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900529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民政局,是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履行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重要职能,主管救灾救济、双拥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区划地名等工作。今天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区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 X区民政局围绕贯彻落实市局部署要求,以活动为牵引,以工作为切入点,切实加强民生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民政难题的破解,全力推动全区民政事业创新发展。一、202X年工作总结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做大做强民政事业。一是举办了202X中日韩健康养老产业高峰论坛。20X

2、年9月2日,在蓝海大饭店举办了“22X中日韩健康养老产业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主办,X区人民政府、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养老产业促进会承办。论坛主题为:中日韩携手 开创健康养老产业新纪元。论坛期间,区政府与C国际投资株式会社签署了中日韩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园投资合作协议。 二是突出抓好潍坊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产品博览中心建设。0X年1月12日,与中日韩经济发展协会中小企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签订了中日韩养老产业示范园区合作框架协议。202年9月2日,我区与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共同建设的面积202平方米,拥有15个展区、11大类、2X种日韩老年用品的永久性展示展销场馆潍坊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产品

3、博览中心正式运营。三是加快颐盛德医养结合综合体建设进度。颐盛德医养结合综合体项目由北京盛德健康养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筹建,该项目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202X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300张,医疗床位10张,计划总投资100万元,从事医疗、养老、培训等行业的投资和管理,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各类设施改造,同时利用现有200套2X0平方米商铺打造的国际健康养老产品交易中心正在招商。 (二)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一是聚焦城区社区居家养老。落实安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服务对接,在各社区完成了终端布局,基本打造完成养老服务十分钟生活圈。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提升改造,建设完成社区日间照料中

4、心30处,养老居家服务站54个,建立互助家庭100个,农村幸福院15处,提升养老机构个,并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实行九统一,完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型升级。 二是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各街道也相应成立推进机构。目前正逐步制定出台落实设施规划、土地保障、资金补助、融资支持等相关配套政策,以及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运行和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相关措施。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全部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水、电、暖、气、固定电话、宽带互联网实行优惠价格。 三是健全老年福利保障制度。全年为62名经济困难不能自理的失能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6元的标准,共发放护理补贴4

5、220元。全年为22名农村散居孤儿,按照每人每月0元的标准,共发放生活补助222480元;为38名城镇散居“三无”人员,按照每人每月750元的标准(10月份同低保一块提标至每人每月0元),共发放生活补助337920元。为全区310名0-90周岁以上低保高龄老年人,按照8至89周岁,90至9周岁老年人分别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元、200元的标准,共发放高龄津贴4100元。为名困境儿童,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共发放生活补助5076元。全年为109名困难残疾人,03名重度残疾人,按照每人每月8元标准,共发放补贴21000元。(三)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是全力抓好“

6、四全一特社区”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年初我局把“四全一特社区”推进工作做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做好协调、调度、督促指导系列工作,制定了关于抓好“四全社区”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四全社区建设标准任务分解表(征求意见稿),并于5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区“四全一特社区”现场调度会,刘建国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二是推进社区办公服务设施提升。全区共有个城乡社区列为全市改造提升计划,特别是列入“四全一特”社区试点的社区,目前办公服务用房都达到70平方米以上。新开工西关街道高家东社区560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北关街道北关社区、刘家园社区30平方米社区中心改造工程,完成人民商城社区、月河社区、

7、曹家巷社区等社区配套设施改造提升。46个城市社区全部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覆盖率达到了100,基本配套完善了各种公共服务设施。 三是抓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8月成立了XX区社工协会,统一规范全区社工人才工作。与组织部门联合出台专业社工考试通知,将社区社工待遇纳入全区人才框架,以区委文件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XX发202X号)落实专业补助。今年全区一次性通过国家级社工专业考试57人,超过前8年我区通过人数之和(8人)。认真开展“齐鲁和谐使者”推荐评选工作,2人被评为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享受为期4年省政府专项补贴。 提升“社工+志愿者”运作水平,出台XX区关于加强志愿服务体

8、系建设的意见,全力打造XX区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推广南关街道人民商城社区“正能量最美服务社区”经验做法,城关曹家巷社区获得“全国志愿服务最美社区”称号,在“四全一特”试点社区培育出各具特色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20余支,发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1202余人次。四是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在试点社区探索实施了以“四社联动”为核心,建立完善社区运行“4”体系。即:通过创新社区自治与共治模式,逐步搭建起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组织+驻社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平台。推行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三自立区”治理模式,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协商议事等制度,完善了居民公约和自治章

9、程,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五是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通过推行社区事务“一站式”服务,实施“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工程,实现社区群众工作的立体化和全覆盖。在去年试点基础上,新增10个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引进“樱桃阵”、“援通”等专业服务组织,在社区设立服务站,开展好便民利民服务,实现“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打造智慧社区,实现居民办事“八不出社区”。 六是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从实际出发,对我区农村社区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由原规划202X年完成6个农村社区建设,整合调整为21个。按照省委44号文件要求,逐步整合为“一厅一校八室” (即“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教育学校、综合办公室、多功

10、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社会组织服务室、农业综合室、电子商务室),具体承接政府行政部门依法延伸到农村的政务服务及有关公共服务。(四)利用智慧办电子政务网数据共享,实施精准救助。 为解决网络建设各自为政,开发不同模板系统难以兼容,以及县市区信息数据覆盖面小,核对结果不精准的问题,市民政局依托潍坊市智慧办电子政务网,统一开发建立了核对系统。我区核对中心每月10日前向市核对中心上报核对名单,市核对指导中心每月下旬反馈核对结果,为加强动态管理、实施精准救助提供了可靠保证。截至目前,我区已通过市核对指导中心开展核对699人次,其中在保复查374人次,新增核对55人次。我们在每次接到市核

11、对中心的反馈后,均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依据核对结果已清理城市低保户231人,农村低保30户60人。核对工作开展后,我区的社会救助精准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4月30号,民政部领导对此项工作来我区调研,我区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 全年为城市低保户25078人次发放保障金额909万元,人均补助水平达到362.元。为农村低保户3256人次发放保障金额7591万余元,人均补助水平达到25.元。(目前城市低保标准为52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800元/年)。全年为3名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发放五保金29万余元,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截至目前(下半年医疗救助正在审理中),共为2名城乡低保户发放医疗救助金

12、65万元。全年为482名低保人员发放参加居民医疗保险补助3460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山东省社会救助办法和潍坊市社会救助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畅通救助渠道,疏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山东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的意见(鲁民2X65号),我局联合有关部门于02X年11月25日出台了X民字202X59号文件,文件具体规定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内容、细化了规范工作程序,明确社会救助实施主体,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落实配套工作措施,并提出了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组织开展“慈心

13、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105万元。同时注重开展经常性捐赠活动,发动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辖区爱心企业家、实业家积极捐款捐物,建立专项基金、小额冠名基金、居民互助基金、定点选项冠名赞助等。积极开展慈善救助。与市慈善总会联动,积极开展困难大学生救助,共救助困难学生34名,发放救助金15余万元。 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特困家庭的集中救助活动,一年来共救助困难群体35人次,发放善款50万余元。注重拓宽慈善救助渠道。与潍坊市眼科医院联合开展贫困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工程,帮助36名贫困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与XX开发区医院联合开展“春雨工程”,由XX开发区医院出资00万元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

14、通过慈善捐赠渠道,实行选项冠名赞助,为困难患病群众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五)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双拥共建工作合力。坚持军地联席会议、军地互访等制度,加强军地双方联系沟通。“八一”、春节等节日期间,走访慰问驻军单位,互相征求意见,共同研究落实双拥共建措施。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区健康街小学、区和平路小学等5所学校成立了“X区少年军校”,积极组织军事讲座、军事夏令营、学生军训等活动,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 突出多办实事,全力支持部队建设。配合保障部队完成日常军事训练拉练任务,为某驻军单位在明宗山的战术训练和直升机抢救伤员演练提供了拥军

15、保障工作。出资200多万元修缮了拥军路、仓南路,保证了部队日常出行方便和及时执行战备任务。帮助驻军建设了蔬菜基地并确权,无偿为某驻军单位提供优质菜地500多亩,帮助解决了部队“菜篮子”问题。 组织开展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军营活动,动员组织了圣得福建材研究所、茶博城商会等社会组织进军营拥军慰问活动,由爱心社会组织出资,分期分批为0余名部队特困官兵发放救助金5万余元。协调部队做好潍日高速公路施工迁改工作,按照上级潍日高速公路建设的方案,积极协调部分驻军单位做好部队有关设施和线杆光缆的迁改,配合施工单位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全面落实优抚政策,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做好优抚对象保障工作。今年来全区共发放残疾抚恤金40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定补金64万元。进一步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标准,20X年将全区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再次进行调整,提高到每户每年15601元,全区共发放412户、642.7万元。为136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补助金279万元。 (六)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业园。 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确保在登记制度改革、行业协会改革、监督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采取“政府搭台、部门唱戏、团队管理、区街联动、社会支持、群众受益”的运行模式,依托X区社会福利院用房改造建设X区社会组织创业园,由XX区远航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托管运营。截止20X年月1日,全区共有社会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