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焉、何、者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920377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虚词--焉、何、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虚词--焉、何、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虚词--焉、何、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虚词--焉、何、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虚词--焉、何、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虚词--焉、何、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虚词一焉、何、者四、焉1、作代词,相当于“之”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例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3、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了”,也可不译。 例如: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4、作兼词。相当于“于之”,译为“于此”、“在这(那)里”、“从这(那)里”。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从这里)五、何1、“何”字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

2、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哪里”、“什么”“怎么”例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何以战?曹刿论战何陋之有?陋室铭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宋何罪之有?公输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4、“怎么样”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5、“无何”,可译为“不久”“没多久”。无何,见宫殿数十所山市六、者“者”一般作助词,有下列几种用法:1、附在动词、形容词、数词、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结构,

3、相当于“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或不译。例如:卜者知其指意。(的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的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东西)中轩敞者为舱。(的地方)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指人,不译出)2、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一般不译,其作用或引出判断(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或引出原因(有时可译为“的原因”),或引出说明。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引出判断)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引出判断)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引出原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引出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引出原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引出说明

4、)3、用在句末,与“若”组成“若者”、“若者”结构,表示比拟,相当于“像的样子”、“似的”。例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4、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的话”。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智子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

5、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1、文学常识填空。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是末期著名家。“智”在这里的意思是:。2、解释加粗的字。 其子曰其:其邻人之父亦云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亡:而疑邻人之父之:3、翻译文言句子。 天雨墙坏。家甚智其子。4、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二、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译文:靠近长

6、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精通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塞内,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人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得以互相保全。1塞翁失马节选自。又名西汉淮南王等编著。“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2、解释加粗词的

7、意思。(1)马无故亡而入胡故亡(2)居数月居(3)此何遽不为福乎遽(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5)堕而折其髀髀(6)丁壮者引弦而战引死者十九十九人皆吊之吊此独以跛之故以3、翻译下列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丁壮者引弦而战4、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参考答案:(一)1韩非子战国思想家以为聪明2、他的说丢失的3、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4、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或:告诉人们:接受别人的意见只能看它是否正确,而不是看提出意见的人的身份。)(二)1、淮南子淮南鸿烈刘安焉知非福2、逃跑经过带领大腿绝大部分对其不幸表示安慰3、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福呢?年轻力壮的人拿起弓箭参加战斗。4、

8、祸与福是对立统一的。(或: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课外练习(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岀,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字词和句子。(4分)是日天雨天又雨,公将焉之?译: 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 身自罢之。译: 魏于是乎始强。译:2. 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一)文侯与虞人期猎答案1.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确翻译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佝中的“虽(虽然)”、“岂”、“一专一、坚守)”、“期”)。2做人要诚信守时等(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廩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解释字词:齐宣王使人吹竽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之2译下边句子廩食以数百人。译: 湣王立,好一一听之。译:3.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二)齐宣王使人吹竽答案1.、给。通“悦”,喜欢。2.齐宣王命令艺人吹奏竽,一定要让三百人一起吹奏。齐湣王继位为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艺人吹竽。3.滥竽充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