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92471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的相关范文, 本文关键词为北京 ,交通大学 ,远程教育 ,,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成教大学中查看更多范文。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课程作业年级:层次:专业名称:课程名称:作业序号:学号:姓名:作业说明:1、请下载后对照网络学习资源、光盘、学习导航内的导学、教材等资料学习;有问题在在线答疑处提问;2、请一定按个人工作室内的本学期教学安排时间段按时提交作业,晚交、不交会影响平时成绩;需要提交的作业内容请查看下载作业处的说明3、提交作业后,请及时查看我给你的评语及成绩,有疑义

2、请在课程工作室内的在线答疑部分提问;需要重新上传时一定留言,我给你删除原作业后才能上传4、作业完成提交时请添加附件提交,并且将作业附件正确命名为学号课程名称作业次数模拟电子技术习题三一、填空:(每题 2 分)(9 51)1、 正弦波振荡电路主要由() 、()、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四部分组成。 1m-2(9 73)2、用晶体管构成的三点式Lc振荡电路中,谐振回路必须由3 个电抗元件组成, 在交流通路中接于发射极的两个电抗元件必须()性质,不与发射极相接的电抗元件必须与之()性质,方能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1m-2(9 74)3、石英晶体在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中起()作用,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起()元件

3、作用。 1m-2(10 11)4、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变压器、 ()、()、和滤波电路组成。1m-2 (10 23102-4)5、三端式稳压器有两种,分为(),()。1m-2二、单选题:(每题 1 分)(8 11)1、功率放大电路中采用乙类工作状态是为了提高()。1m-1A 输出功率 b 放大器效率 c 放大倍数 D 负载能力(8 41)2、由两管组成的复合管电路如下图所示,其中等效为 pnp 型的复合管是()。1m-1 AbcD(8 42)3、oTL 电路负载电阻 RL=10?,电源电压 Vcc=10V,略去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其最大不失真输出()瓦。1m-1(9 11)4、有源滤波器主要用于(

4、) 1m-1A 低频场合 b 高频场合 c 超高频场合 (9 21)5、低通滤波电路指()1m-1A 低频信号不能通过, 高频信号能通过 b 低频信号能通过, 高频信号不能通过c 某一频段的信号能通过,该频段之外的信号不能通过D 某一频段的信号不能通过,该频段之外的信号能通过(9 32)6、高通滤波电路指()1m-1A 低频信号不能通过,高频信号能通过b 低频信号能通过,高频信号不能通过c 某一频段的信号能通过,该频段之外的信号不能通过D 某一频段的信号不能通过,该频段之外的信号能通过(9 33)7、带通滤波电路指()1m-1A 低频信号不能通过,高频信号能通过b 低频信号能通过,高频信号不能

5、通过c 某一频段的信号能通过,该频段之外的信号不能通过D 某一频段的信号不能通过,该频段之外的信号能通过(9 34)8、带阻滤波电路指()1m-1A 低频信号不能通过,高频信号能通过b 低频信号能通过,高频信号不能通过c 某一频段的信号能通过,该频段之外的信号不能通过D 某一频段的信号不能通过,该频段之外的信号能通过(9 32)9、如图所示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为() 1m-1R1+ui_R2c+_uoAfh?1111bfh?cfh?Dfh?2?R1c2?R2c2?R1/R2?c2?R1?R2?c(9、3 1)10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容容量,已知该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fl=300hz。R1+ui_1m

6、-1cR22k+_ou0.5kA、0.112?Fb、2.12?Fc、21.2?FD、0.212?F(9 51)11、按照输出信号波形的不同, 可将信号产生电路分为()1m-1A.正弦振荡电路和非正弦振荡电路b.Rc 振荡电路和Lc振荡电路 c.方波电路和锯齿波电路D.正弦振荡电路和余弦振荡电路(9 51)1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幅平衡条件是()1m-1?F?A.Auu?1b.AuFu?1c.AuFu?1D.AuFu?0(6 12)13、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幅起振条件是()1m-1?F?A.Auu?1b.AuFu?1c.AuFu?1D.AuFu?0(9 51)14、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振荡频率主要由

7、()决定。1m-1 A. 放大倍数 b. 反馈网络参数 c.稳幅电路参数 D.选频网络参数(9 7 4)15、常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频率稳定度最高的是()振荡电路。 A.Rc桥式 b.电感三点式 c.电容三点式 D.石英晶体 (9 73)16、电路如下图所示,它是()振荡电路。 4m-4A.并联型晶体b. 电感三点式c.电容三点式D.串联型晶体(9 7 3)17、电路如下图所示,它是()振荡电路。 4m-4 Vcc4700pFcbceA.并联型晶体 b.电感三点式 c.电容三点式 D.串联型晶体(10 11)18、将交流电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的电路称为()电路。1m-1A.变压 b.整流 c.滤

8、波 D.稳压(10 12)19、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输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10V,用万用表测得直流输出电压为 9V,则说明电路中()。1m-1A.滤波电容开路 b. 滤波电容短路 c.负载开路 D.负载短路(10 2 3)20、下列型号中线性正电源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是()。 1m-1三、判断题(每题 1 分)(8 3184-1)1、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比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效率高。()1m-1(8 42)2、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又称ocL电路。()1m-1(8 42)3、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功率大,功率管的损耗也越大,所以放大器效率也越小。 ()1m-1(8 32)

9、4、ocL 电路中输入信号越大, 交越失真也越大。()1m-1 (9 6 1)5、Rc振荡电路可产生正弦波。 ()1m-1(9 51)6、按照输出信号波形的不同,可将信号产生电路分为正弦振荡电路和非正弦振荡电路。 ()1m-1(9 51)7、按照输出信号波形的不同,可将信号产生电路分为Rc振荡电路和 Lc 振荡电路。() 1m-1(9 81)8、按照输出信号波形的不同,可将信号产生电路分为方波电路和锯齿波电路。()1m-1(9 51)9、按照输出信号波形的不同,可将信号产生电路分为正弦振荡电路和余弦振荡电路。 ()1m-1(9 61)10、信号产生电路用于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 所以信号产

10、生电路工作时不需要接入直流电源。 ()1m-1(9 51)11、电路存在反馈且满足?F?Auu?1,就会产生正弦波。()1m-1(9 61)12、Rc 桥式振荡电路中, Rc 串并联网络既是选频网络又是正反馈网络。()1m-1(9 71)13、选频网络采用 Lc 回路的振荡电路,称为 Lc 振荡电路。()1m-1(9 81)14、非正弦波产生电路中没有选频网络。 () 1m-1(9 82)15、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状态的翻转依靠电路中定时电容的能量变化来实现。()1m-1(9 81)16、电压比较器输出只有高电平、低电平两种状态。 () 1m-1(9 81)17、电压比较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为高

11、电平,输入低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 ()1m-1四、名词解释(每题5 分,)(8 21)1、甲类放大电路3m-5 (8 31)2、乙类放大电路 3m-5(8 11) 3、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 3m-5(8 42)4、复合管 3m-5(9 51)5、信号产生电路 3m-5(9 61)6、Rc振荡电路 3m-5(9 71)7、 Lc 振荡电路 3m-5(9 73)8、三点式振荡电路 3m-5五、分析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0 分)(8 32)1、已知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如图3-2 所示,已知Vcc?Vee?24V,RL?8?,试估算该放大电路最大输出功率pom 及此时电源

12、供给的功率 pDc 和管耗 pc1。5m-10+VccV1+ui-V2RL-Vee+uo-图 3-2(9 21)2、一 Rc低通电路如图 5-3 所示,试求该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5m-10R1+ui_1kR21k+c_uo0.01uF图 5-3(9 21)3、一 Rc高通电路如图 5-4 所示,要求该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 fl=300hz,试求电容 c 的容量。5m-10R1+ui_0.5kcR22k+_ou图 5-4(9 31)4、已知集成运算放大器741 的 bwg=1mhz,试估算图5-5 所示电路的上限与下限频率。5m-10RF100kc+uI_1R11k+Vcc8+uo_1uF-Vee图 5-5(9 61)5、已知 Rc振荡电路如图 6-1 所示,求振荡频率。5m-10图 6-1(9 73)6、根据振荡的相位条件,判断图6-2 电路可否产生振荡。5m-10图 6-2(9 73)7、根据振荡的相位条件,判断该电路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