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923625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损探伤工初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共97分 仪器动态范围越小,则垂直线性越好。 反射角恒等于入射角。 用试块法调整探伤灵敏度时,为防止修正值,应采用比照试块。 一般认为超声波探伤能检测到的最小缺陷尺寸为1/2。 仪器的分辨力与盲区无关。 在线圈法中,与线圈轴向平行的缺陷最容易检出的。 周向磁化就是用周向电流对工件进展磁化。 在横波斜角法探伤中,为在试件中获得纯横波,要求声波入射角大于第一临界角和小雨第二临界角。 探伤仪上的抑制按钮主要用来降低杂波水平。 探测面上涂耦合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磨损。 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之间的夹角称为纵曲折射角。

2、把电能转换成声能或将声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叫做换能器。 横波不能在液体和气体介质中传播。 在同一种固体材料中纵波声速大于横波声速,横波声速又大于外表波声速。 在1秒内通过一定点的完整波形的个数叫做波长。 近场区长度在频率给定时随晶片直径的变小而变小。 铁磁性材料的磁导率是一个常量。 永久铁磁铁中的磁畴以固定位置排列,方向互相抵消。 磁导率表示材料被磁化的难易程度,磁导率越高,则材料越容易被磁化。 磁力线沿磁阻最小的路径通过。 螺管线圈的磁场方向大体上与轴平行。 难以磁化的磁介质具有低的磁导率。 单独的磁极不能独立存在,因此磁极的数量必须是偶数。 在任何情况下工件都要先退磁。 : 超声波在工件中的

3、传播速度就是声能的传播速度。 用穿过式线圈检测棒材时,棒材外表磁场强度高于中心磁场强度,但中心磁场强度可不为零。 声阻抗表示在超声场作用下声波在该介质中能通过的能力。 使用抑制后,仪器的水平线性误差加大。 声速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声阻抗。 感应电流法最适合用于检测薄壁环形件。 在进展自动检测中,如果进给速度到达每分钟数米以上时,选择频率还应考虑到检测速度的影响。 检波器的相位的选择应该以能够最有效地检出比照试件上的人工缺陷为好。 射线不受电磁场的影响 检验近外表缺陷时,最好选用联合双晶探头。 球面波在无限大的介质中传播时,声压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后,其传播方向与两介质的声

4、速和声阻抗都有关。 A型显示脉冲超声波探伤仪荧光屏显示的回波幅度与回波声压成正比。 用试块法调整探伤灵敏度时,为防止修正值,应采用标准块。 从各个方向都能测到的缺陷形状是点缺陷。 离锻件探测面下20mm处的一个缺陷回波高度高于距离400mm处4平底孔回波7dB衰减、忽略,则此缺陷当量为3mm。 声阻抗表示超声场中介质对质点振动的阻碍作用,在同一声压下,声阻抗越大,质点的振动速度就越小。 球面波在曲界面上的透射波聚焦是否发散取决于曲界面形状的凹凸形状。 表征介质声学特征的材质衰减主要是由散射和吸收引起。 为了减少超声波通过介质时的衰减和防止林状回波,宜采用较高频率的探头。 非相关磁痕由漏磁场产生

5、。 剩磁探伤法不适用于软磁材料。 磁化后的物体一定有磁极。 连续法比剩磁法更容易检出内部缺陷。 铁磁材料温度到达居里点时,会变成无磁性。 在有限长螺管线圈的横截面上,靠近线圈内壁处的磁场较中心强,因此磁化工件时最好靠近线圈壁磁化。 工件的L/D越大,越难以磁化。 对于标准磁化标准,剩磁法要将工件磁化到饱和状态。 对于严格磁化标准,连续法要将工件磁化到饱和状态。 穿插式旋转磁轭各通以一样的交流电,可产生旋转磁场。 对于圆钢棒采用通电法进展磁化时,直径增加一倍,所需的磁化电流需增加一倍。 如果超声波的频率增加,则直径一侧的镜片发出的超声束的指向角将增大。 单探头法探测与波束轴线垂直的缺陷最灵敏。

6、用底面反射的方法校准探测灵敏度时,底面所在的部位可以是任意的。 垂直法探伤所定的缺陷深度也就是缺陷的声程。 仪器放大器的增益愈大,表示探伤灵敏度愈高。 通过导体内的磁场与距导体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用交流退磁法,可以把试件放入交流电的线圈中,然后逐渐远离线圈。 真空中没有磁场。 干粉探伤不适用于硬磁材料。 假磁痕是由漏磁场产生。 软磁材料只能采用连续法进展探伤. 硬磁材料与软磁材料的区别是:硬磁材料剩磁大,软磁材料的剩磁小。 当工件磁化时,如果不加磁极,则不形成漏磁场。 在声程大于3N的远场区,横通孔的反射声压与孔径成反比。 在声程大于3N的远场区,晶片辐射的活塞波可近似看作球面波。 灵敏度余量

7、是仪器和探头的组合性能。 渗透液的密度越小渗透能力越差。 溶剂去除型渗透液的去除方法是用有机溶剂冲洗,然后再用布擦干净。 渗透探伤剂应配套使用,不同型号的渗透探伤剂不能混用。 缺陷显示痕迹,指渗入缺陷中的渗透剂在被检物外表析出时呈现的痕迹。 磁强计是为了测定磁化磁场强度的大小 采用剩磁法时,磁化时间要比使用连续法时长。 渗透探伤将痕迹分为缺陷痕迹、无关痕迹和伪缺陷痕迹。 渗透探伤时,由于外表污物会影响探伤灵敏度和探伤效果,因此必须进展外表预清洗。 连接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电缆线称为超声传导电缆。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就是声能的传播速度。 超声波探伤仪放大器的衰减愈大,表示探伤灵敏度愈高。

8、永久磁轭的优点是不用电源,适用于野外和高空作业。 细小裂纹,宽和浅裂纹,外表光洁度高的零件检验,宜选用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法。 锻件中非金属夹杂的取向量最可能的是与金属流线垂直。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的振动速度。 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介质后,其传播方向与两介质的声速有关。 探伤仪的分辨力与频带宽度有关。 超声波探头发出的声频率主要由探伤仪的发射电压决定的。 频率越高,则绕射现象越严重。 动态范围差的仪器垂直线性也差。 斜探头向工件中辐射的横波,是基于压电效应由PZT晶片直接激发出来的。 焊缝探伤时选择折射角的主要依据是工件厚度。 在探测不与声束垂直且外表平整的平面状小缺陷时,随着缺

9、陷面积的增大,反射波幅也随之增高。 常用2.5MHz探头发出的是单一的2.5MHz的声波。 缺陷的当量大小与实际缺陷的面积差不多。 对饼形锻件,采用直探头作径向探测是最正确的探伤方法。 *射线管中电子的速度越小,则所发出的射线能量也就越小。 胶片的粒度越大,固有不清晰度也就越大。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98分 为了在试件中产生涡流,试件必须是 。A导体B绝缘体C非铁磁性材料D铁磁性材料 A 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过程叫( )A变压B稳压C整流D滤波 C 签发探伤报告的人员资格应为 。AUTII级BETII级CETII级或II级以上DETI级 C 涡流检测的根本原理

10、是 。A压电效应 B电磁感应C漏磁通D相位分析 B 在正弦交流电阻电路中,正确反映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Ai=U/R BUm/R Cu/RD以上都不是 C 纯电感电路的感抗是 AL BL C1/LD以上都不是 B 交流电的角频率等于 A2f Bf C2tD以上都不是 A 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A增大B减小 C不变D以上都不是 A 、f、C之间的关系式是: 。A=C/fB=CfCf=CD=f/C A 一样探测条件下,任意两波的分贝差: 。A=40lgH1/H2B=20lgH1/H2C=10lgH1/H2 D=lgH1/H2 B 用涡流法可检测( )。A金属导电率B外表及近外表的缺陷C薄

11、金属片厚度D 上述三项都可以 D 以下材料中, 不能用涡流方法检测。A胶木B尼龙C氟塑料D 以上都不能 D 超声波的波形转换只在 中发生。A固体B液体(C) 气体D三者均可 A 漏磁探伤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直径 mm的钢管的检测。A6-300 (B)12.7-426 (C)60.3-510 (D)12.7-510 D 超声波到达两种不同性质材料的界面上,可能引起 。A反射 B折射 C波型转换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D 超声波的传播必须依赖于 。(A)导体介质(B)金属介质(C)声源和弹性介质(D)固体介质 C 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A)质点振动的速度(B)声能和波前的传播速度(C

12、)波长与传播时间的乘积(D)以上都不是 B 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接触的边界称为 。(A)反射体(B)折射体(C)界面(D)标记 C 用来计算材料中超声曲折射角的公式称为 。 (A)反射定律(B)衍射定律(C)折射定律(D)莱姆定律 C 当声波的入射角介于第一临界角和第二临界角之间时,工件内超声波的波型将是 。 (A)纵波(B)横波(C)外表波(D)莱姆波 B 超声波在材料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的现象称为 。(A)反射(B)折射(C) 重复性(D)衰减 D 目前最常用的超声波探伤仪的显示方式为 。(A)A型显示(B)B型显示(C)C型显示 (D)*-Y型显示 A 信号幅度与超声波传播时间以直角坐标形式表示的显示方式称为 。 (A)A型显示(B)B型显示(C)C型显示(D)*-Y型显示 A A型显示的示波屏上信号的垂直幅度表示 。(A)超声波反射能量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