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五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943065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五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五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五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五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五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五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第五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单一性C.整体性D.区域性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下列选项与其相符的是()A.风力大B.沙漠广布C.光照强烈D.植被茂盛解析 第1题,图中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第2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的总体特征协调一致。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湿润,其植被茂盛。答案 1.C2.D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完成第34题。3.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A.

2、甲水位下降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D.丁加重4.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解析 第3题,修建水库形成人工湖,水位上涨,受其影响,地下水位上升,故甲为水位上升;受人工湖泊的影响,局部地区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故乙为改善局部气候;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蓄水拦沙,导致河流下游泥沙沉积减少,故丙为减少;水库的调节作用使河流下游地区洪水灾害减轻,故丁为减轻。第4题,图示是修建水库后产生的一系列水文条件的改变,进而使土壤、生物、气候等发生改变,体现了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3.B4.C自然地理环境各

3、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据此完成第56题。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B.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C.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红色土壤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是因为风力侵蚀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6.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

4、节变化解析 第5题,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减少;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红色土壤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是因为流水侵蚀;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不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第6题,森林使昼夜温差和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植被减小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答案 5.B6.C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7.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沙尘暴频发洪涝灾害增多A.B.C.D.8

5、.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 第7题,从图中看出林地在不断减少,梯田的面积在增大,由于开垦梯田,破坏植破,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使河床抬升,容易产生洪涝灾害。第8题,由于植被破坏,引起水文等其他要素也发生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7.D8.B读景观图和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第910题。9.世界局部地区图中各地与景观能正确匹配的是()A.aB.bC.cD.d10.dba的景观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由赤

6、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 第9题,世界局部地区图中的点与景观的正确匹配是a,b,c,d。第10题,dba的景观变化是沿着纬度的变化方向而变化,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 9.D10.D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线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图中大陆上的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12.图中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 第11题,从题干“沿45纬线”和图中经度(西经6080)可推知,该地位于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

7、候区,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南美洲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南美洲无亚寒带针叶林。第12题,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南部,山的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 11.B12.D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图中三地的自然带()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14.图中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 第13题,图中三地的自然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是因海拔高形成的,是因位于山地背风坡,

8、降水少形成的。第14题,图中三地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 13.A14.C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第1516题。15.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6.影响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解析 第15题,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16题,自然带的变化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答案 15.B16.A导学号4517404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9、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第1719题。17.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18.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19.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解析 第17题,考查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山苔原带气温低、降水量少、植被覆盖率低,其都与该地带

10、海拔高密切相关。在高山苔原带,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与海拔有关,A项错误;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再减少,B项错误;相同面积相同降雪量,坡度大积雪厚度小,坡度小积雪厚度大,与坡度密切相关,与海拔基本无关,C项正确;坡度大小影响土层的厚薄,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气温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D项错误。第18题,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冬半年冻害的形成与大幅度降温有关,长白山西北坡冻害高发,说明西北坡受坡向影响,存在导致出现异常降温天气的因素。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积雪薄,且易被风力吹散,受其影响冬季降温幅度最大,冻害高发,D项正确;年降

11、水量的大小对冬季少雨季节的低温影响较小,A项错误;冬季气温最低不一定降温幅度最大,B项错误;长白山北坡的年日照时数最少,而不是西北坡,C项说法错误。第19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长白山降雪期缩短,裸露的矮小灌木缺少积雪的覆盖,使得冻害加剧;并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矮小灌木生长期延长,同样也使得冻害加剧,C项正确。蒸腾加剧影响土壤水分,不影响气温,不会导致冻害加剧,A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与低温更低相矛盾,且与太阳辐射变化无关,B、D两项错误。答案 17.C18.D19.C读某山北坡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第2021题。20.影响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的主

12、导因素是()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水热变化D.光照条件21.根据自然带分布情况,此山可能位于我国()A.东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解析 第20题,随着山地海拔的变化,水分和热量条件发生改变,自然带类型发生变化,因此影响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热变化。第21题,由于山麓地带植被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因此此山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山麓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林;西北地区山麓地带自然带为温带荒漠或温带草原;青藏地区山麓地带自然带为高寒草甸带。答案 20.C21.A北京时间2018年1月8日,法国总统抵达陕西省级行政中心西安,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据此完

13、成第2223题。22.从法国巴黎到西安一线的自然带变化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C.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23.法国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下图是该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其北坡雪线低于南坡的原因是()A.北坡为迎风坡,降雪多B.北坡为向阳坡,气温高C.北坡为背风坡,降雪少D.北坡纬度低,气温低解析 第22题,结合气候分布规律,由法国至西安,自西向东横贯亚欧大陆,气候变化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

14、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变化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3题,由图可知阿尔卑斯山脉北坡雪线较南坡雪线低。北坡为迎风坡,降雪多,雪线低;北坡为阴坡,气温低;南北坡纬度差别小,北坡纬度偏高,气温低。答案 22.A23.A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第2425题。24.下列大洲缺少自然带的是()A.非洲B.南美洲C.大洋洲D.亚洲25.自然带为()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常绿阔叶林带D.常绿硬叶林带解析 第24题,自然带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非洲无此自然带的分布。故选A项。第25题,图中自然带主要分布在40N以南大陆西侧的地中海气候区,典型自然带为常绿硬叶林带。答案 24.A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甲图乙图丙(1)根据上述三幅图分析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并解释其原因。 (2)上述三幅图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些特征?(3)总结自然地理要素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解析 第(1)题,地形变化导致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明显不同,也导致垂直方向植被变化。第(2)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这体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