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设计课堂练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91051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有效设计课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有效设计课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有效设计课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有效设计课堂练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有效设计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合理地设计课堂练习题。精心设计练习题,教师一定要根据班上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对教材里的习题做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使之能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能从质量方面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需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巧设练习题谈几点认识:一、循序渐进,突现层次性练习设计练习要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练习内容划分成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各有重点。第一层主要以初步形成技能为主,练习时基本的单项的,带模仿性的,第二层以巩固技能为

2、主,使学生把掌握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中去,此时练习可以反复进行,达到一定得熟练程度,第三层以仅能的发展为主,使新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旧知识得到巩固,思维得到启迪,智力得到发展,此时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难度较大、较灵活的题目,。这样既能体现习题的坡度,又能满足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需要。二、结合实际,注重针对性练习设计练习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重要内容反复练,难点内容着重练,易出错的内容突出练。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时,经常容易出现一些错误,针对容易错的地方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判断题:=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使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从而达到全面完整地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三、变换形式,注意多样性练习

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一般有口答、板演、笔练、操作等形式练习,设计练习要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等特点采取灵活多样性的形式,如:游戏、找朋友、比赛、填空、改错、选择、操作等,这样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四、增设开放,注重创新性练习条件开放即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多余时,让学生在审题时,增设必要的条件或选用某些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策略开放是指题目的解法并不唯一,结论不唯一,即解题策略是多样的。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用一根长24米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发现要算长方形的面积还缺少条件:它的长和宽,当学生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作一比

4、较发现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样促进了学生思维开阔性发展。五、动手操作,注重实践性练习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教材中安排了一定的实践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操作性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用2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呢?学生觉得有难度,这时我就让大家动手操作,引导他们用小正方体教具摆长方体,结果同学们摆出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而且在摆的过程中很清楚地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顺利地解决了这道题。这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能明显看出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探索意识,而且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总之,精心设计练习题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特别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