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90987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潜在事故危险因素发生条件安全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一、火灾爆炸1. 易燃易爆物质泄漏;2. 压力管道发生物理爆炸;3. 电气火灾。1. 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2. 点火源等激发足够能量;3. 易燃易爆物质遇到明火、火花。1.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加强生产设施的密闭性,增加作业场所的通风,严格控制其制做质 量和安装质量,消除泄漏可能性;2. 泄漏后应采取紧急停车或其它相应措施:(1)查明泄漏源点,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2)如泄漏量大,应疏散有关人员至安全处;3. 定期检修、维护保养生产设施,保持其处于完好状态;进入设备内检修作业要严格遵守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

2、全规程,彻底清除残余物料,采取正确的通风等防护措施,并检测其 浓度、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业,要有人现场监护,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具;4. 在特殊场合下(如在现场急救),抢救时要正确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以防抢救时受到 伤害;5. 组织管理措施(1)加强对工作场所检测和对设施的检查,严禁跑、冒、滴、漏现象发生;(2)教育、培训职工掌握二甲苯、丁醇等危险化学品的燃爆特性、毒性、预防中毒窒息的 方法,以及中毒窒息后如何急救;(3)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4)设立危险、有毒、窒息等标志。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汇总表潜在事故 危险 因素 发生条件安全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二、中毒 窒息

3、二甲苯、丁醇等毒物泄漏;检修等作业时缺氧。1. 物料泄漏、挥发,浓度过高;2. 火灾、爆炸事故;3. 职工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4. 物料摄入体内;5.缺氧。1.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加强生产设施的密闭性,增加作业场所的通风,严格控制其制作质 量和安装质量,消除泄漏可能性;2. 泄漏后应采取相应措施(1)查明泄漏源点,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 (2)如泄漏量大,应疏散有关人员至安全处;3. 定期检修、维护保养生产设施,保持其处于完好状态;进入设备内检修作业要严格遵守厂 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彻底清除残余物料,采取正确的通风等防护措施,并检测其浓度、 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业,要有人现场监护,作

4、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具;4. 在特殊场合下(如在现场急救),抢救时要正确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以防抢救时受到伤害;5. 组织管理措施(1)加强对工作场所检测和对设施的检查,严禁跑、冒、滴、漏现象(2)教育、培训职工掌握对二甲苯、丁醇等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以 及中毒窒息后如何急救;(3)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4)设立危险、有毒、窒息等标志。表5-5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潜在事故 危险 因素 发生条件安全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三、电伤害 漏电、绝缘损坏、安全距离不够、雷击、静电。1. 人体触及带电体;2. 安全距离不够,空气击穿;3.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超过50mA

5、 s。1. 配电装置及线路要严格按有关电气规程,选用合格的电气设备及有关设施;2. 按规定对设备、线路采用与电压相符、与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的绝缘材料,并定期 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态;3. 使用有足够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的材料,采用遮拦、护罩(盖)、箱匣等防护装置,采用 合理的安全间距,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防止人体接近或触及带电体;4. 对带电设备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5. 要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6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严禁“三违”,严禁非电工进行电气作业,电器、设备检修时悬挂“禁 止合闸”等安全标志,检修电器设备前实行验电手续,并做好临时线的管理;7. 对静电接地、防雷装置定期进

6、行检测,保持完好状态;8. 在金属容器内进行检修等作业时,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并要有现场监护。9. 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10. 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培训教育,以及触电急救;11. 做好电器线路和单相电气设备、电动机、临时用电的安全作业和运行。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潜在 事故 危险 因素 发生条件 措 施四、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进行登高架设、检查、检修等作业 2 米以上高度作业时坠落1. 平台按规定设置护栏,对平台、栏杆等要定期检查,确保完好;2. 做好防滑措施;3. 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 照明良好;5. 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7、,执行“十不登高”;6. 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挂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及紧身工作服;7. 高处作业事先搭设脚手架、梯子或安全网,符合安全要求,采取正确的防坠落措施8. 临边、洞口要做到“有洞必有盖、有边必有栏”,以防坠落。五、机械 伤害 转动机械设备有转动设备,且转动设备未安装防护罩等防护设施。1.转动设备应安装防护罩、防护栅栏等安全防护设施;2.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观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除隐患;3. 按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女工必须戴好工作帽,头发要压入帽内;4. 严禁用手或工具直接接触转动部件;5. 设备检修时悬挂“禁止合闸”等安全标志,防止发生误操作;6. 机器设备要定期检查、检修、保证其完好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