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案例:因势利导铸人格魅力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941733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教育案例:因势利导铸人格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教育案例:因势利导铸人格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教育案例:因势利导铸人格魅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教育案例:因势利导铸人格魅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教育案例:因势利导铸人格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教育案例:因势利导铸人格魅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教育案例:因势利导,铸人格魅力一、案例背景王某,是我班一名男生,聪明、热情,学习成绩始终位于年级前 茅;在每次的一分钱献爱心活动中表现积极,尤其在为本班贫困生捐 款中把自己的零用钱元捐出来,并祝同学一切顺利;但生性好动、纪 律涣散,上课随意大声说话,有时回答问题阴阳怪调,不该儿化的音 故意儿化;不分场合,与老师开玩笑,有时玩笑的内容过分。上课没有正确坐姿,常常翘起二郎腿;下课说脏话,满校园追逐 打闹;课堂上若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他过于简单,便随口喊到:“这 么简单的问题还用讲”,或者干脆趴在桌子上睡起觉。老师批评多次 不改正,而且逆反心理已很强,多次与任课教师发生冲突。二、案例原因分析我接

2、触此学生之前,已从所任教的教师那里了解该生的大致情况 为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导致其行为偏差的原因,帮其纠正错 误,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人格,一方面,在平常细心观察、归纳 总结,另一方面,多次找学生和该生谈话。将其原因归纳如下:生性 聪明,接受能力和记忆力强。不很刻苦学习,成绩暂且名列前茅;正 是由于长期成绩优异,无竞争对手,老师对他也格外看重,导致了逐 渐自负,不把简单问题甚至是同学和老师的尊重看在眼里,也由于没 有强的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能力,没有一个 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便会出现案例中的恶习,但此学生有一颗爱心, 乐于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于是在班级中的人缘很

3、好,即使犯了 错误,同学也不很讨厌他,了解了这些原因对该生的教育也就有的放 矢了。三、帮教的依据和措施1鼓励法“赏识教育”。要学会赏识孩子,用真诚的爱激励孩子。实践证 明,在教育中对孩子进行肯定、给予赞扬,不仅仅只是一种教育方法, 而且是尊重孩子的重要表现,能唤起学生追求进步达到成功的自信心, 所以我可以这样教育学生:“人生的真正乐趣在于使我们的周围感觉 到我们的存在,由于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目的是想让该生认识 到无须变成一个完美无暇的孩子,只要肯于发扬自己的长处,感觉到 无穷乐趣,便能避免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逐渐塑造成完美的自我。 由于在每次考试之后就表扬其成绩,而且还提出让他辅导班级成

4、绩最 差的两名学生,另外在班级内又组织起献爱心活动,他仍旧恳带头将 自己的零用钱捐给生活困难的学生,在班级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2宽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待学生的心里像对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 坠的露珠。在滴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的露珠。” 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是不怕学生犯错误,就怕把犯错误的学生当成罪 犯,其实学生是可爱的,他们的可塑性是极强的。“宽容”其实是老 师的教育可以取得奇妙教育效果的法宝。莎士比亚曾说过:“有时, 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于是,即使是该生再次犯错误,我也会把善 意的目光投向他,把宽容的笑意留给他,轻轻地触摸一下他的头,说 一句:“人不完人,金无赤足。”“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语。这 时你会发现他会对你点点头,说一声:“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3提示、警醒法心理学告诉我们,保持心里态度,需求感和紧张不安感可以激发 人的学习热情和更正错误的机会。面对该生所犯的错误,马上指出其 行为及后果,不留半点余地。对于他的自负,使用“骄傲使人落后” 的语言施加压力,同时让他认识到“山外青山楼外楼”,“无限风光在 险峰”。若迷于山脚的花草,就等于放弃了攀登的机会,这不就成了 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了吗?经过一番细致耐心的工作,该生已经认识 到自身的缺陷,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约束了自我,也不再与老师 发生冲突,更无那么大的逆反心理。4惩戒法美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和

6、儿童学家詹姆斯多步森说:“许多犯 罪的人,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 生控制自己的冲动的结果,”主张“有分寸地惩罚一下孩子,会收到 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样,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妨碍集体 和他人。为了尊重多数人的权利,有时不得不暂时剥夺个别人的权利, 也就是说,必须给予必要的惩罚。在如有一次,该生在校园中跟同学 玩耍,从一个椅子上踏了一脚,由于体重过中,椅子的脚被折断。在 这种情况下召开班会“这把坏了的椅子怎么办?”同学展开讨论,该 生在班上承认了自己的做法,向同学赔礼道歉。提出自己来修理和使 用这把椅子,还要承担本周擦黑板的任务,这样使该生能够反省自我,并多自

7、己的不当行为要负责。四、教育效果追踪该生面对每一次的考试,立下考取第一名的宏伟志向,课上看不 到该生自负的样子,所看到的是一个虚心听讲,虚心向老师问问题, 虚心学习的好学生,从他的目光中能看出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认 真,对老师的尊敬。在校园、在教室里,再也看不到该生追逐打闹的 身影,再也听不到从他嘴里发出的污言秽语,现任课的教师们却称赞 说:王某和以前相比,判若两人,将来肯定有出息。五、案例反思作为老师首先要有一种信念,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是能教育好的 只是方法是否恰当而已。由于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 他们的经历、个性、情感等存在千差万别,即使是一个学生,面对他 的长处与短处,我们的教育方法和形式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这 样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就显得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