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93669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5篇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篇1 充分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式,对加强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3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

2、第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扶贫,有两个基本情况。一个是以当时的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就减不动了,另一个是戴贫困县帽子的越扶越多。这次脱贫攻坚扭转了这种趋势。贫困人口从2023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23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第二,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建档立卡

3、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2023年至2023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23年的3416元增加到2023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第三,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

4、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我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前几年去,沿途山路颠颠簸簸,进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贫困群众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少孩子没有上学或中途辍学,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确实很沉重。这几年,我再去一些贫困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平坦通畅,新房

5、子一片连着一片,贫困群众吃穿不成问题。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真诚淳朴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兴。 第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贫困地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第五,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我们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国共派出25.

6、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特别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许多驻村工作队拉起来就是防“疫”队、战“疫”队,这同他们经受了这几年脱贫工作历练是分不开的。 第六,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

7、意义。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方案是高度赞扬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我同许多国家领导人或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见面时,他们都肯定中国减贫成就。 总的看,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篇2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防“疫”好

8、消息频传,可以看到我们的防控策略是有力、有效的。在防控疫情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积累的斗争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开展都是有益的。在这场战“疫”中总结出四点启示,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启示一:用人为先,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疫“考”场上,干部的能力水平、态度能影响一个地区的疫情发展态势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领导干部“干得怎么样、在不在状态”被群众看得一清二楚。打仗打“将”,在战役面前,需要有担当和真本事的将领,确定政策路线,组织带领干部拧成一股绳,共克时艰。脱贫攻坚战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仍然在人,脱贫攻坚战剩余的“贫中贫”“困中困”,难啃的硬骨头,还需尽锐出战。

9、精心谋划乡村振兴、脱贫项目,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加强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对“不在状态、不能胜任”的干部尽快调整,让“能干事、有担当”的干部上。同时要注意关爱和奖励一线干部,长期在一线的干部要合理安排休息,对干的好的一线干部要给予表彰表扬和报酬保障,激励“能干事、想干事、认真干”的干部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来。 启示二:真抓实干,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从“一天收到十来个部门文件,却无一解决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明明是同一件事,却有六七个部门要求报六七个不同的表格”在疫情中暴露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增加一线干部的负担,贻误战机。脱贫攻坚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还在于干部作风

10、。脱贫攻坚不是走过场,脱贫攻坚的每一步都要落到实处,都要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脱真贫、真脱贫。不要数字脱贫、填表脱贫、口号脱贫、摆拍脱贫。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让扶贫干部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多实地走访,摸清摸透情况,勤思解决办法,解贫困群众难题。 启示三:慎终如始,秉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当前疫情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大战还在继续,拐点尚未到来,在没有大获全胜时还容不得半点懈怠。可以看到战疫一松劲,确诊人数就有反弹,“疫”战需一鼓作气、坚持不懈。脱贫攻坚现取得决定性成,然而距离取得全面胜利,还有“硬骨头”要啃,还要避免因疫情影响出现返贫的情况。“脱贫攻坚必须如

11、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越到最后就越要绷紧这根弦,越要警惕疲劳厌战心态、急躁心态和撤摊子心态,越要以更强力度、更大决心推进脱贫攻坚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脱贫攻坚最后十里走稳、走实。 启示四:战役必胜,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这场战“疫”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奋斗精神、中国的团结力量,看到了全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和干劲,确诊人数多日归零,更加坚定了我们能打赢这场疫情战的信心。我们的信心来源于我党的坚强领导,来源于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来源于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和咬牙坚持

12、。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已到决战时,我们同样要坚定必胜信念,举全国之力,一鼓作气,顽强奋斗,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收官战,如期兑现党对人民的承诺。 脱贫攻坚不停步学习心得体会篇3 在“全国脱贫攻坚奖”里深悟决胜“密码”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汇聚决战决胜磅礴伟力,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25日在北京召开。 这是个鼓舞人心的一场盛会,值得每一个参与脱贫攻坚战的个人和组织感到自豪,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关键时期更是催人奋进。这些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创新奖和组织创新奖的荣获者,犹如天空中最明亮的星,给予我们深刻启迪,指引着我们探寻决胜脱贫的“密码”。

13、决胜脱贫的“密码”是“奋进”。“年轻就是本钱,摔倒了还可以站起来!”这是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杨宁的脱贫战斗宣言。唯奋进,胜利才会眷顾。正是杨宁这样的奋进,才成就了村民紫黑香糯米大丰收,成就了广西融水安陲乡江门村整村脱贫。狭路相逢勇者胜。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茬,更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硬气、“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硬功,不断砥砺奋进。唯奋进,才能实现梦想。马金莲、王万才、王昭权和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等,他们在人生的路上不服输,靠着奋进不仅脱了贫,实现了富,更成为了致富带头人。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脱贫的路上要不断涵养,不断激发群众自立自强实现小康的奋进意识,不断升华人生“坐标”。脱贫攻坚越

14、到最后越要牢记:“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 决胜脱贫的“密码”是“贡献”。如果有人要问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要拿什么贡献给我热爱的乡村故土、贡献给我亲爱的父老乡亲?是支月英拿来的“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信念;是韩宇南三次驻村坚守,自掏5万多元购买辣椒种子给村民,妻子潘丽英也自发加入扶贫队伍;是像王小权和糜林那样为脱贫事业贡献出了生命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更需要向这样的“贡献”学习,更需要贡献坚定执着、持之以恒,贡献尽己所能、全力以赴,贡献无所畏惧、不怕牺牲。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贡献。在脱贫的路上,每个人的贡献都加注着脱贫攻坚的胜局,哪怕是再微小的贡献,只要全社会勠力同心,真心帮扶,最终都会成为

15、磅礴时代的贡献。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毫无保留地贡献出一切。 决胜脱贫的“密码”是“奉献”。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人不驻村,心系脱贫的扶贫干部。他们积极与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结对,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倾尽已积累的各方面优势,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募得创业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为农产品打开销路,加入教育扶贫,为扶贫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动力,谱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时代赞歌。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们用行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用行动换来了群众奔向致富的大道,推动了全体人民不断向共同富裕迈进。最是奉献动人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无我”奉献,越要有“不负

16、人民”的情怀。这种情怀越浓厚,越能凝聚合力,越能唤起众志成城拔穷根,朝着更美好生活奋斗的意志。 决胜脱贫的“密码”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一场历史性的创新探索。在脱贫攻坚中,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如“三三联动”抓党建促脱贫等组织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培训就业+无偿对无劳动力贫困户分红”等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借羊还羊”产业扶贫模式创新、“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共建模式创新、“育德+扶志+解困”精神扶贫模式创新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向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成效,越要因地制宜坚定走好扶贫脱贫创新之路。要通过创新的成果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尤其是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