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89703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怀化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怀化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怀化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怀化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化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甩开膀子抓发展,扑下身子抓落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繁荣兴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一、综合 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GDP)为334.07亿元,增长11.6,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超过年初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1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09.09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49.84亿元,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

2、为7359元,增长10.6。 国民经济主要结构不断改善。2006年我市城市化率为31.1,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为28.4,提高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2.5、32.7和44.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5个百分点。 物价走势稳中趋涨。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3%,其中服务项目类指数102.0%,食品类指数104.4%,烟酒类指数101.9%,衣着类指数100.9%,家庭设备用品类指数100.4%,医疗保健类指数101.0%,交通和通讯工具类指数101.4%,居住类指数106.2%。零售物价指

3、数为102.2%,其中食品类指数104.3%,衣着类指数101.1%,家电类指数97.8%,日用品类100.5%,体育娱乐用品类100.4%,燃料类111.9%,建筑材料类106.0%。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据初步测算,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60.93亿元,增长1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5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60.76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74.62亿元,增长13.2。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41.16亿元,增长42.9;实缴税金9.9亿元,增长24.1;从业人员117.65万人,增

4、长1.2。 为民办实事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全面完成省政府“8件实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新增企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保险9.8万人,财政安排“低保”资金1417万元;新建经济适用住房2.6万平方米;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60所、乡镇卫生院75所、乡镇敬老院23所;解决农村1.37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池1.5万口;解决321个行政村通讯问题,“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 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件、建议179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92件,办复率均达100。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行政行为逐步规范。加强“五五

5、”普法工作,全民法制观念增强。加快社区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强化维稳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公共突发应急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平安怀化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强化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实力不强,特别是工业发展滞后,城市化步伐不快,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影响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较为突出,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民持续增收乏力;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 农业基础不断增强,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全面

6、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全年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8273万元,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5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粮食、畜禽水产、中药材、果蔬茶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壮大,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省级9家、市级6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89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市在外务工人员约75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约45亿元。 农业经济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47亿元,增长5.5;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5.14亿元,增长5.5。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38.25千公顷,增长1.4;粮食总产量177.2万吨,比上年增加

7、6.94万吨,增长4.1;棉花产量0.17万吨,增长1.0%;油料产量11.24万吨,增长7.5%;茶叶产量0.15万吨,增长4.4;水果产量79.3万吨,增长17.4;蔬菜产量134.72万吨,增长4.9;中药材产量5.72万吨,增长2.8。 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出栏生猪387.82万头,增长1.2;出栏牛19.73万头,增长7.1;出栏羊69.2万只,增长1.3;出笼家禽4618.19万羽,增长6.5;水产品产量.18万吨,增长6.7。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总投资1.7亿元,完成退耕还林和长防林建设17.9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完成速生丰产林建设30.89万亩;投入各

8、类建设资金1.64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1万处,大修小型水库72座,完成小流域治理12条,面积71平方公里;完成农网改造投资1795万元,农网改造入户率达到74.3;投入4100万元,新建沼气池1.5万口;投资2429万元,完成673个自然村和70个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农村固定电话5.6万门,新增移动电话3.4万户;投资4060万元,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60所,改扩建校舍7.3万平方米;投资2694万元,改造卫生院75所。 扶贫开发事业成效较好。全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7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86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7000万元,社会扶贫资金2000万元,全市贫困人口下

9、降到42.1万人,减少贫困人口5.6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6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4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791元,增加106元。 三、工业 工业产值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4.87亿元,增长16.2,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79.32亿元,增长18。规模工业中,中央、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26.15亿元,增长9.2%;市属企业完成增加值5.97亿元,增长7.5%。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壮大电力、林产、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矿业、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7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6.47亿元,增长16.8。工业园区建设取得进展,新入园企业41家,其

10、中怀化工业园入园项目16个;湘西地区开发51个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未含大电网部分,下同)4.66亿元,增长3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04亿元,增长6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637万元,下降1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3621万元,下降16%;完成利税总额11.56亿元,增长4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利税总额4.79亿元,增长5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原煤产量110.04万吨,增长21.4;中成药5915吨,增长553;大米8.63万吨,增长57.3;配混合饲料13.04

11、万吨,增长439.9;布7948万米,增长25;人造板51.63万立方米,增长42.5;机制纸8.79万吨,增长31.7;塑料制品1.43万吨,增长69.9;水泥427.26万吨,增长43.8;日用陶瓷5886万件,增长10.5;发电量85.7亿千瓦时,增长0.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41亿元,增长29.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4.02亿元,增长32.4;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53;农户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增长12.9。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4.12亿元,增长47.9;更新改造投资27.4亿

12、元,增长17;房地产开发投资12.5亿元,增长38.5。 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怀化火车站站房改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省道221乐安铺至通道建成通车,国道319文明样板路改造基本完成,以雪峰山隧道贯通为标志、邵怀和怀新高速公路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常吉高速及邵怀高速溆浦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加快,张沅公路开工建设,改造县到乡镇公路350公里,完成通达通畅工程1660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场81个。城区4条主次干道路面改造、杆线下地工程基本完成,44条背街小巷路面硬化工程全面竣工,天星东路路基初步完工,绕城线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重点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全市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中,托口水电站本年完成投资3.88亿元,

13、怀新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2亿元,泰格林纸40万吨纸浆项目完成投资3.25亿元,大洑潭水电站完成投资5.79亿元,铜湾水电站完成投资5.45亿元,清水塘水电站完成投资2.4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显著。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为34.1%。全年新增铅锌选矿能力14.6万吨,锌冶炼能力1.48万吨,新增学生席位1.25万个,新增学校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新增移动通信基站33个。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6.6;房屋施工面积254.5万平方米,下降5.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55.5万平方米,下降7.3;房屋竣工面积56.1万平方米,下降43.7,其中住宅竣工

14、面积31.4万平方米,下降48.3。 五、贸易、商务和旅游 社会消费强劲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07亿元,增长15,其中市零售额37.32亿元,增长17.4;县零售额38.52亿元,增长15.7;县以下零售额37.24亿元,增长12.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3亿元,增长14.9,餐饮业零售额16.84亿元,增长14.9。 对外贸易出现下滑。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378万美元,下降31.7,其中进口64万美元,下降58.7;出口2314万美元,下降30.4。 招商引资实现突破。全年引进外资项目21个,合同利用外资6474万美元,增长65.5;实际使用外资1915万美元,增长

15、1.1。全市引进内资项目489个,实际利用内资70.99亿元,增长33.8。 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主办了首届中国(洪江)雪峰山全国户外运动挑战赛,全国50多家新闻媒体对我市旅游资源作了一次全面推介。参加了郑州、成都、长沙、宁波旅游产品(项目)推介洽谈会,重点与广州、武汉、重庆旅游界加强了联系,提升了旅游产品的知名度,长株潭、广东、广西地区游客大幅度增加。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2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6亿元,分别增长12和21。 六、交通、邮政和通信 客货运输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34.74亿元,增长8.9。完成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不含铁路部分,下同)26.12亿吨,增长1.9;完成旅客周转量25.88亿人公里,增长11.5。 邮电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42亿元,增长9.7;电信业务总量18.13亿元,增长2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6.96万户,增长6.8%;移动电话用户63.32万户,增长17.5%;国际互联网用户8.68万户,增长26.2%。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