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法规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894804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法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昆 明 学 院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共三十六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论课程系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开设本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构建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内教育法的基本精神,明晰我国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原则、基本规定和主要内容,具备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领域内涉及法律实务的基本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价值。(二)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

2、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较系统地了解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立法原则、基本法律规定和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注重学生法律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涉法教学案例和解决法律实务的初步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领域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领域中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增强学生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基本精神,较系统地

3、掌握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政策、法律和法规的立法原则、基本法律规定和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涉法教学案例和解决法律实务的初步能力,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领域中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学生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课内实验等组成)本课程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对法律学科的兴趣和内驱力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摸索和改进课堂、课后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一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每一

4、章节的扩展性知识,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学前教育领域实践中涉及法律实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安排由学生自己完成查阅和自学相关的补充性知识,构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和应用技能相结合的法律学科知识结构。其次、每一章专门思考设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主要包括:(1)、每一项相关问题课后布置学生命题讨论、概念辨析问题,通过在下节课抽查和解答,对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有基本的判断和掌握;(2)、每次课后布置学生自学指定的教材内容,要求采用提纲式、表格式、图例式制作读书笔记,教师在课间检查。(3)要求学生按照全班五个学习小组讨论相关专题内容,同时完成学习小组书面作业,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学生分析、

5、思考并且提出完善建议的能力;(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依法治园、依法治教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例如:从法律视角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地位、学前教育的性质、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如何界定幼儿园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幼儿在园人身伤害事故的概念界定;如何辨析幼儿在园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关于幼儿在园人身伤害事故适用“过错责任推定”原则等,促使学生关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立法进程,关注学前教育领域涉及法律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学会理解和归纳理论观点的基本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次、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除每一位学生自学和制作读书笔记外,探索开展学生课

6、堂辨析、课堂讨论、课后查阅资料、课后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作业等多种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促进学生互相交流,有利于良好学风和班风的形成。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导 言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领域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学习学前教育法规基本知识的重要意义,介绍学习本课程的方法。【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前教育领域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历史必然性2、深刻领会学习学前教育法规知识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1、 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概念和内涵2、 学习学前教育法规对推动依法治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导 言 一、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 二、学习学前教育法

7、规基本知识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思考题】1、如何正确理解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概念和内涵?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深刻理解学前教育法规对推动依法治园的重要性第一章 教育法概述【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法的概念及内涵;明确法与社会上层建筑的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特征;了解法的要素内容;明确和掌握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概要介绍我国教育法的体系,明确把握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构成体系。【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法、法律的概念2、教育法的概念和内涵 3、法与政策的关系 4、教育法的特点教学难点: 1、教育法的内涵 2、法与政策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章 教育法概

8、述 第一节 教育法的概念一、法的概念(一)法的词义和定义(二)法的要素二、教育法的概念和内涵(一)教育法的概念(二)教育法的内涵三、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区别四、教育法的特点课堂讨论:教育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内在联系第二节 教育法的体系一、教育法的表现形式(一)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二)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二、教育法的层级及效力三、教育法的体系四、我国教育法体系中的学前教育法规概况第三节 教育法律规范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二、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三、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一)法的规范性(二)法的规范作用(三)法的社会作用 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任一、 法律责任的含义二、 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三、 教育法律

9、责任的认定四、 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思考题】1、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法的内涵。2、如何正确理解法与政策的关系。3、如何正确理解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构成。4、结合学前教育法规体系的内容,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法规的规范性和规范作用。5、结合学前教育领域涉法实务,分析学前教育领域刑事法律责任的种类。第二章 幼儿园的法律地位【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法律地位的含义、特点;理解和明确幼儿园依法成立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理解和掌握幼儿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我国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的相关规定,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儿园内部规章制度的内涵和构成。【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幼儿园法律地位的含义2、幼儿

10、园依法成立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 3、幼儿园的权利和义务; 4、我国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的相关规定 教学难点: 1、幼儿园作为法人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2、如何理解我国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的相关规定【教学内容】 第二章 幼儿园的法律地位 第一节 幼儿园法律地位概述一、幼儿园法律地位的含义 (一)法人的概念和条件;(二)幼儿园法律地位的内容二、幼儿园法律地位的特点(一)公共性(二)公益性(三)多重性第二节 幼儿园的依法成立一、 举办幼儿园的实体条件二、 举办幼儿园的程序条件(申请举办幼儿园应提交的文件)三、 举办幼儿园的主体资格第三节 幼儿园的权利和义务一、幼儿园的基本权利(一)自主管理权(二)组织教学活

11、动权(三)招收新生权(四)学籍管理权(五)用人管理权(六)设施和经费管理权(七)拒绝非法干涉权(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合法权益二、幼儿园的基本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二)贯彻国家学前教育方针、政策(三)维护幼儿、教师及其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四)保障幼儿监护人的知情权(五)遵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六)依法接受监督 第四节 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一、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的含义二、幼儿园园长的法律地位和职责(一) 幼儿园园长的法律地位(二) 幼儿园园长的职责三、幼儿园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一)法律依据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责四、幼儿园内部规章制度 (一)宏观管理制度 (二)微观管理制

12、度【思考题】1、如何理解幼儿园法律地位的含义?2、幼儿园依法成立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3、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的权利和义务的内涵。4、结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如何理解我国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的相关规定。第三章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师的法律地位的内涵;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权利;明晰幼儿园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性质,了解教师、保育员、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幼儿园教师的法律地位的内涵;2、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3、幼儿园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性质; 4、教师

13、、保育员、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师的法律地位的内涵; 2、如何理解幼儿园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性质。【教学内容】第三章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 第一节 幼儿园的教师一、幼儿园教师的法律地位(一)“教师”的法定含义(二)内涵二、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一)幼儿园教师的权利(二)幼儿园教师的义务(三)幼儿园教师的岗位职责三、幼儿园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一)幼儿园与教师的行政法律关系(二)幼儿园与教师的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节 幼儿园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概述二、任职要求三、岗位职责(一)保育员的岗位职责(二)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第三节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一、背景和意义二、基本理念 “儿童

14、最大利益原则”三、基本原则(一)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二)尊重儿童生存发展权利的原则(三)无歧视原则(四)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四、基本权利(一)儿童的生存权(五项子权利)(二)儿童的受保护权(五项子权利)(三)儿童的发展权(两项子权利)(四)儿童的参与权(五项子权利)【思考题】1、如何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师的法律地位的内涵; 2、如何理解幼儿园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性质。第四章 幼儿园依法治园【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园的概念和内涵;正确理解幼儿园、教师与入园幼儿的法律关系;结合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了解幼儿园依法治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依法治园的概念和内涵2、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