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91042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武台镇咸家庄完小20162017学年度 1春夏秋冬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

2、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2姓氏歌姓氏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每个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开始介绍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说出大量的姓,对孩子来说可能一时说不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百家姓的认识,对姓氏歌的学习,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了热爱之情。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教师工作的

3、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3.小青蛙姓氏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每个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开始介绍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说出大量的姓,对孩子来说可能一时说不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百家姓的认识,对姓氏歌的学习,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了热爱之情。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

4、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4.猜字谜1.导入新课时采用谈话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字谜的特点,也初步感知了猜字谜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从读词、读短语识字,到小组内互助识字,再到游戏闯关巩固识字等,认字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1吃水不忘挖井人让孩子动情:毛主席的名字学生都较为熟悉,开始我害怕上这样一些伟人、名人的文章,觉得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甚至觉得没必要选入教材中。偶然间我发现我们班孩子模仿“奥特曼”的游戏,很多男生谈到长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奥

5、特曼,为什么学生会如此喜欢它呢那是因为“奥特曼”是他们心中的英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利用孩子崇拜英雄、真诚善良、易受熏陶感染的特点,把我们文章中的人物也成为孩子心中模仿的英雄呢?让孩子学习自己喜欢的英雄故事,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动情了是上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如何让孩子动情呢?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我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人物,如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人物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味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再加以朗读指导,最后把学生

6、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渗透情感和价值观教育。2.我多想去看看在我们这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我和同学们一起学到了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在这一节课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孩子当作朋友。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听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这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写的,用的是第一人称,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讲了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首都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来自山里面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阻隔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和探索,对首都北京和天安门的

7、向往。诗歌感情真诚、语言朴实,字句中都浸透了作者的情。现在的小孩子们都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特殊心理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小山沟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普遍没有看到过大山,甭说弯弯的山路,充塞在他们眼前的是无数钢筋混泥土浇筑而成的房子,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山在小山沟孩子的眼里司空见怪,它虽然美丽但是阻隔着通往大城市的道路,而在现在的孩子们眼里,大山是一个稀罕物,能走进大山,与大自然亲近,那绝对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地域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孩子们的不同心理状态,换句话言之,如果把“走出大山,去看北京”,换成“走出城市,走进

8、大山”,估计孩子们更能读出“多想去看看”这种殷切的感情来。所以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我们必须创设情景,带他们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从而进一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于的特殊感情,让学生体会到说自己想说的话,读自己想读的文章。因此,教学中,我从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出发,让孩子读懂课文。3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9、,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4.四个太阳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机智,我的课还有很多值得提高的地方:一、识字过程中,重点不太突出,在机械识字方面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交流识字方面,由于老师的语言组织不到位,学生交流的识字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完全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二、我借助了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指导朗读,但由于在识字方面有些重复、浪费了一些时间,所以在指导朗读方面还不够到位,还可多花点时间在指导朗读上,让学

10、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熟读成诵。5.小公鸡和小鸭子这节课教学环节安排周到,上课伊始通过复习词语的方式使学生迅速回忆起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之后进行“他、地”两个字的写字指导,重点强调了两个字在部件、结构、宽窄方面的相同之处,并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写字姿势。在理解课文和指导朗读的环节中,利用老师范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当时的心情、动作,进行角色体验,通过师生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同桌分角色等多种形式的展示,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在重点词句分析的环节中,对比两个句子的不同,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

11、公鸡和小鸭子的心理,了解“偷偷地、飞快地”这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学生在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这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拓展练习。这节课练习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通过教师及时、丰富、有针对性的点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有话说。这节课的情感体悟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在朗读和表演中体会小公鸡捉虫子跟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这种伙伴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6树和喜鹊这是一篇学生容易理解和朗读的课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孩子对课文的理解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都能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道理。我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将本课延伸,借

12、着学生周末回家之际,将学生已经理解的小乌鸦反哺的故事当作家庭作业,要让他们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要像小乌鸦一样学会孝敬父母,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我发现,在父母接他们来的时候,不见了往日里父母帮他们拿包的现象,所有的孩子不约而同的自己收拾东西,背起书包,连父母要求帮忙的都遭到了拒绝,我心里很是高兴。 周一到校时,孩子们也是能够自己背书包走进来,有些家长向我反映说,孩子回家懂事多了,知道心疼人了,还抢着做家务事呢,不让干都不行,孩子真的长大。7.怎么都快乐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造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

13、项现象,把自己头脑中积累的生活经验放到文本中来理解。8静夜思静夜思教学反思 一年一期的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们长句都读不好,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没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所幸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 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在板出课题后,让学生读读静夜思三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静读后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体

14、认读,不能拼读。于是随机教学静与夜,给它们找找朋友,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但我还不满足于此,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字告诉我们周围有没有声音?思是什么意思?他在思念着什么呢?意外的是,学生很快都明白静和夜的意思。那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呢?以此,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10端午粽课文调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上

15、课伊始,课件出示端午节的活动场景,出示各种粽子图片,带学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节品粽子的节日气氛。通过看图“品尝”端午粽,学生们对端午粽从外形、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初步的认知。然后直接学习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弄清本段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写了粽子的哪一方面的,结合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粽子的颜色、味道等特点。 “品”粽从“读”粽开始,通过多种形式、方法的朗读,增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并提高了阅读的能力。本课的朗读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读好带“的”的短语,另一个是学习读好长句子。教学时,采用了“内容分解法”,引导学生对长句的内容进行分解,明白了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再运用各种方式练度、巩固。此外,生

16、字的教学也和读结合起来,以读代讲,在读中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11彩虹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审美感,是依赖直觉体验,大多采用对比明显的颜色相配。该活动围绕“彩虹”,用欣赏、讨论、选择等方法展开活动,是为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时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美丽的彩虹。5动物儿歌动物儿歌是一首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