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0001.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94076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000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乾溪新村排水系统新建工程基坑及顶管施工监测方案上海润远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05月15日 域;在此基础上先建立水准测量控制网,测量时用业主单位提供的水准高程点或上 海市等级水准点进行联测,确定其水准点高程;若现场施工条件不允许的情况,可 对水准基点使用假定高程(一般假定高程为4.00m) o基准点在投入使用前进行反 复联测检查,看基准点是否稳定,在确定基准点稳定的情况下,方可投入使用。5.1.2平面控制点使用华测180 GPS在基坑3倍开挖深度以外处布设2个平面控制点,点号为 KI、K2O后视点可选择在构筑物房角或发射塔尖等的标志,后视点选择后应有详 细的图示,编号为G1、2、3.。注明后

2、视点位置特征以便观测时较容易的寻找 到目标;仪器的架设工作基点宜选择水平位移变化较小的基坑的转角处。根据该工 程基坑的具体情况采用视准线法测量或小角法。5.1.3工作基点利用围护墙体的转角等变形相对较小处设立工作基点。5.2监测点的布设5.2.1布设原则根据上海市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16结合现场施工情况 布设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标准布设,测点布设方案在现有资料上拟定,在具体实施 过程中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5.2.2围护墙顶位移点根据围护结构设计文件共布设围护墙顶位移监测点175个(深度小于12m圆 井3个监测点,共44个井;深度大于于12m圆井4个监测点,共3个

3、井;每个方 井4个监测点,共1个井;主泵站及出水箱涵基坑27个监测点),水平位移和垂 直位移点共用。编号以西北角为第一点,依次顺时针排列,自西向东进行编号,编 号分别为Q1Q175。具体布设位置见附图。将顶端划“十”字的钢筋埋入围护墙顶或在H型钢上用钢锯做上十字型记号。围 护墙顶位移监测点原则上应设在围护结构墙体测斜孔位置旁,并设置点位标识。5.2.3基坑外地下水位根据设计要求,拟在基坑外布设55个水位观测孔(每个井各1个监测点,主图2水位孔埋设示意图图2水位孔埋设示意图图2水位孔埋设示意图泵站及出水箱涵基坑7个监测点),编号以西北角为第 一点,依次顺时针排列,自西向东进行编号,编号分别 为S

4、W1SW55,孔深均为8米。具体布设位置见附图。坑外水位管采用钻孔方式埋设。如图所示:用100 型钻机钻孔,钻孔完成后,清除泥浆,将(|)50mm的PVC 水位管吊放入钻好的孔内(管口做好保护),在孔四周的 空隙下部回填中砂,上部约4m的深度内回填粘土,并将 管顶用盖了封好。水位管下部还需设进水孔,用滤网布包 裹住,以利于水渗透。坑内外水位的井深不低于降水深度。并做好点位标识。埋设示意图见图2。 tt (上下忒专到)图3测斜孔埋设示意图5.2.4围护墙体深层侧向水平位移根据围护结构设计共布设围护墙体测斜孔74个(深度小 于12m圆井3个监测点,共44个井;深度大于12m圆井4 个监测点,共3个

5、井;每个方井4个监测点,共1个井;主 泵站及出水箱涵基坑5个监测点),编号以西北角为第一点, 依次顺时针排列,自西向东进行编号,编号分别为CX1 CX74。孔深约15米。具体布设位置见附图。墙体测斜孔随着H型钢或灌注桩下插的形式进行布设(条 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人工钻孔的方式下放测斜管),将NOmm的PVC测斜管与 钢筋笼绑扎在一起放入打好的桩孔中,对上下管口进行密封处理。测斜管内十字滑 槽,有一对糟与基坑边线垂直;围护墙体测斜计算方法是以管底作为相对不动点进 行计算。埋设示意图见图3。5.2.5支撑轴力点根据围护结构设计文件,在H型钢筋支撑区域考率布设36个轴力计(大于7m 的施工井各1个监

6、测点,共22个监测点;主泵站及出水箱涵基坑14个监测点)。 具体布设位置见附图。在支撑长度1/3测点位置,将连接好的钢板表面应力计采用搭焊形式与所测H 型钢表面连接。5.2.6周边环境监测点位移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井、顶管施工及主泵站与出水管涵及坑施工影响范围内 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河道驳岸及周边道路进行重点监测,地下管线可以利用窖 井、阀门、抽气孔以及检查井等管线设备作为直接监测点,测点间距约520米, 各管线监测点位穿插布设,相互交织使用。建构筑物沉降点布设选在角点位置。点位布设:1建构筑物监测点85个,编号为J1J85;2周边道路监测点235个,编号为L1L235;3上水管线监测点99

7、个,编号为SS1SS99;4电力管线监测点8个,编号为DL1DL8;5不明管线监测点9个,编号为BM1BM9; 6燃气管线监测点17个,编号为RQ1RQ17;7信息管线监测点15个,编号为XXIXX15; 8电信管线监测点12个,编号为DX1DX12;9移动管线监测点12个,编号为YD1-YD12;10联通管线监测点7个,编号为LT1LT7; 11污水管线监测点8个,编号为WS1WS8; 12周边地表监测点25个,编号为DB1DB25; 13河道驳岸监测点7个,编号为BA1BA7。5.2.7裂缝观察开挖前对施工井周边等建筑裂缝、道路地表裂缝、河道驳岸裂缝、围墙裂缝现 状进行目测调查并记录。对典

8、型的裂缝布设观察点。在基坑开挖时,发现新裂缝或 原有裂缝有增大趋势,应及时布设监测点。开挖中当围护体系出现肉眼可见裂缝时,应设置裂缝监测点,通过每天的巡查 对围护体系和支护体系裂缝的进行监测记录。监测点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标准布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 调整。5.2.8测点统计卜表2测点统计包含附属结构监测点。监测点统计表表2序号项目监测点数最1围护墙顶位移点175点2围护墙体深层侧向水平位移监测(测斜)74孔3基坑外地下水位55孔4支撑轴力监测点36点5周边管线监测点187点6建筑物监测点85点7周边道路监测点235点8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点25点9河道驳岸监测点7点6、技术方法及精

9、度6.1垂直位移监测采用上海市等级水准点的绝对高程,在基坑周边3*H距离(H为基坑开挖深度) 范围之外设3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点,建立水准测量监测网。外业工作参照II等水准 测量规范要求用苏一光DS05光学水准仪引测采用闭合路线或往返观测。国家二等 水准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3。二等水准技术指标表3等级读数基辅差测站高差观测中误差路线闭合差备注二等水准0.4mm0.15 mm4a/l mmL为公里数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高程基准点间联测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由线路 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施工前测定(至少测量2 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变化量,本次

10、高程减初始 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变化量。观测前对水准仪进行“i”角检测,其“i”角小于15”即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每次观 测的高差观测中误差均小于0.15mm。6.2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采用视准线法即在某条测线的两端远处各选定一个稳固基准点 A、B,经纬仪或全站仪架设于A点,定向B点,则A、B连成一条基准线。观测 时,在仪器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垂距E值,某监测点本次E值和初始E值即为该点累计水平位移,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取两次平均的值。6.3围护墙体深层侧向水平位移测斜仪监测的原理是根据铅锤受重力影响的 结果,测试测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从而计算 出钻孔内各个测点的水平位移与倾斜曲

11、线。在现场使用中,一般要对被测结构物逐段(标准 基本长度为500mm)进行测量。将测斜仪顺导槽放入测斜管内,倾斜仪随结构物的倾斜变形量与输出的电量呈线性关系,以此可算出被 测结构物角度的变化量。测斜仪(图5)的系统精图5滑动式测斜仪度不宜低于0.1mm,分辨率不宜低于0.02mm/500mm。即:当被测结构物发生倾斜变形时,倾斜仪将同步感受变形,其变形量与输出的 读数具有如下线性关系:As=L-sin(0/3600)0=K%F=K(F-F0)式中:s为被测结构物在基尺标距长度上相对于基准轴的倾斜变形量,单位为mm;L为倾斜仪安装基尺的标准基本长度,单位为mm;0为被测结构物相对于基准点的倾斜角

12、变化量,单位为秒;K,为倾斜仪测量倾斜角度的最小读数,单位为秒/mv;F为倾斜仪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电压变化量,单位为mv;F为倾斜仪的实时电压测量值,单位为mv;F0为倾斜仪的基准电压测量值,单位为 mv根据结构物的倾斜变形量,从而可换算出标准基本长度范围内的水平位移,通过算术和得到测孔全长范围内的水平位移。艮止式中:s为测孔全长范围内的水平位移,单位为mm; n为测孔全长范围内的测试点数。也可测量出以仪器安装基尺为标准基本长度的角位移变化量,同时它的测值町 显示出以基准值为零点倾斜角变化的正负方向,即可描述出测斜管随结构物变形的 曲线。6.4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测试仪器:水位仪(图6)、苏

13、一光DS05光学水准仪;测试方法:将水位仪的测头放入水位管内,手拉水 位仪读数电缆,让测头缓慢向下移动,当测头触点接触 到水面时,接受系统便会发出短的蜂鸣声,此时读出钢 尺电缆在管口处的读数,即水位管内水面至管口的距离。然后用彳来卡DNA03电子水准仪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出水位管管口的绝对高 程,通过计算得到水位管内水面的绝对高程(管口的绝对图6水位计高程减去水面至管口的距离)。注:水位管埋设后,应采用水位仪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取至少3d稳定值的平均 值作为初始值。地下水位变化量为本次监测值与初始值之差,监测精度为lcm。7、工作计划安排施工井基坑周边环境监测自本项目围护工程开工起,主泵站及出水

14、箱涵基坑从 土方开挖至工程结束为止,暂定工期为一年。工作计划安排详见下表4。工程进度安排表表4序号项目工作安排工期(天)1准备工作方案编写审核并提交,人员安排、设备材料准备及施 工现场人员安全培训,人员进场埋设基准点、周边环 境监测点,并采集初始值。22基坑开挖及垫层、底 板浇筑围护墙顶部位移监测、围护墙体侧向变形、坑外水位 监测及周边环境点监测。1203顶管设施、设备安装围护墙顶部位移监测、围护墙体侧向变形、坑外水位 监测及周边环境点监测。204管道顶进施工阶段围护墙顶部位移监测、围护墙体侧向变形、坑外水位 监测及周边环境点监测。1205收尾阶段围护墙顶部位移监测、围护墙体侧向变形、坑外水位

15、 监测及周边环境点监测。1008、警戒值8.1警戒值确定的原则1)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2)满足测试对象的安全要求;3)对于相同的测试对象,应针对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施工因素而确定;4)满足各保护对象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5)满足现行相应规范、规程要求。8.2警戒值的确定参照上海市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16中提出的控制指标,并结合围护设计的要求,提出以下警戒值如下表5 (数值均为绝对值):监测警戒值表5序号监测项目变化量累计量1围护墙顶水平位移4mm/d45 mm2围护墙顶垂直位移4mm/d45mm3围护墙体深层侧向位移3mm/d32mm4坑外地下水位300mm/d1000mm5周边环境点位移4mm/d40mm6地表裂缝持续发展10mm7建(构)筑裂缝持续发展3 mm8支撑轴力设计值70%8.3危险报警(1)监测数据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