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905633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重点总结1.概述质量要求:均匀相制剂应是澄明液体、非均匀相应分散均匀;浓度应准确,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应无刺激性,具防腐能力、不发生霉变。分类:按分散系统分1、均匀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按给药途径分:1、内服液体制剂2、外用液体制剂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一)、极性溶剂:1、水:不稳定,易霉变2、甘油:有保湿、滋润。含水10%无刺激性,含甘油30%以上有防腐作用。3、二甲基亚砜(二)、半极性溶剂:1、乙醇:20%以上有防腐作用。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剂能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加稳定

2、性。3、聚乙二醇PEG:300-600,对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三)、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体石蜡、醋酸乙脂二、液体制剂的防腐:防腐剂:1、酸碱及其盐类2、中性化合物类3、汞化合物类4、季铵化合物类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PH4最适与尼泊金联用防发霉、发酵2、羟苯酯类:尼泊金类3、山梨酸4、苯扎溴铵:新洁尔灭三、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矫味剂:1、甜味剂2、芳香剂3、胶浆剂4、泡腾剂着色剂:1、天然色素2、合成色素第三节溶液型液体制剂一、溶液剂: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澄清液体制剂,指低分子溶液。溶解法和稀释法二、糖浆剂: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单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合水溶

3、液,浓度为85%(g/ml)、64.7%(g/g)。制备:1、热溶法2、冷溶法3、混合法:适于制备含药糖浆注意:含乙醇可加甘油助溶,药物为水性浸出制剂,需纯化后加入。三、芳香水剂:指芳香挥发性药物(挥发油多)的饱合或近饱合水溶液。浓芳香水剂:用乙醇和水制成的含大量的挥发油的溶液。第四节溶胶剂溶胶剂:指固体药物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一、溶胶的性质:1、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2、电学性质:界面动电现象3、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4、稳定性:热学不稳定体系溶胶对电解质特别敏感,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亲水胶体所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保护胶体。二、溶胶的制备:分散法、凝聚法第五

4、节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热力学稳定体系一、高分子溶液的性质:盐析: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使高分子化合物凝聚的过程。陈化:高分子溶液在放置过程中自发凝结而沉淀的现象。絮凝:由于盐类、PH、絮凝剂影响,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的现象。二、制备:溶胀明胶:先吸水溶胀;MC:溶于冷水中;淀粉需加热60-70;胃蛋白酶撒于水面第六节混悬剂一、概述: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一)、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服从Stoke定律(二)、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疏水性药物水化作用弱,对电解质更敏感。

5、亲水性反之。(三)、絮凝与反絮凝:加入适当电解质使电位降低,在20-25mV内,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四)、结晶增长:加入抑制剂阻止结晶的溶解和生长,保持物理稳定性。三、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凝聚法四、混悬剂的稳定剂: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一)、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1、低分子助悬剂:甘油、糖浆剂2、高分子助悬剂:(1)、天然:阿拉伯胶类;(2)、合成:纤维素类;(3)、触变胶(二)、润湿剂:使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增加混悬剂稳定性五、混悬剂的评价:(一)、微粒大小的测定(二)、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6、: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的容积之比。F越大越稳定,在0-1之间(三)、絮凝度的测定:越大,絮凝效果越好。(四)、重新分散试验(五)流变学测定第七节乳剂一、概述:乳剂在0.1-10um之间,120nm称微乳,白色。可用稀释法、电导法、染色法鉴别。二、乳化剂种类:1、表面活性类: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型:Tween、Span、卖泽、平平加,泊洛沙姆2、天然乳化剂:阿拉伯胶类、明胶、卵黄需加防腐剂3、固体微粒乳化剂:O/W:氢氧化镁、氢氧化铝W/O:氢氧化钙、氢氧化锌4、辅助乳化剂:(1)增加水相粘度:MC、CMC-Na、阿拉伯胶等(2)增加油相粘度:硬酯醇等乳化剂选择:1、根据乳剂类型;2、乳剂给药途径3、乳化剂性能;4、混合乳化剂:加权平均值三、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1、降低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2、形成牢固的乳化膜:单分子乳化膜: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膜3、确定形成乳化剂的类型:多分子乳化膜: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4、有适当的相比:最大体积74%固体微粒乳化膜:四、乳剂的制备:1、油中乳化剂法:干法2、水中乳化剂法:湿法3、机械法4、微乳制备5、复合乳制备五、乳剂的变化:1、分层:由于密度差,50%减少分层2、絮凝: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