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必修1分子与细胞】.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927107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必修1分子与细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必修1分子与细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必修1分子与细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必修1分子与细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必修1分子与细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必修1分子与细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必修1分子与细胞】.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OC教材解读本课时主要介绍ATP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细 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共3个方面的内容,旨在说明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物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 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 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 “高度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 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

2、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 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本节教学内容较少,但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且与其他各部分内容的联系较多,需要综 合理解和应用。同时,该节内容在本章中的承接作用很明显,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帮助学 生更好掌握后面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学生通过糖类、脂质、蛋白质的学习,对能 源物质与能量有了一定的理解,为学习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奠定了基 础。但是ATP和ADP是两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又是学生新接触的两个概念,学生掌握 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侧重对这两种物质组成简式的分析与

3、解释。此外,学生通过物 理、化学两门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量转化的知识,将其转移应用到对ATP和 ADP的相互转化上,来认识细胞内的能量转化,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 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这样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 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生命观念,并且还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I教学目标1.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说明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 通过学习ATP的结构特点,理解ATP放出较高的能量的原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3. 通过ATP与ADP的能量转化关系,

4、理解能量的利用、转化、储存、释放和ATP之 间的关系,能够概述ATP与ADP的能量转化的过程。婷生物学学狗械疆赢养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着重体现了 “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的要素。教学目标2:着重反映了 “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要素。教学目标3:着重指向“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如教学过程|情境设置学生呈现:李白的咏萤火诗歌朗诵欣赏: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 定作月边星。该诗句写萤火虫,却未见萤字。能看出李白的非凡功力,诗仙名不虚传。教师引导:电灯和萤火虫都可以发出光亮。那么,这两种发光原理是什么?在细胞内哪 些物质较有可能为萤火虫尾部细胞的发光提供能量?通过对细胞中的化

5、合物的学习,我们巳 经知道了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那么是不是就像同学们说的,葡萄糖能直接让萤火虫 的尾部发光呢?有人就很好奇,做了如下的实验。教师呈现: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取两等份分别装 入两支小玻璃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玻璃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约过 15 min荧光消失。这时,再将物质X溶液加入其中一支玻璃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 支玻璃管中,发现加物质X溶液的玻璃管中发出荧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管中不发荧光(见 下图)。找光田末发美光笑充消失不发英州讨论交流:萤火虫发光是将能转变成能的过程。葡萄糖能否为萤火虫的发光器直接供能?教师引导:神

6、秘的能够让萤火虫的发光器重新发光的物质X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今天 要学习的ATP”教师分析、引导: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就像银行里的存折,但不能直接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而ATP就是手里的“现金”,可直接用丁生命活动,可以说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I新课学习教师引导:刚刚资料中提到了 种神奇的物质ATP, ATP是什么呢? ATP被认为最 早是由德国生物化学家罗曼和费克斯等分别在1929年发现的,他们从肌肉提取液中发现一 种储能化合物磷酸肌酸。他们发现,当肌肉收缩时,磷酸肌酸分解为磷酸和肌酸,放出 能量;当复原时,乂恢复为磷酸肌酸。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什么是ATP。学生自学:自学教科书P78第

7、3、4段及图3-1-6中ATP分子结构式,结合问题引导初 步了解ATP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教师引导:ATP的组成元素有哪些?ATP是由几个化学成分构成的?分别是?0教师分析、引导:ATP和核酸一样,都是由C、H、0、N、P五种元素组成。ATP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3个磷酸基团,核糖和腺噂吟组成。学生实验: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制作ATP模型的材料(材料说明:圆片代表磷酸,五 边形代表核糖,九边形代表腺喋吟),小组合作尝试拼接ATP的分子结构模型,加深对ATP 分子结构的理解。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成果、相互评价并修正模型: 小组代表展示模型,说明腺喋吟、核糖、磷酸是如何连接构成ATP的。

8、小组互评,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深入理解ATP的化学结构特点 学生修正模型,拼出正确的ATP的分子结构模型。同时,小组代表在黑板上贴出ATP 正确的分了结构模型。教师引导:这种化合物为什么叫ATP? ATP当中的A、T、P的三个字母代表的含义是 什么呢? ATP当中的A指的是腺噂吟核甘,简称腺昔,看教科书中的ATP分子结构式腺昔 是由哪些部分构成? ATP中的A是不是指我们之前学习的核酸中的组成物质腺嚎吟呢?教师分析、引导:ATP是腺甘三磷酸的简称,核糖和腺嗦吟组合在一起叫作腺苜,ATP中的A就代表 腺苜。ATP含有3个磷酸基团,T代表3, P代表磷酸基团。ATP合在一起就是腺甘三 磷酸。教师呈现

9、:由于相邻的两个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两个磷酸基团 之间的化学键容易断裂,这个化学键叫作“磷酊键”,用“”表示;普通化学键就用“-” 表不。学生活动:结合资料讨论“-”和“这两个符号的含义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ATP结构式书写起来很不方便,那么,我们怎样用简单的方式将ATP的分 子结构表达出来呢?学生活动:尝试写出ATP分子的结构简式,学生代表将ATP的结构简式写在背板上。教师引导: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 个磷酊键很容易断裂,于是,远离A的那个磷酰基就脱离下来,形成游离的Pi,在这个过 程中通过基团转移提供能量,腺昔三磷酸(ATP

10、)就转化成了腺昔二磷酸(ADP)。学生活动:阅读教科书P78第5、6段,结合图3-1-7,利用ATP的分子结构模型,模 拟ATP水解的过程。教师引导:该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去哪里了?这部分用掉的能量能否收回重新利用? ADP、Pi能收【可来重新使用吗?学生活动:观察手里的ADP的分子结构模型,并利用ADP的分子结构模型,模拟ATP 合成的过程。教师引导:ADP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ADP中的A、D、P分别代表什么? ATP合 成过程中利用的能量来自哪里?讨论交流:尝试写出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式子。教师引导:ATP转化为ADP和Pi,同时释放出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直接使用,这 部分能量用掉

11、了能收I可来吗? ADP和Pi能收回来重新使用吗?讨论交流:分享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 方向进行的反应,根据上述的分析,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能够称为可逆反应吗?讨论交流:分享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呈现:需要消耗能量的反应就称为吸能反应,比如:葡萄糖和果糖在酶的催化下合 成蔗糖,这个反应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这个过程中伴随着ATP的水解。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反应称为放能反应,比如:呼吸作用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 能量,这个过程中伴随着ATP的合成。也就是说,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就像我们平时买 东

12、西用的现金一样可以循环流通。因此形象地将ATP比喻成细胞内能量流通的“通货”。教师引导:细胞内有哪些化学反应需要消耗能量?消耗的能量是由谁直接供应的?细胞 内有哪些化学反应会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去向哪里?讨论交流:分享思考,讨论交流。0教师分析、引导: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内能量流通的“通货”。教师呈现:一个成人一天在静止状态下所消耗的ATP % 48 kg,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达0.5 kg/min。而细胞内ATP、ADP的总量仅有210 mg.教师引导:生物体内ATP含量很少,需求却很多,生物体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清 分析出ATP的特性是什么。学生自学:自学教

13、科书P78第6小节。教师引导: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它们两者中含有 许多共价键,其中的能量可以看做构成这些化学键的电了所拥有的势能。从化学视角,相同 质量的脂肪比糖类所含的能量高,你能解释原因吗?讨论交流:分享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在今天的这节课里,我们学习了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以前我们还学 习过其他很多的能源物质,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这些能源物质归类。教师分析、引导:能源物质:糖类、脂肪、ATP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储能物质:脂肪,淀粉(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主要能源物质:脂肪直接能源物质:ATP最终能源物质:太阳能I教学板书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

14、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组成元素:C、H、0、N、P二、分子结构:二、分子结构:腺昔三磷酸结构简式A:腺昔;T:三个;P:磷酸基团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不算 ADP+Pi +能量四、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I课堂反馈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储备能源依次是(A.蛋白质、糖类、ATPB.糖类、ATP、脂肪C. ATP、糖类、蛋白质C. ATP、糖类、蛋白质D. ATP、糖类、脂肪【解析】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储备能源物质 是脂肪。【答案】D(多选)下列关于细胞内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每个ATP分子含有3个磷酣

15、键B. 每个ATP分子含有2个磷酸基团C. ATP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和能量无关【解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 一个ATP有两个“”,即磷酎键;含有两个P, 即两个磷酸基团。ATP是细胞内绝大多数生命活动能够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可以为生物体 的绝大多数需能反应提供能量。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中,能量的利用、转化、储存、释放都 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有关。【答案】ABD|课堂总结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运动和生殖,都需要消耗能量,而ATP是细 胞内绝大多数能够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含有大量能量,但这些能 量都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但可以用于ADP转化为ATP的反应并储存在ATP中,在通 过ATP转化为ADP的反应满足生物体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所以,人们形象地把ATP 比作酿动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的通用能量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