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92745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5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学完本课两首古诗,收获还是有的。本来古诗对我来说,无论是从分析,理解、体会诗人的伤感情怀,豪情壮志、都不是我所上手的。但通过学习本课的两首古诗感觉不好差,因为课前我认真看了些资料,通过我的教学,完全能达到教学目标。背诵,默写、用自己的话阐述古诗内容。学了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有兴趣。为此,我反思了:一、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地“引”。课前为吸引学生的新感觉,新兴趣。自描了夜书所见的四幅草图,每句诗一幅图,在草图的远处贴了诗人图片。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接着让学生动笔将图景写下来。(这个环节不错,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写作的状态。)

2、之前为了衔接新课,给图拟了题目“思念家乡”,同时也作了一定的定式引导。比如:一位诗人在看什么,由什么触景生情,想到了什么?)有位女孩儿写到:一轮明月高高挂起,滔滔江水被月光打散了,高大的梧桐树叶被晚风吹得哗啦啦直响,飘落的梧桐叶落在诗人的脚下,诗人捡起梧桐叶,眺望着远方的家乡,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家院门前,有两个孩子正在捉蛐蛐,那孩子手上提着灯笼把家门前的篱笆照得通明,诗人望着远方长长地叹了口气)。(当我读完孩子的习作接着说:“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南宋诗人叶绍翁的诗。)板书课题夜书所见。这下孩子们是高兴地去读古诗,还有孩子大声地说,哪句诗就是自己所写的话,也就是孩子们已经通过看图写话对诗的内容

3、有所了解了。有了这步基础,学生理解诗意真不难了,我鼓励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自读自悟。二、结合生活实际感悟“阅读与写法”。本课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怎样借景抒情是本人在本课的阅读与写作中的重点指导环节。本课两首诗又都是借秋天的景物来抒发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比如、夜书所见中描写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由念家乡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在重阳节,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长安,倍感孤单,非常相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怎样借景抒情呢?要掌握景物特点,然后想象人置身于这样的景物之中的感觉,有亲身体验更好。在这环节,我班的

4、留守孩子较多,我出示话题,提示:1、又是中秋佳节,今夜的月_!此时,我不禁想起了远在打工的_,他(她)也在想念我吗?那是_也是这样的一个夜晚,我和_。2、今天又是_月_日,是我_岁的生日。天气是这样的好_,_。去年的今天是_给我过的生日。我再次拿出_(玩具、衣物等),_说,我是属_,所以才给买_。可是今天我是_。(我让孩子们说说填填,课堂十分活跃生机)。在说的过程中,我点拨了,要把景物特点与人的优秀品质等联系起来抒发情感。比如、借春天的美景,可以抒发热爱家乡,赞美家系的情感,也可以抒发对新生事物的喜爱之情等;借秋天的景色,除了可以抒发思亲怀乡之情,还可以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5、等;借冬天的景色,可以抒发对纯洁心灵的赞美之情,抒发对具有顽强意志的人的敬佩之情或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盼望之情等。怎样理解诗歌所体现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秋夜所见中,作者通过感受了“瑟瑟的秋风”给人带来的寒意,联想到自己的家乡,触景生情,思乡之感油然而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重阳节,家乡兄弟登高插茱萸,唯独少了作者一人,以此可以感知作者此时的孤独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环节,我安排了用景物描写而思念亲人的话题。)如、秋风瑟瑟,落叶飘飘,此时我不禁_。又如、今夜的月亮格外的圆,格外的明,月光_我_(让学生急训小练习,效果不错的。)三、诗歌教学适当点拨“巧用字”。这样可以让学

6、生感到学诗,读诗、写诗的快乐。如,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山秋风动客情。”这两句诗中“送”和“动”字用得特别传神,古人特别讲究炼字。在写作时也应该注意炼字,出示小黑板:“试着填写“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_”(现、闹)。总之,语文教学,无论是诗也好,散文也好,因材施教,适合自己学生的口味就是创新语文教学。用故事引入课题,相对来讲,学生有兴趣。学生感到有兴趣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充满创意。古诗两首教学反思2近日有幸参加了东北三省阅读教学大赛,我所执教的古诗两首,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一篇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

7、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于使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因两首诗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设计教学时,我运用整合的理念,让学生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理解提升。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中,我直入课题,通过两首诗题的对比,找出共同点,初步了解诗的要点,把握诗的大意,并初步感知送别诗题目的共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诵读训练,即初读读正确,再读读出节奏,三读想象画面,四读在对比中体会诗情。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在我看来,诗意的理解并

8、不是古诗教学的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借助古诗来想象画面,将无声的文字想象成有声的画面。因此,我将体会理解诗意这一环节设计成“为诗配画”,这样即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第四个环节为对比升华,即在对比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这一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同中求异,在相同的文字中品味不同的意境。第二异中求同,在不同的景色描写中,感受都有一份情蕴含其中。整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努力做到以生为本,重视孩子的想象、诵读和感悟,将古诗教学以一种更为简易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节课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

9、老师要教什么。也许这样的教学才是更具实效的。古诗两首教学反思3本节课教学我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理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累,不断迁移。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本节课的背诵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古诗两首教学反思4这节课

10、的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写字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的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古诗两首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发

11、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写字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的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本节课的背诵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古诗两首教学反思5学习古诗,读出韵味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

12、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诗的魅力。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学生初读课文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于是我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诗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然后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然后我又范读。我会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在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后,我适时问道: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于是,我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很快地投入进去,既读出了喜欢的感受,还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没有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能让孩子们演一演朋

13、友分别的情景,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孩子们对古诗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古诗两首教学反思6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楚潋”等4个生字,会写“断楚”等9个生字。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体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4、默写望天门山。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体意思。2、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出”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了解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今天我们将和唐宋两位大诗人一起到安徽的天门山、杭州西湖去游览一番。出示课题。二、指名朗读,检查预

14、习1、自由放声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提示七言诗的停顿规则。4、再次朗读,读出节奏。三、借助注释,理解望天门山1、提问:天门山是几座山?楚江指的是哪条江?学生回答,表扬学生会看注释。出示古诗望天门山“开回出来”四个字红笔标示。让学生根据注释讲一讲意思。2、教师引导:默读古诗,看一看这几个动作分别是谁的动作?3、指名交流。4、教师梳理:滔滔的江水冲断了天门山,把天门山从中劈成两部分,汹涌而下。江水在这里遇到大山的阻挡,只好折往北而流,形成漩涡。所以称“回”。刚才有同学讲“出”是青山的动作。青山真的会移动出来吗?5、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你是想说,青山并没有移动,只是因为李白乘坐的小船顺着江水向天门山漂过来,让李白感觉到两座青山像是迎宾一般,相对出来迎接自己。那么课题是望天门山,作者在哪里望见的天门山?(引导学生更加明确作者望的位置。)6、指名配乐朗读。其他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7、用自己的话讲述刚才想象到的画面。四、感情朗读,熟读成诵1、把刚才想象到的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2、全班齐诵。五、理解并感情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1、根据注释,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及时引导。2、作者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