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896797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1、动感第一 班级心理辅导要以学生的活动构成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活动与发展是团体辅导的生命和动力所在,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是主体活动的最终目的。 只有活动才能构建以受导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 只有活动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降低心理防御水平; 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角色情感,也有利于学生选择行为模仿标准。 在操作上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活动板块。 为什么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常常用角色扮演或小品? 人的心理问题离不开特定的生活场景; 学术界认为,心理剧的诞生(莫里诺,)在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发展

2、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团体辅导的重要开端。 可供选择的活动形式团体讨论脑力激荡术 涂色 故事接龙辩论赛 家庭树抢答赛角色扮演 填字找字哑剧剧 句子完成 游戏优点轰炸 意义连线赠送礼物行为训练 密码翻译韵律活动镜中人 想象画自由联想放松体操 走跳棋信件会串自画像 时空隧道 走迷宫 制作卡片 制订计划在小学和幼儿园多用游戏辅导,在初高中提倡游戏辅导。 游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游戏是一种行为,一种情境。游戏对儿童心智上统整功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的细微功能可以表现为帮助婴儿认识父母的脸;它的宏观功能可以达到思考整个地球的环保问题的解决策略。它可使儿童人格特质的组合达到自动化从出生到为人父

3、母的成人期,这样的心智统整功能都在继续发展。 如果要预防儿童产生问题,那么最好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儿童有更多的游戏机会。 游戏是学生包括成人普遍喜欢的活动,关注和参与游戏是人的天性。有益的游戏能给们带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游戏的特点是 创设了一种情境,并可将情境组合成有意义的“产品”; 过程中充满欢乐; 主动参与; 不一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没有特别标明的学习目标; 不会有输赢的心理负担; 有“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戏的种类v 协助交往的游戏;v 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游戏;v 促进学习效果的游戏;v 增强耐挫力的游戏;v 增强自我意识的游戏。等等。v 游戏不等于游戏辅导,因为辅导是有

4、明确目标和明确设计的,并不是每一个游戏可以称为是一种游戏辅导。游戏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选择游戏-学习规则-观察行为-调节情绪-澄清讨论(关键)-再来一次。2、情境体验班级心理辅导要从情境体验开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活动设计要尽能生动有趣,使学生喜闻乐见,专注投入。 任何学习都从情境开始。 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 操作:趣味性要考虑年龄特点; 注意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呈现问题; 角色扮演或小品要有情节及适当的道具,才能使学生兴味盎然。 3、主体感悟班级心理辅导要引导学生自我改变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不要教师代替学生作出决定,助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助。 罗杰斯认为,每

5、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有责任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被自己注意到了,确保每个学生说的话不被自己或学生所误解。 教师绝对不要讲得太多,不要喧宾夺主。 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4、对话互动互动是团体的基本特征,对话是团体达成目标的重要形式。在团体辅导中,每个成员认知的改变、情感的迁移或透射、新行为的建立和强化,都依赖于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互动的前提是参与。班级心理辅导必须促成一种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话,其基本方法是改变座位的排列组合,采用小

6、组合作学习形式。 讨论(对话)是任何团体辅导咨询的主要互动形式(课程、教学、辅导都是对话,对话中心)。 5、和谐有序班级心理辅导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因此,教师要转换“教育者”的角色,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林孟平说,辅导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辅导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构成这种和谐关系的核心是辅导教师的三种人格特质:真诚关注共情(共情不是同情、不是移情,而是同理心,即清楚地理解对方的细微感受,并且回馈到位,其基本技巧是“意译”)。在构成和谐关系的操作上还要特别注意教师的体态语言。 拒绝对学生的否定性评价。班级心理辅导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

7、,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它成员进行探讨、分享,彼此给予回馈、鼓励和建议。因此,班级心理辅导拒绝对学生作否定性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受到伤害的状态下学习与成长。 保持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 团体辅导本身的局限性必须事先加以防范。 如何处理学生有明显错误的意见? 防止习惯性语言对学生的伤害。 和谐不等于突破方圆,不等于混沌无序。 许多初涉班级辅导活动的教师片面地以为辅导就是改变教师训导的面孔,就是和学生平等相处,就是没有教育者的架子。因此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庸俗无聊的调侃、活动秩序失控等现象束手无策、放任不管。这是对辅导精神的严重误解,必须尽快纠正。 必须营造氛围、精心开场; 必须精心选择主题、精心设计活动和问题; 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人格魅力; 必须建立团体活动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