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92037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事诉讼法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答案1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委托代理的时间起点是:A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B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15日内C自案件侦查之日起D自立案之日起A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有:A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B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C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D 3人民法院审理上诉和抗诉案件,合议庭的组成是:A审判员3人至5人B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3人至7人C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3人至5人 D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3人至5人A4有关人民检察院职权的表述,错误的是:A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B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C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2、,实行监督D是国家唯一的刑事侦查机关D5回避的人员范围不包括:A书记员 B翻译人员 C鉴定人D证人D6我国的公诉机关是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各级人大B7决定院长回避的机关或者人员是:A本院审判委员会B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C上级人民法院院长 D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A8人民法院审理上诉和抗诉案件,合议庭的组成是:A审判员3人至5人B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3人至7人C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3人至5人D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3人至5人A9不具备刑事审判权的法院是:A海事法院 B军事法院C铁路运输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A10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对象,不包括:A正在执行的判决和裁定 B已经执行完毕的判

3、决和裁定C未过上诉期的判决和裁定D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C二、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答案1我国刑事诉讼中,行使侦查权的机关是: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D人民代表大会AB刑事诉讼的特殊阶段是:A侦查 B第二审 C死刑复核 D审判监督CD2有关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表述,正确的是:A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B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C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D审判不公开,但是宣判一律公开ABCD 3有关特殊管辖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由该公民离境前的居住地或者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B 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告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在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者单位的,由犯罪地

4、基层人民法院审判C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处罚的,由该外国人入境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D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处罚的,由该外国人入境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ABC 4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A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条件B原告人必须具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C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D附带民事诉讼的诉因是刑事被告人的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ABCD5辩护人的范围A律师B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D犯罪嫌疑人、被

5、告人的亲友ABCD6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A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B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C可能判处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D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ABCD7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有权直接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条件是: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B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C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D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BD8鉴定人的条件A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或者技能的人B必须是获得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的人C必须是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D必须是由人民法院指派或聘请的人ABC9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A对依法可能判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6、、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C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D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可能判处免予刑事处分的案件ABCD三、概念题概念题答案1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2指定辩护指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协助被告人进行辩护3. 证据是指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4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因与案件或案

7、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对该案进行的诉讼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5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进行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将其羁押起来的一种强制方法。6证明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辩护人、代理人依法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犯罪是否发生、谁是犯罪分子、罪责轻重以及其他有关案件事实的活动。7管辖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在受理刑事案件方面的职权范围上的分工。包括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8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

8、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9刑事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的一项诉讼活动。10辩护是指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反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指控,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事实和理由,以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四、简答题简答题答案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

9、则(一)侦查权、检查权、审判权具有专属性,只能由公、检、法等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二)公、检、法等专门机关依照法律行使职权,必须遵守法定程序(三)公、检、法等专门机关只能分别行使各自的职权,不能混淆或相互取代(四)公、检、法等专门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受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意志的约束2拘留的条件(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3立案的条件(一

10、)事实条件有犯罪事实1.要立案追究的只能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2.犯罪事实必须有相关的证据材料证明(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三)符合管辖的规定4侦查实验的程序和要求(1)应当经县级以上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并由侦查人员进行,应当邀请见证人在场(2)可以在现场勘验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3)侦查实验的条件应与原来的条件相同或相似(4)应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害、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5)应当制作笔录5刑事诉讼的特征(一)刑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主持进行,属于国家的司法活动(二)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三)刑事诉讼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的活动(四)刑事诉讼是在当事

11、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活动6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原则(一)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二)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刑事诉讼活动(三)如果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时,公安司法机关有义务为他们提供翻译7搜查的程序(1)必须由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搜查证,执行搜查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2)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的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时,遇有紧急情况,可以无证搜查,但结束后应及时报告并补办手续(3)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其家属、邻居、其他见证人在场(4)搜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侦查

12、人员进行(5)搜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8回避的理由(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的(五)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六)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以及对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原审理该案的原合议庭成员不得参与对案件的审理9证据的特征(一)证据的客观性1.证据的本质是事实2.证据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事实(二)证据的关联性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客观的联系。(三)证据的合法性1

13、.诉讼证据的提供、收集和审查,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2.诉讼证据的形式应当合法3.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10刑事诉讼法对于一审程序的改革11上诉、抗诉的方式12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13合议庭的组成1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15三大诉讼法的区别16侦查中的羁押期限17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征18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五、论述题论述题参考答案1请论述上诉不加刑原则(一)上诉不加刑的概念: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罚的一项原则。(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1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既不能加重上诉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2对原判

14、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只是认定的罪名不当的,在不加重原判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罪名3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不得加重决定执行的刑罚,也不能在执行刑罚不变的情况下,加重数罪中某罪的刑罚4对被告人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不得撤销原判缓刑或者延长考验期5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或者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案件,不得撤销第一审判决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或者适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6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但是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后,改判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请论述证据的特征(一)证据的客观性1.证据的本质是事实2.证据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事实(二)证据的关联性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客观的联系。(三)证据的合法性1.诉讼证据的提供、收集和审查,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