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926520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第二章 晶体学基础1、晶体结构:反映晶体中全部基元之间关联特征的整体。晶体结构有4种结构 要素,质点、行列、面网、晶胞。 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 各向异性。 非晶体:原子没有长程的周期排列,无固定的熔点,各向同性等。 空间点阵:指几何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是 人为的对晶体结构的抽象。 晶胞:在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作为点 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 空间格子:为便于描述空间点阵的图形,可用许多平行的直线将所有阵点连 接起来,于是就构成一个三维几何构架,称为空间格子。2、 晶带定

2、律:晶带轴uvw与该晶带的晶面(hkl)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hu+kv+lw=0。凡满足此关系的晶面都属于以uvw为晶带轴的晶带,故 该关系式也称为晶带定律。 布拉格定律:布拉格定律用公式表示为:2dsinx=n(d为平行原子平行平面 的间距,为入射波长,x为入射光与晶面的夹角)。 晶面间距:两相邻平行晶面间的平行距离。 晶带轴:所有平行或相交于某一晶向直线的的晶面构成一个晶带,该直线称 为晶带轴,属此晶带的晶面称为共带面。 3、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 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固溶体:是以某一组元为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溶入其他组元原子(溶剂 原子)

3、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合金的 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 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 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置换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固溶体时,溶质原子占据溶剂点阵 的阵点,或者说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这种固溶体 就称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 体。有序固溶体:当一种组元溶解在另一组元中时,

4、各组元原子分别占据各自的 布拉维点阵的一种固溶体,形成一种各组元原子有序排列的固溶体,溶 质在晶格完全有序排列。4、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 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X/rM0.59 时,形 成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相。5、单晶体:是指在整个晶体内部原子都按照周期性的规则排列。 多晶体:是指在晶体内每个局部区域里原子按周期性的规则排列,但不同局 部区域之间原子的排列方向并不相同,因此多晶体也可看成由许多取向 不同的小单晶体(晶粒)组成。 点阵畸变:在局部范围内,原子偏离其正常的点阵平衡位置,造成点

5、阵畸变。 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范德华键:由瞬间偶极矩和诱导偶极矩产生的分子间引力所构成的物理键。 同质异构体:化学组成相同由于热力学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晶体结构。 布拉菲点阵:除考虑晶胞外形外,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 配位多面体:原子或离子周围与它直接相邻结合的原子或离子的中心连线所 构成的多面体,称为原子或离子的配位多面体。 拓扑密堆相:由两种大小不同的金属原子所构成的一类中间相,其中大小原 子通过适当的配合构成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都很高的复杂结构。由于这 类结构具有拓扑特征,故称这些相为拓扑密堆相。 大角度晶界:多晶材料中各晶粒之间的晶界称为大角度晶界,

6、即相邻晶粒的 位相差大于10的晶界。 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是指由主要电子浓度决定其晶体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又称休姆-罗塞里相。凡具有相同的电子浓度,则相的晶体结构类型相同。 第三章 晶体缺陷1、 点缺陷(Point defects):最简单的晶体缺陷,在结点上或邻近的微观区域内 偏离晶体结构的正常排列。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约为一个、 几个原子间距,又称零维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杂质、溶质原子 等。 线缺陷(Linear defects):在一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两个方向上尺 寸很小,也称为一维缺陷。主要为位错dislocations。面缺陷(Planar defects

7、):在两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一个方向上 尺寸很小,也称为二维缺陷。包括晶界、相界、孪晶界、堆垛层错等。空位:晶体中点阵结点上的原子以其平衡位置为中心作热振动,当振动能足 够大时,将克服周围原子的制约,跳离原来的位置,使得点阵中形成空 结点,称为空位。肖脱基(Schottky)空位:迁移到晶体表面或内表面的正常结点位置,使晶 体内部留下空位。弗兰克尔(Frenkel)缺陷:挤入间隙位置,在晶体中形成数目相等的空位和 间隙原子。晶格畸变: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称晶格畸变。 从而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电阻升高,密度减小等。热平衡缺陷:由于热起伏促使原子脱离点

8、阵位置而形成的点缺陷称为热平衡 缺陷,这是晶体内原子的热运动的内部条件决定的。过饱和的点缺陷:通过改变外部条件形成点缺陷,包括高温淬火、冷变形加 工、高能粒子辐照等,这时的点缺陷浓度超过了平衡浓度,称为过饱 和的点缺陷。2、 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 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作位错 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 量的大小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螺型位错: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刃型位错:晶体中的某一晶面,在其上半部有多余的半排原子面,好像一把刀 刃插入晶体中,使这一晶面

9、上下两部分晶体之间产生了原子错排,称为 刃型位错。 混合位错:一种更为普遍的位错形式,其滑移矢量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位错 线,而与位错线相交成任意角度。可看作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混合 形式。 单位位错:把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 全位错:把柏氏矢量等于点阵矢量或其整数倍的位错称为全位错。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 的整个位错形态。 部分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 堆垛层错:实际晶体结构中,密排面的正常堆垛顺序有可能遭到破坏和错排, 称为堆垛层错,简称层错。3、 位错

10、的滑移(守恒运动):在外加切应力作用下,位错中心附近的原子沿柏 氏矢量b方向在滑移面上不断作少量位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而逐步 实现。 位错的攀移(非守恒运动):刃型位错在垂直于滑移面方向上的运动,主要 是通过原子或空位的扩散来实现的(滑移过程基本不涉及原子的扩散)。 位错反应:位错线之间可以合并或分解,称为位错反应。 位错密度: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位错线总长度 r = L / V (cm-2)。一般,位错 密度也定义为单位面积所见到的位错数目r = n / A (cm-2) 。 交滑移:由于螺型位错可有多个滑移面,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 可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个滑移面上继续滑移。 双

11、交滑移:如果交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到和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 动,则称为双交滑移。 多滑移:当外力在几个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相等并同时达到了临界分切应力 时,产生同时滑移的现象。 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一个滑移系。 扭折:位错交割形成的曲折线段在位错的滑移面上时,称为扭折。 割阶:若该曲折线段垂直于位错的滑移面时,称为割阶。 位错在某一滑移面 上运动时,对穿过滑移面的其它位错(林位错)的交割包括扭折和割阶。位错滑移的特点1) 刃型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与位错线垂直,而螺型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与位错线平行; 2) 无论刃型位错还是螺型位错,位错的运动方向总是与位错线

12、垂直的;3) 刃型位错引起的晶体的滑移方向与位错运动方向一致,而螺型位错引起的晶体的滑移方向与位错运动方向垂直; 4) 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与柏氏矢量一致;位错滑移后,滑移面两侧晶体的相对位移与柏氏矢量一致。5) 对螺型位错,如果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继续滑移,这称为交滑移 (双交滑移)位错交割的特点1) 运动位错交割后,在位错线上可能产生一个扭折或割阶,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另一位错的柏氏矢量,但具有原位错线的柏氏矢量(指扭折或割阶的长度和方向)2) 所有的割阶都是刃型位错,而扭折可以是刃型也可是螺型的。 3) 扭折与原位错线在同一滑移面上,可随位错线一道运动

13、,几乎不产生阻力,且在线张力的作用下易于消失;4)割阶与原位错不在同一滑移面上,只能通过攀移运动,所以割阶是位错运动的障碍- 割阶硬化。 4、 孪晶:孪晶是指两个晶体(或一个晶体的两部分)沿一个公共晶面构成镜面 对称的位向关系,这两个晶体就称为孪晶,此公共晶面就称孪晶面。 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叫孪生。 晶界:晶界是成分结构相同的同种晶粒间的界面。 相界:具有不同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相界”。 晶界偏聚:由于晶内与晶界上的畸变能差别或由于空位的存在使得溶质原子 或杂质原子在晶界上的富集现象。 亚晶界:相邻亚晶粒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 亚晶粒:一个晶粒中若干个位相稍有差异的晶粒称为亚晶粒。 界面:通常包含几个原子层厚的区域,其原子排列及化学成分不同于晶体内 部,可视为二维结构分布,也称为晶体的面缺陷,包括外表面和内界面。 外表面:指固体材料与气体或液体的分界面。 内界面:分为晶粒界面、亚晶界、孪晶界、层错、相界面等。 小角度晶界:相邻晶粒的位相差小于10亚晶界一般为2左右。 对称倾斜晶界:晶界两侧晶体互相倾斜 晶界的界面对于两个晶粒是对称的, 其晶界视为一列平行的刃型位错组成。 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的位相差大于10 。5、表面能:晶体表面单位面积自由能的增加,可理解为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