本校大一到大四的各学期学生调查时间:201

3、1年11月11日到11月23日调查地点:本校自修室、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调查方法:随机问卷调查(纸质问卷及网上调查) 统计方法:数量关系分析方法,即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一、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在校大学生所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全方位的。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也无一例外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西方文化产品诸如麦当劳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

4、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观音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更有西方腐败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 ,会通过诸如互联网、对外文化交流、考察旅游等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切无疑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当前形势下,本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主流方向是积极的。(1)由下图可见,在美的认识上,大部分本校同学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好是真正的美。也就是说,很多学生都认为心灵美才是人真正的美,这与以前学生的审美观相比有了不小

5、的改变,有着深刻意义的进步。图: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被问及“对于道德修养方面你清楚多少?”时,有76.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很清楚,同时,问到“你觉得自己思想境界怎样?”时,大部分本校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境界有信心(见下图)。图:你觉得你的思想境界怎么样这很客观地反应了本校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虽然较模糊,但依旧有着较强的信心,认为自己的道德思想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在素质方面和道德的联系上,91%的本校学生认为自身素质可以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不违背道德,说明了本校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是过硬的,可喜可贺。(2)在行动方面,他们是不是真的能符合思想道德素质呢?让我们来看以下问题:“你认为大学生会不会在公共

6、场合乱扔垃圾?”,当问到这个问题时,有85.7%的同学填写“偶尔会”。虽然他们很多人还是有这一坏习惯,但次数已经减少很多了,这与本校学生道德素质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说这一点要用什么来证明,你们可以来看看本校的垃圾有多么少,生活环境有多么优美。同时,在问到“当监考老师离开考场,你是否会作弊?”这个问题时,三分之二的同学表示自己是不会作弊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比分数更重要”,说明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以诚信为本,绝不会因为片面的利益而屈服。这个数据虽然与以前的相比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让人感到欣慰。但问到会作弊的原因时,另外三分之一的同学主要认为分数很重要,说明他们的道德意识不清,还需要有所改进。见下

7、表:图:你会不会作弊?从(1)、(2)两点可以看出,虽然本校的学生的道德素质不算高,但思想道德发展主流方向是积极的。不过还是有着不少的缺点,特别是在被问到“大学生道德缺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旷课早退,不尊重老师”。的确,从本校的情况来看,尤其是上选修课时,旷课早退的情况是非常严重,例如,我所上过的历史选修课,除了最后一节课,每节课平均只有大概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到,这是十分严重的。同时在攀比方面,有88.2%的学生比较爱攀比(包括了一些爱攀比、很多爱攀比、非常多爱攀比 、攀比成风的人),这一点比重在逐年增加,这是十分不利的,尤其会对以后的生活理财以及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2.

8、学习风气总体来说比较好,但需要改进。在问到“你觉得你的智力高吗?” “你觉得你的学习接受能力强吗?” 这些问题时,大部分本校学生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自身学习条件比较有信心,有着积极学习的想法。关于“你觉得大学生最需要具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最得到认同的特点是“思维敏锐”,在六个选项中排在第一位的票数是最多的。这说明大家在学习方面对思维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思维的敏捷对学习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只列出排在第一名的性格排名:选项小计比例思维敏锐3533.33%目光远大2523.81%乐于助人1514.29%廉洁自爱109.52%知荣辱109.52%讲道理109.52%填写

9、人次105同时,在问到“当没有人监督你,你还会坚持完成你要做的事吗?”时,95%的同学表示会坚持完成你要做的事,说明本校学生还是有着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以及非常自觉的学习习惯,这对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是非常有益的。这不仅仅对学习方面有着好的影响,也对下面要论述的法律知识之摄取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调查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图书馆或自修室其实没有在学习,而是在玩手机,或者睡觉,谈笑,这是在浪费学习时间以及霸占学习场地的表现,这对养成好的学习风气有着不良影响。还有上面所说旷课严重情况,这不仅是道德的问题,而且也是对自己学习的不负责,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这也是造成学习风气不佳的原因之一。从上述几方面

10、来说,学习风气总体来说较好,但仍需改进。(3)大部分同学对法律比较了解,并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在“你对法律的内容了解多少?”这个问题上,71.4%的同学表示自己一般了解法律,说明他们法律有着基本的认知。而问到他们的法律认识来源,主要来自自己家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书报读物,说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这对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有着较好的影响。(见下表)图:法律知识的来源至少有了法律知识,他们就不算是法盲了,这个是值得欣慰的。但是能不能真正地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接下来要探讨的。当问到“你对当下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有何看法?”时,大部分的本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基本不会运

11、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这是不是真的呢?我们可用以下例子来证明:“假设不幸遭劫或被盗,你会怎么办?”这个问题的解答真出乎了我的意料,选了“当做买教训”和“暗地里找人将其揍一顿”的人数差不了多少,只有15个人(共有105人)选了“立即报案”。看来本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真的异常淡薄,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有一些人还可能会让自己陷入犯罪的泥潭的。的确,懂得法律是一回事,懂得怎样遵守和运用法律是另一回事。二、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特点及原因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基本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呈现出如下特点:1.道德观多元化与复杂化2.社会公德的这五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遵守起来并不困难,对于常年受正规

12、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应该是道德的底限。虽然多数大学生能按照公德的要求去行事,但落实到每一项,有很多同学达不到公德要求的。可以想象,完全符合这五个方面的学生的数量会更少一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观虽然依然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已非一统天下了,其它的道德观、价值观已经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3.道德观的多元化与复杂化有其家庭背景、学校背景与社会背景。(1).首先是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2).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非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在社会上大量存在。总之,大学生道德观的多元化、复杂不是某一因素造成的,是学校、社会包括家庭环境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道德“知”“行”脱节道德标准的双重化

13、“知”“行”脱节问题早已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而本次调查数据则很好的为这个结论提供支持。问及“在你对考试作弊现象怎么看?”时,调查结果中14.4%的人选择了“纵容包庇自己也干”,33.3 %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超过7成的大学生明知应该通过言行去制止这种不道德行为,可是他们却选择了沉默。换句话,道德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仅是停留在“知”的层面,而已无法去“行”了。道德“知”“行”脱节原因多由以下引起:(1).社会道德环境不佳、学校德育不力、互联网负面信息毒害等。(2).个人心理尚未成熟。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知识虽然丰富,可是阅历浅、生活经验太少,对事情的认识容易限于表面(3).责任意识不强

14、,对自己许下的承诺当作儿戏。5.法律“知识”与“行使”的脱节化大部分学生多少都知道一点法律,这一点上面都已经说清楚了,但是,现在大学生违法的却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呢?从这次调查中发现,在问及“你认为大学生违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大部分人都认为“社会竞争激烈,自身压力过大”(见下表),这侧面说明了现在的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社会竞争的应付能力已经不如从前的大学生,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大学生缺乏锻炼,阅历浅、生活经验太少。选项小计比例社会竞争激烈3533.33%自身压力过大3028.57%失恋00%大学生法律知识淡薄2523.81%受到非法的侵害,为了出气54.76%自身生活条件不好

15、109.52%填写人次105图:大学生违法的主要原因同时,法律意识依旧很淡薄,对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强,原因是1. 法律知识虽然有,但依旧淡薄(见上表),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但不可忽视。2. 怕自己受到伤害,被人出手报复,能忍则忍3. 法律制度的宣传不够完善三、我们的建议道德方面:1.加强社会公德教育。(1).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2).做好监督、引导作用。(3).国家完善经济市场体系,严惩损害公共利益行为。(4).加快社会公德法规法章建设。2.加强校园教育。(1).学校积极举办公德素质宣传,进行道德素质演讲。(2).进行公德素质大评比同学生年终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更具有约束力。(3).学校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 (4).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新社会公德教育方式。3.加强家庭教育。(1).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参加各种公德讲座并予以借鉴。 (2).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劝导,争取做公德模范家庭。(3).父母应以身作则,提高重视度,为小孩做好榜样。4.加强个人学习。(1).不断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牢记宗旨以守德。(4).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