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93395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二一五年三月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海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抗震防灾政策,指导海南省各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和推进抗震防灾工作,制定本纲要。本纲要内容涵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镇和乡村房屋建筑抗震防灾、市政公用设施抗震防灾、灾前应急和灾后恢复重

2、建等方面,明确提出各市县城乡建设抗震防灾的目标和要求,是各市、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抗震防灾政策、安排抗震防灾工作的依据。抗震防灾是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抗震防灾事业发展,对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 录一、海南省抗震防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1(一)现状1(二)存在的薄弱环节6(三)面临的形势7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9(三)规划目标9三、主要任务10(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10(二)构建海南

3、省区域防灾体系11(三)开展城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11(四)开展避难疏散场所的建设11(五)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抗震设防12(六)推进既有建设工程抗震排查、鉴定与加固工作13(七)推广和应用减隔震技术14(八)开展历史保护建筑和民族特色建筑的抗震防灾与保护对策研究14(九)开展海南地区村镇住房抗震防灾技术对策专项研究14(十)推进村镇抗震防灾管理的创新与示范15(十一)进行海南地区活动断裂的工程影响评价及工程处理对策研究15(十二)组织编制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6(十三)开展三沙市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对策研究16(十四)组织实施全省抗震防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工程17四、保障措

4、施18(一)建立健全抗震防灾管理机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18(二)加强抗震防灾队伍建设,提高抗震防灾的技术水平。18(三)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提高抗震防灾的投入保障18(四)加强科技研发,推进抗震防灾的合作与交流19五、重大专项19(一)抗震能力建设专项19(二)地震灾害风险排查与加固专项20(三)避难疏散场所建设专项20一、海南省抗震防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现状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在行政区划方面,目前海南省设有3个地级市

5、(包括8个市辖区)、6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2个开发区。3个地级市分别为海口市(包括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三亚市(包括吉阳区、崖州区、天涯区、海棠区)、三沙市;6个县级市分别为儋州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4个县分别为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6个自治县分别为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2个开发区分别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镇)。1. 地震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性海南岛地处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之间,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南端和

6、红河断裂东缘的交汇处,具有发生强震的构造背景。海南岛及邻近区域是华南地区强震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1605年琼州71/2级大地震,造成72个村庄沉陷海底,死亡330余人,是华南有记载以来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20世纪,海南岛及邻近地区发生53/463/4级强震6次,平均几年就发生1次中强地震。根据海南省地震部门对海南岛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时空特征的分析结果,未来100年有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海南岛北部的地震强度高于南部,北部的地震强度可能在6级以上。根据区域地震构造研究成果,海南岛及邻近地区属于次稳定地壳结构区,区内断裂分布广泛,形成了近东西、北东、及北西向三组断裂带(系)。近500年来,几

7、条主要断裂带(系)发震情况如下: (1) 文昌琼海三亚断裂带该断裂带呈北北东向展布于海南岛东南沿海一带,从文昌至三亚,长210km,由多条北东北北东向断裂组成。1524年沿该断裂曾发生过5级地震。(2) 马袅铺前断裂带该断裂带展布于琼北地区琼州海峡南侧,西起马袅,向东经长流至铺前,陆上长约100km。总体走向北东8085。马袅铺前断裂活动强度显示东强西弱的特点,东段为全新世活动断裂,中段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西段为中更新世活动断裂。历史上沿中、东断裂段发生过1605年琼山71/2级地震,1913年海口5级和1618年老城51/2级地震。(3) 铺前清澜断裂带该断裂带展布在海南岛北部地区,北起东寨

8、港,南至清澜,走向NW2030,长约63 km,构成琼北地区第四纪玄武岩东侧边界。1605年琼山71/2级地震被认为与该断裂与马袅铺前断裂的交汇部位有关。(4)琼东南断裂带该断裂带展布在海南岛东南海域,总体走向北东60。沿该断裂带,1969年曾发生5.1,5.2级地震。(5)九所陵水断裂带分布于乐东、三亚、陵水一线,陆上延伸130km。该断裂与1982年三亚崖城4.5级地震关系密切。(6)北部湾北西向断层系该断裂系西北自钦州湾,向东南穿过北部湾海域抵海南岛琼北地区,断续延伸长约260km,宽2030km。1994年底和1995年初相继发生的6.1级和6.2级地震位于该断裂系上。2、抗震设防区划

9、现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海南省抗震设防区涉及海南岛的19个市(含地级市)、县,其中,海口市(包括龙华区、秀英区、琼山区、美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抗震设防烈度和基本地震加速度最高的城市。图1所示为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海南省部分,表1为海南省各市、县主城区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一览表。(a)加速度区划图(b)特征周期区划图图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海南省部分表1 海南省各市、县主城区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序号抗震设防区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1海

10、口市(龙华、秀英、琼山、美兰)80.30g一组2文昌市80.20g一组3定安县80.20g一组4澄迈县70.15g一组5临高县70.10g一组6儋州市70.10g一组7洋浦经济开发区70.10g一组8屯昌县70.10g二组9琼海市70.10g一组10昌江黎族自治县60.05g一组11白沙黎族自治县60.05g一组12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60.05g二组13万宁市60.05g一组14东方市60.05g一组15乐东黎族自治县60.05g一组16五指山市60.05g一组17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60.05g一组18陵水黎族自治县60.05g一组19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镇)60.05g一组20三亚

11、市(吉阳、崖州、天涯、海棠)60.05g一组21三沙市*注:三沙市地处南海之中,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并未明确该市的抗震设防参数。3. 抗震防灾工作开展情况海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城乡建设抗震防灾体制、机制建设工作,推进抗震防灾的各项工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基本建立了抗震防灾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从省到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的机构基本建立,根据各市县具体情况,设置抗震工作主管处或科(室),明确了分管领导、抗震工作

12、主管处或科(室)负责人,指定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抗震防灾的日常工作。同时,为了加强对镇(乡)、村居民自建房屋的监督和管理,各市县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具体情况专门设置了镇(乡)派出机构,逐步将村镇居民自建房屋纳入城乡建设监管体系。总体来说,在建立各级抗震防灾工作管理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已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工作机制。2)加强抗震防灾立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抗震防灾管理的政策性文件为落实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中提出的防震减震工作目标和要求,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07年8月发布了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实施意见(琼建设2007162号),从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监督、已建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13、地方标准的编制、抗震科研与创新、农村民居抗震安居、工程抗震宣传教育、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对城乡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提出了针对性要求,并做出了工作部署。为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的开展,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省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城乡建设抗震防灾相关的管理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防灾工作的通知(琼建设2008108号)、关于开展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工程抗震安全隐患自查的紧急通知(琼建设函2008102号)、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抗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琼建设2008110号)、关于印发海南省建设工程抗震安全隐患排查办法的通知(琼建设2

14、008124号)、关于贯彻执行海南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防风规程的通知(琼建设2008134号)等等。上述法规以及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使我省抗震防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抗震防灾工作的开展和推动营造了较好的法规和政策环境。3)积极推进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海口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是我国省会城市中抗震设防要求最高的城市之一。为了提高海口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海口市建设局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了海口市抗震防灾规划。4)加强对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管理为了加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了加强勘察设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强化建筑工程抗震设计。通过重点项目的质量大检查和抽查,对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情况进行审查。认真组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严格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014年,共组织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30次,通过审查的超限高层建筑88栋。5)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